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9)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9)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1、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C )A、货币金属说B、货币名目说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D、国家的发明创造2、(A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平衡项目D、错误与遗漏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C )A、马克思的利率论B、流动偏好论C、可贷资金论D、实际利率论4、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

A、同方向B、反方向C、无任何直接关系D、A与B都可能5、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C )。

A、原始存款B、定期存款C、活期存款D、储蓄存款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7、信用是( D )。

A、买卖关系B、赠予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8.下列变量中( C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B、利率C、税率D、汇率9、“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B、金融部门C、经济与国家发展D、金融与经济发展1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B )。

A、5%B、8%C、4%D、10%11、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C)。

A、溢价B、平价C、折价D、竞价12、商品的价格( A )。

A、是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D、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13、经济发展对金融起(D )作用。

A、一定的B、决定性C、不确定D、推动15、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也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属于( C )货币制度。

A、金块本位制B、金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D、银本位制16、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资本是( B )。

A、产业资本B、借贷资本C、货币资本D、商业资本17、一年以内的短期政府债券称作( D )。

A、货币债券B、公债券C、政府货币债券D、国库券19、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是(D)。

A、利小于弊B、利弊各半C、有利无弊D、利大于弊20、中国人民银行从1984年开始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后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C )。

A、利率B、存款准备金率C、贷款计划D、公开市场业务二、判断正确与错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属。

(X)2.在金本位制度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3.股票行市和债券行市的理论依据均为收益资本化,因而二者的计算公式相同。

(X)4.间接标价法是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

(X)5.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6.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分析的分歧在于传导环节不同。

(√)7.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与赢利性是正向相关。

(X)8.法定准备金率与存款派生倍数呈反比关系。

(√)9.经济发展的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定等于货币化。

(√)10.现实中的货币需求既包括了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也包括了执行价值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需求。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

共15分)1.债权融资指融资当事人之间形成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其中债务人的法律责任是按合同规定向债权人按时支付利息偿还本金;债权人有要求偿付利息与本金的权利,对此外的收益则无要求权。

2.派生存款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出来的存款。

3.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

4.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5.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主要有( ABDE )。

A、现钞 B.信用卡C、债券 D.活期存款E、商业票据F、股票2.消费信用的形式包括( BCDE )。

A.发行债券B.赊销C、分期付款 D.买方信贷E.卖方信贷F.租赁3.可作为商业银行一级准备的有( ABE )。

A、在同业存款 B.超额准备金C.国库券D.商业票据E.库存现金F.应付帐款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银行吸收资金的业务,即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它包括 ( ABD )。

A、银行自有资本 B.存款负债C、现金D、其它负债E.存放同业存款5.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ACEF )。

A、消费信用控制B、信用控制C、证券市场控制 D.窗口指导E.不动产信用控制F.优惠利率6.可转让大额存单的特点是( ACDF )。

A、不记名 B.不挂失C.允许买卖D.面额大E.金额不固定F.金额固定7.按照汇率的制定方法可将汇率划分为( AC )。

A.基本汇率B.即期汇率C、套算汇率 D.远期汇率E.固定汇率F.浮动汇率8.商业银行外部组织形式的主要类型有( AB )。

A、单一银行制B.总分行制C.代表处制D.银行控股公司制E.连锁银行制F.跨国银行制9.货币市场的特点有( CDE )。

A.赢利性高B.风险高C.流动性强D.风险相对低E.期限较短F.投机机会多10.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主要有( ABCE )。

A、黄金储备B.外汇储备C、在IMF的储备头寸D.欧洲货币单位E.特别提款权F、美元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1分)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1分)(2)决定和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通货一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

(2分)(3)不同经济体制下货币乘数影响因素的差异,如我国的情况。

2.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有哪些?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指国家或政府对金融市场上各类参与机构和交易活动所进行的监管;二是指金融市场上各类机构及行业组织进行的自律性管理。

金融市场监管的原则是: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制止背信的原则;禁止欺诈、操纵市场的原则。

3.我国决定与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1)利润的平均水平为上限;(2)资金的供求状况;(3)物价变动的幅度;(4)国际经济的环境,主要是国际间资金的流动、国际间的商品竞争、外汇储备量的多少和利用外资的政策;(5)政策性因素,如中央银行调控经济总量和结构的需要,投资方向的引导等等。

4.如何理解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并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它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

这一方面由于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发行权,因而成为商业银行资金的最后来源;另一方面,中央银行还受国家委托,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维护整个金融业的安全。

六、计算题(6分)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额度为20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试用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利和。

(保留两位小数)用单利方法计算:I=2000万元X7%X5=700万元S=2000万元X(1+7%X5)5=2700万元用复利方法计算:S=2000万元X(17-7%)=2805.10万元(1=2805.10—2000万元=805.10万元)七、论述题(15分)联系我国实际说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

要点: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可从两个方面考察:一、货币需求的宏观因素(5—8分)1.收入。

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2.价格。

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

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

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

但也有特殊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且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主要是指债券的利息率或股票的收益率与货币需求反向变动。

6.企业与居民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

当企业对利润预期很高时,往往有较高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当居民对价格预期较高时,往往会增加现期消费,减少储蓄,居民的货币需求增加。

7.其他因素,包括:信用的发展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民族性格、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

二、决定我国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4—7分)1.居民的货币需求。

居民交易性货币需求与交易费用和货币收入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

居民货币收入逐年增加,内生地推动了居民货币需求的增长。

2.企业的货币需求。

企业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产生于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

企业交易成本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利率、商品交易费用和商品交易规模。

3.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

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主要为满足履行公共职能的需要,包括:职能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

(答出要点给基本分,视发挥情况酌情加分)《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一)1 信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2 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安全性与盈利性是统一的。

×3 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年之后是复合式中央银行。

×4 国际收支是存量概念,货币供应量是流量概念。

×5 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存款货币的派生将扩张。

√6 自1984年至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稳定物价,经济增长)。

7 决定债券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期限、利率、购买价格)8 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复本位,银本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金本位)。

9 《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信用总量、货币供应量,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备付金率)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外汇、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

11 关于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描述正确的是(只要是一个法律主体,无论其规模多大----------)。

12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其记账本位币应为(两种方式均可)。

13 关于真实性原则的含义,下列不正确的是(在必要的情况下,真实性原则并非不可违背)。

14 会计核算所要反映和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地做出经济决策,即会计信息必须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是(相关性原则)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