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常见钻蛀性害虫分类及防治方法.

园林常见钻蛀性害虫分类及防治方法.

钻蛀园林植物的害虫种类颇多,包括蛀干、蛀茎、蛀新梢以及蛀蕾、花果、种子等各种害虫。

如鞘翅目的天牛类、吉丁虫类、小蠹虫类; 鳞翅目的木蠹蛾、透翅蛾、织蛾、卷蛾、螟蛾、夜蛾; 膜翅目的茎蜂、树蜂等。

它们对行道树、庭园树及多种花灌木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发生严重时导致花木成片死亡,降低观赏价值,给园林绿化带来巨大损失。

一、天牛
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咀嚼式口器,有很长的触角,植食性昆虫,会危害木本植物,大部分松、柏、柳、榆、核桃、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主要害虫。

星天牛
生活习性:星天牛的虫患可以杀死多种不同的硬木树。

成虫出现于5至7月,生活在平地至中海拔山区。

成虫夜晚偶有趋光性;幼虫危害柑橘、柳树等植物。

危害特点:幼虫蛀害树干基部和主根,严重影响到树体的生长发育。

幼虫一般蛀食较大植株的基干,在木质部乃至根部为害,树干下有成堆虫粪,使植株生长衰退乃致死亡。

成虫咬食嫩枝皮层,形成枯梢,也食叶成缺刻状。

光肩星天牛
寄主:悬铃木、柳、杨
生活习性:5月至10月都有成虫活动,到11月开始越冬。

危害特点:幼虫蛀食树干,危害轻的降低木材质量,严重的能引起树木枯梢和风折;成虫咬食树叶或小树枝皮和木质部。

桑天牛
生活习性:成虫反应迟钝,易扑捉。

喜食构树、无花果、苹果等的嫩枝皮。

白天取食,夜间产卵,主要危害时期为6月至10月。

危害特点:分布很广,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幼虫于枝干的皮下和木质部内,向下蛀食,削弱树势,重者枯死。

云斑天牛
生活习性:幼虫于7月孵化,初孵幼虫在韧皮部为害一段时间后,即向木质部蛀食,被害处树皮向外纵裂,可见丝状粪屑,直至秋后越冬。

来年继续为害,于8月幼虫老熟化蛹,9~10月成虫在蛹室内羽化,不出孔就地越冬。

危害特点:该虫分布广泛。

危害甚多。

其成虫为害新枝皮和嫩叶,幼虫蛀食枝干,造成花木生长势衰退,凋谢乃至死亡。

国内尤其以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发生最为严重。

杉棕天牛
生活习性: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咬穿表层,作1个羽化孔外出,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成虫出现盛期,5月上旬林中仍有成虫活动。

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卵期,卵均产于树皮缝隙中,4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在韧皮部和木质部间钻蛀扁圆形的
坑道,虫粪和蛀屑充塞其中。

8月后幼虫老熟,先后蛀入木质部。

9月下旬开始化蛹。

10月上旬始见成虫,以成虫在树干或粗枝的木质部蛹室内越冬。

危害特点:主要为害杉木和柳杉。

幼虫钻蛀3-6年生衰弱幼树及成年树粗枝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形成扁圆形的弯曲坑道,切断养分和水分的输送,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干枯死亡。

天牛防治方法:
防治天牛可在每代成虫羽化期,将药液喷施于树干、大枝和树冠层等天牛出没处,可获最佳防效。

药物防治
使用格润天牛威雷稀释800倍液进行均匀喷雾。

天牛在树干、枝叶等处活动的踩触到胶囊时,释放出的高效原药粘附于足部并进入体内,快速杀灭害虫。

二、吉丁虫
生活习性:吉丁虫成虫在白天活动,喜欢阳光,通常栖息在树干的向阳部分。

它们的飞翔能力极强,既飞得高又飞得远,不易捕捉;但当它们栖息在树干上时,却很少爬动,行动迟缓。

危害特点:种类很多。

许多吉丁虫的幼虫在树内凿出带状孔道。

眼吉丁属危害树木和灌木,常对果树造成严重灾。

长吉丁属形成虫瘿,幼虫在其中生活。

小而扁的叶吉丁属在叶内穿孔道。

严重时能使树皮爆裂,故名"爆皮虫"为林木、果木的重要害虫。

三、象甲,俗称象鼻虫
危害特点:成、幼虫均植食性。

大部分种类蛀入植物组织内,危害严重。

幼虫多数肥胖、无足而只取食植物的一部分--花头、种子、肉质果实、茎或根。

许多幼虫只吃一种植物或近缘植物,成虫取食范围较广。

象鼻虫主要危害花木果树。

幼虫能钻入植物的根、茎、叶或谷粒、豆类中蛀食,是经济作物上的大害虫。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在成虫羽化期,早晨趁露水未干时,杆击枣树,一般击树2-3次,利用该虫假死性,人工捕杀或毒杀落地成虫。

2、物理防治成虫出土前,结合长效杀虫药带防治枣步曲(见枣步曲部分),阻止或毒杀上树成虫。

四、木蠹蛾
生活习性:木蠹蛾幼虫活动期为3~10月,成虫多在4~7月出现,最晚可至10月。

危害特点:西北地区以芳香木蠹蛾、沙柳木蠹蛾、沙蒿木蠹蛾等为主,为害杨树、沙柳、沙蒿等。

蒙古木蠹蛾主要在长江以北,东方木蠹蛾从北京到湖南、贵州、四川,小木蠹蛾从黑龙江到福建均有发生,为害杨树、柳树、榆树、栎、桦树、白蜡树、丁香花等多种树木。

中南及西南地区有榆木蠹蛾、山地木蠹蛾、中华木蠹蛾和多种豹蠹蛾为害。

咖啡豹蠹蛾在台湾省为害相当严重。

五、螟蛾
生活习性:成熟及化蛹幼虫春季见于宿主植物茎中,至夏季化为淡黄褐色的蛾;卵产于叶背,约一周孵化;早期幼虫在宿主外部取食,以后钻入叶、茎和穗内。

六、卷蛾
生活习性:早春枝叶发芽时,幼虫活动为害。

成虫多由黄昏开始进行夜间活动,因在幼虫时期往往卷叶为害而得名。

每年夏末秋初出现第一代成虫。

七、其他钻蛀性害虫
柏肤小蠹
生活习性:3月下旬至4月中旬陆续出蛰,4月中旬孵化。

5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化蛹。

成虫于6月上旬出现,成虫羽化初期体色稍淡至淡黄褐色。

柏树枝梢常被蛀空,遇大风即折断,严重时,林地上落许多断梢,使柏树受严重损害,成虫于10月中旬后进入越冬状态。

杉肤小蠹
生活习性:3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并开始补充营养。

4月中旬,卵期。

5月上旬出现幼虫。

6月上旬,出现蛹。

7 月上旬成虫陆续咬孔而出、飞离被害木,分散越冬。

梨茎蜂
生活习性:3月中下旬化蛹,梨树花期时成虫羽化。

4月上中旬开始产卵。

5月下旬以后蛀入二年生小枝继续取食,10月份以后越冬。

主要危害:梨、棠梨等。

梨茎蜂一年发生一代,幼虫蛀食嫩梢髓部,被害梢变黑枯死。

茶枝镰蛾
生活习性:4月下旬后化蛹,5月上、中旬进入化蛹盛期,5月下旬-7月成虫羽化后交尾产卵,6月上中旬进入羽化高峰期,6月下旬幼虫盛发,8月上旬后开始见到枯梢。

成虫喜在下午或夜间羽化,白天隐蔽在茶丛中,夜晚活动,有趋光性。

主要危害:茶树以及油茶。

幼虫从上向下蛀食枝干,致茶枝中空、枝梢萎凋,日久干枯,大枝也常整枝枯死或折断。

钻蛀性害虫综合防治方法:
药物防治
1、使用格润树虫一插净,在虫害发生部位下方或树干上,把插瓶插紧,防止脱落。

在树芽萌动期至落叶前使用(以4-8月效果最佳),以利于药液在树体内传导。

2、虫害严重时可使用乐透+树虫一次净+蚜螨双绝套装,兑水进行均匀喷雾。

3、根部施药,树上死虫。

对于小苗木有钻蛀性害虫时,可使用一贯无虫稀释进行灌根处理,以灌透为准。

或者使用一撒净拌适量细沙均匀撒施根部。

施药后被根系吸收,传达整株达到杀虫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