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第十二章货币政策第一部分填空题1、货币政策理论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2、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和。
3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外,还有两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是,另一种是。
4、国际收支平衡有和两个概念。
5、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曲线是。
6、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矛盾的方法最主要有以下三种:、和。
7、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8、保持币值稳定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二是。
9、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二是,三是。
10、是一种威力巨大而不常使用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灵活的、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12、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三个:、和。
13、所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实际上是指那些介于和之间的变量。
14、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和。
15、以利率作为传导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学派的观点。
16、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被认为货币供应量通过“黑匣子”操作的。
17、根据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理论,当一国经济出现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就不能使利率下降,于是货币政策无效。
18、根据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主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而主要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愿意接受现行的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是。
A、充分就业B、非自愿失业C、自愿失业D、摩擦性失业2、下列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A、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物价稳定D、国际收支顺差3、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是很困难的,但其中是一致的。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B、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D、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4、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5、根据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主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而主要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A、货币政策财政政策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C、财政政策利率政策D、货币政策汇率政策6、下列是指在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操作,将货币政策两目标都能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A、统筹兼顾B、相机抉择C、政策搭配D、单一规则7、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A、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B、以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C、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8、目前,西方各国运用的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A、法定存款准备金B、再贴现政策C、公开市场业务D、窗口指导9、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B、提高再贴现率C、降低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10、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
A、利率B、货币供应量C、基础货币D、贷款限额11、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
A、可贷资金量减少B、可贷资金量增加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12、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A、提高贷款利率B、降低贷款利率C、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1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A、放松B、收紧C、不变D、不一定14、下列不是通过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变动实现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
A、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B、公开市场业务C、再贴现政策D、都不是第四部分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2、货币政策目标3、充分就业4、菲利普斯曲线5、自愿失业6、非自愿失业7、摩擦性失业8、相机抉择9、货币政策工具 10、存款准备金政策 11、再贴现政策 12、公开市场业务 1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第五部分简答题1、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哪些?2、简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含义。
3、简述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4、简述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第六部分论述题1、西方国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哪几个?中央银行在同一时间实行同一种货币政策能否同时达到这些最终目标?为什么?2、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是如何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3、试述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歧。
4、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如何运用一般性货币政策解决这一问题?第七部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3、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4、静态平衡动态平衡5、菲利普斯曲线6、统筹兼顾相机抉择政策搭配7、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8、保持货币的对内价值的稳定保持货币的对外价值的稳定9、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10、存款准备金政策11、公开市场业务12、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13、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4、窗口指导道义劝告15、凯恩斯16、货币17、流动性陷阱18、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二、单项选择题1、B 2、D 3、A 4、A 5、B 6、A7、D 8、C 9、C 10、B 11、B 12、A13、B 14、C四、名词解释1、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2、货币政策目标: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的。
这种目标实际上是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充分就业: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即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
它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失业率降为零,仍存在着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
4、菲利普斯曲线:它是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校比肩的交替关系的一种曲线。
根据这一曲线,在物价稳定(即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失业率较高;而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
5、自愿失业:指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
6、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从而造成的失业。
7、摩擦性失业:由于短期内劳动力供求的暂时失调而造成的失业。
8、相机抉择: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在不同时期,应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灵活机动地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当时最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
具体而言,在通货膨胀时期应当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应当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复苏。
9、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在实施某种货币政策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或具体的操作方式。
10、存款准备金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它是一种威力强大不易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11、再贴现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
他对异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但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
12、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
它使中央银行可以主动、灵活、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总量。
1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货币当局从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经过的途径或具体的过程。
1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到最终目标的达到,必须经过许多中间环节,中央银行实际上不可能通过货币政策的实施而直接达到其最终的目标,而只能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从而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
这些能为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五、简答题1、答案要点: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三个:一是可测性,央行能对这些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加以比较精确的统计。
二是可控性,央行可以较有把握地将选定的中介目标控制在确定的或预期的范围内。
三是相关性,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性。
2、答案要点:所谓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相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标。
实际上就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稳定物价一般是指通过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保持一般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2)充分就业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即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
它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失业率降为零,仍存在着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
(3)经济增长即促进经济的增长。
一般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标。
(4)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与全部或支出保持基本平衡。
3、答案要点: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各国中央银行普遍运用的、对整体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个别部门、个别企业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等。
除了上述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外,中央银行还可根据本国的情况和不同时期的具体需要,运用一些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
这其中,既有直接的信用控制,也有间接的信用控制。
直接的信用控制具包括信贷配给、流动性比率、利率上限等;间接的信用控制包括窗口指导、道义劝告等。
4、答案要点:金融调节阶段金融作用于经济阶段图13-1 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作用是间接的,央行通过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往往不能直接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而只能通过控制某一中介目标,并通过这一中介目标的传导来间接地作用于实际经济活动,从而达到最终目标。
一般地说,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将对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等经济变量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而这些经济变量的变动将影响到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
由于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将对实际的经济活动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因此,如货币政策操作得当,则其最终结果将是达到其预定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西方国家主要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同一时间实行同一种货币政策是无法同时达到这些政策目标,因为这四大目标之间任何两个目标之间都有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较明显的如:(1)稳定物价于充分就业之间,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