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生长物质概述 1、概念:
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s):是一些调 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
2.分类:
(1)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s或phytohormones) (2)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Chap.7.1 生长素(IAA)
一、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auxin)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
2、关键性试验: 1)植物向光性试验----生长素发现 2)燕麦试验法-----生长素被命名
二、生长素的种类与化学结构: 1、是吲哚乙酸(IAA),其分子式为C10H9O2N,相
对分子质量为175.19
也产生生长素,但数量很微。 2)合成前体:色氨酸 3)合成途径:(转氨、脱羧、氧化)
A、吲哚丙酮酸途径(主要途径) B、色胺途径(常与吲哚丙酮酸途径同时进行) C、吲哚乙酰胺途径(细菌途径) D、吲哚乙腈途径(某些十字花科植物)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2、降解
1)酶促降解 A. 脱羧降解 B. 不脱羧降解
D.防止氧化 E.调节自由生长素含量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3、运输方式
1)非极性运输:通过韧皮部进行的、与植物 形态学方向无明显关系的被动的运输方式。
2)极性运输:局限于胚芽鞘、幼茎、幼根的 薄壁细胞之间进行的短距离、仅能从植物体
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的需能的、单方向运
输方式。主要特点:
A.为主动运输过程(与呼吸作用有关,速度快) B.可以进行逆浓度梯度运输。 C.受到2,3,5-三碘苯甲酸(TIBA)、萘基邻氨甲
根最敏感,茎最不敏感,芽居中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2、人工合成的生长素与应用
1)种类多样: IPA、NAA、NOA、2,4-D、2,4,5-T等
2)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a)促使插枝生根 b)阻止器官脱落------防止离层激形成。 c)促进结实-----可形成无籽果实。 d)促进菠萝开花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Chap.7.2 赤霉素(GA)
一、赤霉素的结构与分类 1、结构:
是一种双萜,基本结构是赤霉素烷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类:
1)按发现顺序:GA1、GA2、GA3、GA4等 2)按碳原子数: C19(活性高,种类多)
C20(GA12,13,25,27等) 3、存在形式: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酸-生长学说: 由于生长素和酸性溶液都可同样促进细胞伸长,生
长素促使H+分泌速度和细胞伸长速度一致,故此, 把生长素诱导细胞壁酸化并使其可塑性增大而导致 细胞伸长的理论,称为酸-生长学说(acid growth theory)。
细胞壁酸化作用:生长素和质膜上的受体质子泵 (ATP酶)结合,使质子泵活化,把细胞质内的质子 (H+)分沁到细胞壁去。当细胞壁环境酸化后,一 些在细胞壁中的酶被激活。在酸性环境中,对酸不 稳定键的键(H)易断裂。因此,细胞壁多糖分子间 结构交织点破裂,联系松弛,细胞壁可塑性增加。
2、生长素在植物中的存在形式
1)自由生长素:易于被提取,具有生物活性, 为生长素的作用形式。
2)束缚生长素:常与一些小分子结合,不易 于被提取,无生物活性。其功能有:
A.贮存形式: 如IAA与葡萄糖形成吲哚乙酰葡糖; B.运输形式:如IAA与肌醇形成吲哚乙酰肌醇
C.解毒作用:如IAA与天冬氨酸形成吲哚乙酰天冬氨酸
2)光氧化途径: 体外的吲哚乙酸在植物色素核黄素催化下,可被光 氧化,产物也是吲哚醛和亚甲基羟吲哚。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生长素水平的调节(小结)
运输
生物合成 结合态
自由生长素水平 生理作用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区域化 生物降解
五、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略)
1、生长素受体(激素受体的一种)
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具有与激素特异地结合 的物质,能识别激素信号,并能将信号转化为一系 列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变化,最终表现出生物效应。
生长素结合蛋白1(ABP1),位于内质网上。 2、转导途径----诱导基因
早期基因 晚期基因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3、作用方式:
促进细胞壁松弛-----细胞壁酸化作用
“酸-生长学说”
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RNA和蛋白质合成 生长素一方面活化质膜上的ATP酶,促使细胞壁酸化, 增加可塑性,使细胞体积变大;另一方面,生长素 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为原生质体和细胞壁的 合成提供原料,保持持久性生长。
酰苯甲酸(NPA)等物质的抑制。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4、极性运输机理(自学)
尚不完全清楚, 这里介绍化学渗 透学说
(chemiosmotic
theory)。 主要内容是:细
胞上部质膜比下 部质膜易于透过 生长素。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四、生长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
1、生物合成 1)合成部位: 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成熟叶尖和根尖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六、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与应用
1、生理作用 1)促进作用:细胞的分裂和延长等 2)抑制作用:侧枝的生长等
促进作用,与生长素浓度、细胞年龄和植物器官种类有关 a)一般在低浓度时可促进生长,浓度较高则会抑制生长,如
果浓度更高则会使植物受伤 b)细胞年龄不同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幼嫩细胞对生长素反应非常敏感,老细胞则比较迟钝。 c)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也不一样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激素: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 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起 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共5种
部分新型的植物激素:茉莉酸、多胺类、 水杨酸、油菜素甾醇类共4种。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一些具有植物激 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有些生长调节剂的生理效能比植物激 素的还好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2、种类:
苯乙酸(PAA),4-氯-3-吲哚乙酸(4-Cl-IAA),吲 哚丁酸(IBA) 植物体内的生长素类物质以吲哚乙酸最普遍。
三、生长素的分布与运输: 1、分布:
生长素主要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 根尖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受精后的子房、幼嫩 种子等)
第七章植物生长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