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干部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张茂才(2007年4月20日)同志们: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就作风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我们加强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省委对“作风建设年、狠抓落实年”做出了安排部署,又给我们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的安排部署,市委高度重视,先后召开了两次常委会专题研究、安排部署。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干部大会,目的就是要求各级干部立即行动起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以良好的作风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全力把我市的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为此,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体现,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的大局,也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社会稳则事业兴。

面对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各级干部在各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十分重要而紧迫。

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作风建设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随着干部队伍状况的变化,一些干部作风不正,导致一些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不和谐、不稳定的问题更为严峻,一些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和执政能力的提高。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领导干部身上滋生不正之风的现实危险在增加,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如果我们任其发展,就会侵蚀党的肌体,损坏党群干群关系,败坏党的形象,削弱党的执政能力。

因此,作风问题决不是个人思想道德的小节问题、非原则问题,而是重大的党性问题、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

我们只有切实抓好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增强各级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增强创造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作风建设是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和谐运城的前提和保证。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在“好”的问题上矛盾突出,在“快”的问题上压力很大。

市二次党代会、人代会为我们描绘了“十一五”发展的美好蓝图,我们今后的工作思路、重点和目标已经很明确,关键是各级干部要以良好的作风抓好落实。

我们要建设实力运城、活力运城、绿色运城、和谐运城,建成全省新型加工制造业基地、全省高效生态农业基地,建成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率先崛起、文明和谐的工贸旅游中心城市,关键是要真抓实干;贯彻好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新农村建设、实施好“两区”开发、兴水战略及“蓝天碧水工程”、造林绿化等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关键是要务求实效;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关键是抓好措施落实。

特别是今春以来,农业生产遭受了多年未遇的严重冻灾,广大农民急切盼望各级干部深入一线、抗灾救灾,盼望着帮助他们解决好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我们只有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端正作风导向、发展导向与用人导向上,放在抓基层抓项目、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上,才能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加快又好又快发展与和谐运城建设步伐。

(三)作风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

新形势下腐败最容易从作风上打开缺口,良好的作风是抵御消极腐败现象和保持清正廉洁的重要保障。

如果一些干部的作风不正,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漠,就会迷失方向,一步步堕落,就会涣散党心民心。

因此,只有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自觉抵御腐朽思想侵蚀,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从根本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斗争。

二、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切实找准领导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近年来,市委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改进作风,坚持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锤炼干部作风,坚持在反腐败斗争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

特别是通过“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先进性教育等系列活动,有力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

我市的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生态环境建设等多项工作之所以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与表扬,全市之所以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活力不断增强的态势,呈现出风正、人和、事业兴的良好局面,与各级干部的良好作风是分不开的。

但在一些部门、一些行业、一些干部身上,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厌倦学习,不思进取。

有的干部学习的紧迫感不强、下功夫不够,甚至思想懒惰、厌倦学习。

既不能有效地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又不能很好地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去分析。

从而导致政策水平不高、观念滞后、思路狭窄,对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探索不够,对基层和先进地区的经验总结运用不够,对上级的决策部署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不够。

特别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重点工作中,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举措、打不开新局面,很难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二)不负责任,不尽职责。

有的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工作不积极思考、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疲疲沓沓混日子,对本部门、本单位应该解决和能够解决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解决,甚至对一些涉及到人民群众正常生产与生活问题,都熟视无睹、麻木不仁。

还有的干部在任务面前,往往讨价还价、极力推拖;在矛盾和困难面前,不愿抓、不敢抓、怕得罪人、当“好好先生”,对一些征地拆迁、信访、环保、安全监管等棘手问题,见到困难能躲则躲、能绕则绕,遇到阻力就退,严重影响着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

(三)精神不振,不求创新。

有的干部缺乏危机感、紧迫感和压力感,工作激情不足,精神状态不佳。

不能创造性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是照搬照抄上级指示精神;不能开拓进取、快马加鞭,而是四平八稳、按部就班;不能敢创敢冒,而是暮气沉沉、消极应付,不能打破常规理思路、出新招,而是怨天忧人、满腹牢骚,以致在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负责多年,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没有多大起色。

(四)工作漂浮,不求实效。

有的干部忙于迎来送往、接待应酬,对工作底子不清、情况不熟,抓发展缺思路,促落实无干劲。

有的干部习惯于说大话、讲空话,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满足于措施有了、工作布置了,而项目进展不快,雷声大雨点小。

有的干工作心浮气躁,不能静下心来、深入基层抓落实,而是敷衍塞责、虚于应付,只报“喜”不报“忧”。

还有的个别干部不愿做实实在在的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追求短期效应,热衷于做表面文章。

特别是在最近开展的环保工作大整治中,市委、市政府三令五申、苦口婆心地明确要求抓好整治,但部分县市尤其是平陆县行动不力、落实不到位,导致被中央电视台曝光,造成不良影响;一些职能部门的领导官僚主义、不负责任,甚至顶风违纪。

对此,市委已经对河津、平陆、闻喜三县的分管副县长做出了停职决定,现在正在进一步深入调查,对拒不落实市委、市政府决定,失职渎职的责任人,一定要严肃处理。

(五)漠视群众,官僚主义。

有的干部习惯于高高在上,不深入基层、不体察民情、不顾群众冷暖,甚至在群众面前耍特权、摆威风。

有的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积极作为、认真解决,而是上推下卸、拖而不办,导致重复上访或越级上访。

一些部门或单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态度生硬、方法简单,甚至吃、拿、卡、要,严重损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六)不顾大局,自由散漫。

有的干部对全局不关心、对大局不热心、对发展不尽心,一事当前先从部门利益出发,不顾全局发展需要,把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

对有利可图的事一轰而起,无利可图的事竭力推挡,讲条件、打折扣;甚至一些单位和部门令不行、禁不止,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对市委、市政府部署的新农村建设、招商引资等各项任务落实不力。

还有极个别人,心态不好,心术不正,散布流言蜚语,企图干扰破坏我们运城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对此,我们要高度警觉,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这种不良行为。

(七)吃喝玩乐,贪图享受。

有的干部自身要求不严、标准不高,认为吃点喝点没有啥,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吃喝玩乐上。

有的干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借机敛财。

还有的干部节俭意识淡薄,花钱大手大脚,办事铺张浪费,比个人生活待遇,追求安逸奢华,甚至不能从近年来发生的大要案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而是心存侥幸,腐化堕落,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

以上七方面的表现,有的是共性问题、有的是个性问题,有的是发生在个别人身上、有的是发生在个别部门或单位,但不论是共性的还是个性的,不论是一些部门还是个别人,如果我们任其发展,就会妨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影响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贻误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事业。

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其严重性和危害性,克服与己无关、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的思想,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扎实改进,以良好的作风和精神风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事关全局,各级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常抓不懈,切实把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纳入党的建设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认真研究、精心安排。

要实实在在地拿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便于落实的方案和措施,确保思想到位、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

纪检、组织、宣传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组织、指导和协调责任,市县两级四大班子成员要结合分工和包联责任制,加强联系指导。

二是宣传造势推动。

各级宣传部门要多种形式加大作风建设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增强改进作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新闻媒体要突出宣传报道先进典型,用正面典型激励人、鼓舞人;公开曝光反面典型,用反面典型警示人、教育人,尤其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跟踪深度报道,接受群众监督,在全市形成上下重视、广泛参与、相互监督、共同改进的良好氛围。

三是领导要率先垂范。

市县乡三级领导,都要按照市委这次会议出台的《关于市县两级四大班子成员深入基层狠抓落实的意见》,以身作则、从严要求、率先垂范,切实转变作风。

要紧密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找问题,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及时整改。

要带头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带头到基层一线破解难题,促进工作落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