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植物界门:种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科:伞形科、英文名celery学名种拉丁名:Apium graveliens L.原产於地中海地区和中东。
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用于调味,古代中国亦用于医药。
古代芹菜的形态与现今的野芹菜(smallage)相似。
18世纪末期,芹菜经培育形成大而多汁的肉质直立叶柄。
可食用部分为其叶柄。
芹菜的特点是多筋,但近年来已培育成一些少筋的变种,著名者如帕斯卡尔(Pascal)。
在欧洲,芹菜通常作为蔬菜煮食或作为汤料及蔬菜炖肉等的佐料;在美国,生芹菜常用来做开胃菜或沙拉。
芹菜的果实(或称籽)细小,具有与植株相似的香味,可用作佐料,特别用於汤和腌菜。
芹菜种子约含2~3%的精油,主要成分是d-薴(C10H16,即柠檬烯)和瑟林烯(C15H24)。
块根芹(A.g. var. rapaceum)具有可食用的粗根,生食或烹调作菜。
芹菜的种植技术及种类特性一、概述芹菜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品种,我国栽培的主要有"本芹",即中国芹菜,叶柄较细长,有白芹、青芹,品种很多。
近些年从国外引入,已广泛栽培并深受百姓喜爱的"西芹",叶柄宽厚,单株叶片数多,重量大,可达1Kg以上。
二、生长特性芹菜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
干燥,可耐短期零度以下低温。
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4℃,最适温度15~20℃,15℃以下发芽延迟,30℃以上几乎不发芽,幼苗能耐-5~-7℃低温,属绿体春化型植物,3~4片叶的幼苗在2~10℃的温度条件下,经过10~30天通过春化阶段。
西芹抗寒性较差,幼菌不耐霜冻,完成春化的适温为12~13℃。
芹菜的种子小,幼芽顶土力弱,出苗慢。
播种在高温、土壤板结、畦内积水的地块,均不利出苗,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容易发芽。
芹菜幼苗生长缓慢,苗期长,易受杂草危害,育苗中要加强管理。
(1)栽培季节芹菜在华北地区露地栽培,秋季适宜芹菜生长的气候最长,所以产量、质量、栽培面积也最大。
芹菜还能在多种保护地内栽培,实现周年供应。
一般春季栽培1~2月在温室内育苗,3月下旬至4月中定植,5月下旬至7月采收,秋季栽培,6月中旬至7月上旬播种育苗,8月上、中旬至9月中旬定春植,10月~12月收获。
一般保护地内栽培多在7月上、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9~11月定植在改良阳畦或日光温室,1月~3月收获。
(2)播种与管理芹菜出苗较困难,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作育苗畦。
要施足腐熟底肥,为使土壤疏松要多施些圈肥。
为达到出苗快、全、齐,播前7~8天,可进行浸种催芽。
6月中、下旬播种,先用冷凉水12~14℃浸泡12~24小时,将种子淘洗干净,放风凉处晾一会,待种子表面干燥,用湿毛巾包好,放冷凉处(15~20℃)见光催芽,每天用冷水清洗1次。
待种子露芽即可播种,多采用湿播法,即先浇底水,水渗后掺沙撒播。
苗畦上搭遮荫棚,降温、防晒、防暴雨。
播后覆土要薄要均匀,苗畦要保持湿润,一般可隔1~2天早、晚时浇一小水,直到苗出齐,春、秋播种可不搭遮荫棚,要勤烧小水,以利出苗。
为减少杂草危害,可在播种后出苗前用25%可湿性除草醚0.75~1Kg/亩,加水80~100Kg,均匀喷洒于畦面。
幼苗2片叶时间一次苗,苗距1cm。
幼苗3~4片时分一次苗,苗距8~10cm见方,苗活后,要进行中耕,促进秧苗发根和叶子的分化,可追施尿素10Kg/亩,并撤除所有覆盖物,以利秧苗锻炼。
待秧苗长到5~7片时,苗高15~18cm时,即可定植。
注意防治蚜虫、斑枯病等的危害。
三、主要品种及特性(1)中国芹菜(本芹)津南实芹1号天津市津南区双港镇农科站选育。
该品种生长势强,抽薹晚,分枝少。
叶柄实心,品质好,抗病,适应性广。
平均单株重0.5Kg,平均亩产5000~10000Kg,适合全国各地春秋露地及保护设施栽培。
(津南实芹1号品种全称: 津南实芹1号主题关键词: 绿叶蔬菜类芹菜蔬菜品种简介①品种来源。
天津市南郊区双港乡农科站南郊区农业局蔬菜科、南郊南马集村从天津白庙芹菜中变异株系统选育而成。
②特征特性。
株高80~100厘米,开展度20~25厘米。
分枝极少。
扇形复叶,边缘锯齿状,绿色。
单株叶片7片左右,叶柄断面月芽形,黄绿色,茎部白色,单株重250克左右。
花序伞形,白色花。
种子椭圆形,千粒重0.5~0.6克。
在天津市生长期120天左右。
生长速度快,生长适温12~25℃,较抗寒,抗热,喜水肥,抗病毒病,斑点病。
抽薹期晚,冬性强。
亩产5000~10000公斤。
质地鲜嫩,品质好,正常栽培条件下实心率95%以上。
③栽培要点。
在天津市全生长期不宜控水,土壤保持湿润,收获前20天,每3~5天灌水1次,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追施化肥2次,计氮肥40~50公斤。
注意及时除草防虫。
④适宜范围。
适于天津市露地、保护地四季栽培。
)津南冬芹天津市宏程芹菜研究所1995年推出芹菜新品种。
该品种叶柄较粗,淡绿色,香味适口。
株高90cm,单株重0.25Kg,分枝极少,最适冬季保护地生产使用。
铁杆芹菜植株高大,叶色深绿,有光泽,叶柄绿色,实心或半实心,单株重0.25Kg,亩产5000Kg左右。
(品种全称: 冬芹主题关键词: 绿叶蔬菜类芹菜蔬菜①品种来源。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由国外引入经选优复壮而成的优良品种。
②特征特性。
植株生长势强,株高85~95厘米,叶柄绿色,宽大肥厚,长50厘米,宽2.2厘米,厚1.8厘米,表面光滑有光泽,实心,脆嫩,纤维少,叶浓香,品质好,具有丰产、适应性广、抗病等特点。
③栽培要点。
适于秋露地及冬季保护地栽培,栽培管理参照夏芹。
亩产6000~6500公斤。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7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学院从意大利引入。
冬芹植株高约90厘米,开展度30~40厘米,叶深绿色。
叶柄绿色,长约44厘米,宽2厘米,厚1.8厘米。
叶鞘基部宽3.6厘米。
单株重1千克以上。
晚熟、抗病、抗热、耐寒,能在较高温度下通过春化阶段,故名夏芹。
亩产7500千克以上。
北京地区露地春季栽培于2月上旬至3月下旬播种育苗,3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6月上旬至7月收获。
秋种于6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月中旬定植,11月中下旬收获。
塑料大棚栽培于7月中旬播种育苗,9月中旬定植,翌年1月下旬至3月收获。
行距25厘米,株距2.5厘米,单株定植。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冬芹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
干燥,可耐短期零度以下低温。
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4℃,最适温度15~20℃,15℃以下发芽延迟,30℃以上几乎不发芽,幼苗能耐-5~-7℃低温,属绿体春化型植物,3~4片叶的幼苗在2~10℃的温度条件下,经过10~30天通过春化阶段。
西芹抗寒性较差,幼菌不耐霜冻,完成春化的适温为12~13℃。
编辑本段栽培方法及注意事项冬芹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因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的欢迎。
其栽培方式主要有春、夏、秋露地栽培,秋冬保护地栽培等。
冬芹栽培要想得到优质、高产、高效,首先要选用优良品种,培育出适龄壮苗,其次要采取与优良品种相配套的栽培模式和管理措施,第三要看市场适时采收。
1、品种选择冬芹冬芹宜选用植株较大、叶柄肥厚、生长势强、抗逆性好、纤维少、品质佳的品种,如文图拉、意大利冬芹、FS西芹3号、胜利西芹等。
本芹为我国栽培类型,植株稍小,叶柄细长,但香味浓厚,宜选用津南实芹、白庙冬芹、潍坊青苗冬芹等。
2、育苗各地应根据冬芹供市时间及下茬安排情况来安排育苗时间。
一般情况下,秋冬茬冬芹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不利于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如果管理措施不当,则会出现出苗困难、出苗率低、苗期长、秧苗质量差等现象。
苗期管理的关键是创造冷凉潮湿的环境条件,防止干旱、水淹、徒长、死苗等,具体作法如下。
①低温处理解除种子休眠冬芹喜冷凉,气温若高于25℃,种子就难以发芽,在15~20℃下才可顺利萌芽,因此夏季播种一定要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
种子浸泡12h后,可置于10℃的冰箱中进行低温处理7~8天解除休眠后再播种。
②畦面遮荫播种选地势较高、排灌条件好的沙壤土做苗床,苗床长约10m,宽1.2~1.5m。
将腐熟的有机肥过筛后,均匀撒施到畦面,翻入土内,使粪土混合均匀,然后整平床面,浇透水,将处理好的种子和细沙混匀,均匀撒播在床面,然后覆过筛细土2~3mm厚。
栽667平方米冬芹需优质种子50~80g,苗床30~50平方米。
播种后在苗床上用竹竿等物搭架,架上放些树枝或遮阳网遮荫,防止强光暴晒和暴雨冲打,以利出苗,并能防止幼苗徒长。
冬芹③浇好苗床水播种后苗床表土要始终保持湿润。
7~8天种子顶土时,轻洒1次水,使幼苗顺利出土,8~10天即可齐苗。
幼苗2~3叶时再浇1次小水,苗期水分不可过多,以防幼苗徒长和猝倒病发生。
④施好壮苗肥,及时防除杂草幼苗3~4片叶时随水追施1次速效氮肥,以后视情况施肥。
夏季高温要注意叶面喷施钙肥,防止心腐发生。
冬芹出苗慢,生长也慢,与杂草竞争力很弱,容易被草“吃掉”,要即时拔除杂草或合理使用除草剂。
⑤分次间苗由于冬芹夏季极易死苗,齐苗后先间去并生苗、过稠苗。
2片叶时第二次间苗,苗距1~1.5cm左右,4片叶时第三次间苗,苗间距保持3~5cm。
每次间苗后可浇一次小水压根。
⑥适时定植8月下旬~9月下旬,当苗高10~15cm,5~6叶时及时定植。
3、定植前茬作物收获后,施入约5.000kg/667平方米腐熟有机肥,深翻25~30cm,充分晒垡后,细耕整平,作成1~1.5m宽的平畦,选阴天或多云天定植。
起苗时宜留根4~6cm长,大小苗分级定植。
栽植深度以下不露根,上不埋心为好,栽植过深或过浅,冬芹均易出现缓苗慢、成活率低、成活后生长慢等现象。
干土定植后要浇一次透水,但水流要缓,防止冲苗。
近几年试推广的湿栽法更简便,湿栽法就是整好畦后,先浇透水,用按行距宽自制的钉耙顺畦划线,将冬芹苗按株距栽于划过线的湿泥中。
湿栽法定植快,缓苗快,发根好,优于传统干土定植。
定株距、行距,依品种而定,大苗20cm×30cm,中等苗20cm×25cm,小苗20cm×20cm,每667平方米栽1万~1.5万株,确保稀植大棵,以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4、定植后的管理冬芹定植后为促进缓苗,需保持土壤湿润,7天浇2次水。
缓苗以后,要及时进行中耕,促进新根和新叶的生长。
第一次中耕要细致,尽量除掉杂草,打碎表土,但不伤苗。
中耕两次,新叶开始旺长,可施1次提苗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10kg,10月中旬冬芹发棵后,天气逐渐凉爽,要肥水齐攻,每15~20天667平方米可追15~20kg 尿素,中间可追1~2次稀粪水,进入10月下旬大棚栽培的要及时扣棚保温,12月中下旬要在大棚内加覆小拱棚,大棚外侧覆盖草苫,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5、病虫害防治秋冬芹易发生斑枯病,此病可选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在发病初期隔7~10天喷洒1次,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