一.实验目的
1.掌握保险丝的溶样方法。
2.进一步巩固掩蔽剂在络合滴定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一般的保险丝主要成分为铅及少量的Cu ,Sb 等。
用酸溶解反应式如下:
O H 4NO 2)NO (Pb 3HNO 8Pb 32233+↑+=+
然后,在络合滴定中都能用EDTA 形成络合物,我们在酸性溶液仲采用硫脲掩蔽Cu ,NH 4F 掩蔽Sb ,六次甲基四胺调节试液pH=5~6,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EDTA 滴定可测定出铅的含量。
三.主要试剂
EDTA 标准溶液,1
L •5mol -HNO 3,二甲酚橙指示剂,六次甲基四胺,NH 4F (s ),硫脲(s ) 四.实验步骤
称取保险丝0.2g ,加入5mL 1
L •5mol -HNO 3,盖上表面皿,加热微沸至溶解,冷却后定容100mL 。
移取上述溶液20mL 至250mL 锥形瓶,加水20mL 、1g 硫脲、1g NH 4F ,60~70℃保温2min ,冷却后加入2~3滴二甲酚橙,滴加约4mL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至出现稳定紫红色,再过量5mL ,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有红色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
五.数据记录
六.分析讨论
1.上周配制的EDTA 溶液用完后,放在柜中,今周却不翼而飞。
因此只好借用同学的EDTA 溶液,考
察过其上周EDTA 溶液标定中相对偏差较小,因而选用其EDTA 标准溶液,但其准确浓度不得而知。
2.滴定中由于对二甲酚橙由橙色变成亮黄色的变化不够敏锐,可能导致%/)Pb (ω偏大。
七.思考题
1.简述二甲酚橙的变色原理
答:二甲酚橙与溶液中的铅离子结合,形成红色络合物,使溶液显红色。
用EDTA 滴定到终点后,EDTA
与全部铅离子结合生成比二甲酚橙-铅离子更稳定的络合物,游离出指示剂,使溶液呈亮黄色。
2.溶解保险丝时能否用HCl 和H 2SO 4,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溶解后生成的硫酸铅是难溶物,不能进行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