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中数学极坐标方程知识点总结题型汇总(word文档物超所值)

2019年高中数学极坐标方程知识点总结题型汇总(word文档物超所值)

极坐标方程
【学习目标】
创作时间: 2019.1
1.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表示点的位置.
2.理解在极坐标系中和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3.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如过极点的直线、过极点或圆心在极点的圆)的方程. 【要点梳理】
要点一、极坐标系和点的极坐标
1. 极坐标系定义
|OM|,因此 ≥0;但必要时,允许 <0.
(2)在极坐标系中,与给定的极坐标( , )相对应的点的位置是唯一确定的;反过来,同一个点的极坐标却可以有无穷多
个.如一点的极坐标是( , )( ≠0),那么这一点也可以表示为( , 2n )或( , (2n 1) )(其中 n 为
整数).
一般情况下,我们取极径 ≥0,极角 为 0≤ <2 (或-π<0≤π).
如果我们规定 >0,0≤ <2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 , )来表示,这时,极坐标与平面内
的点之间就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相关点的极坐标
(1)同一个点:如极坐标系中点

要点诠释:
由 2 x2 y2 求 时, 不取负值;由 tan y (x 0) 确定 时,根据点(x,y)所在的象限取正角.当 x≠0 时, x
角才能由 tan y 按上述方法确定.当 x=0 时,tan 没有意义,这时又分三种情况:(1)当 x=0,y=0 时, 可取任何值; x
如图,符合上述三条件的点 P 的极坐标为 (, ) ,直角坐标为 (x, y) ,
则①极坐标化直角坐标: x cos , y sin
②直角坐标化极坐标: 2 x2 y2 , tan y (x 0) x
这就是在两个坐标系下,同一个点的两种坐标间的互化关系.
(2)当 x=0,y>0 时,可取 ;(3)当 x=0,y<0 时,可取 3 .
2
2
要点三、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概念
(1)一般地,在极坐标系中,如果平面曲线 C 上任意一点的
极坐标中至少有一个满足方程 f (, ) 0 ,并且坐标适合方程 f (, ) 0 的点都在曲线 C 上,那么方程 f (, ) 0 称为曲
(2)圆心在极点的圆 如果已知⊙O 的半径为 r,我们可以以圆心为极点,以从圆心 O 发出的一条射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那么圆上各点的特征是它
们的极径都等于圆的半径 r,这时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r ( ∈R).
4.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1)过极点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如图所示,直线 AA'过极点且与极轴成的角为 ,即直线 AA'的极坐标方程为 ( ≥0)和 ( ≥0).
即 x2+y2=2ax.
由坐标变换公式得 2 2a cos , 即 2a cos .
这样就得到前面推导出的极坐标方程.
所以,方程 2a cos 就是圆上任意一点极坐标 (, ) 所满足的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验证,坐标适合方程
2a cos 的点都在这个圆上.
极轴的直线的对称点为( , ).
(4)共线的点:如果极坐标为( , ),其中 为常数, >0,则表示与极轴成 角的射线.
4.极坐标系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设极坐标系内两点 P1(1,1) , P2 (2 ,2 ) ,则 | P1P2 |
12


2 2

212
cos(1
表示以射线 Ox 为始边,射线 OM 为终边所成的角. 【解析】 由图可知:
A(5,0),
B

2,
6


C

4,
2

D

5,
3 4

,E(2,π),
F

5,
4 3

,G

3.5,
5 3


【总结升华】 本题考查了极坐标的定义,已知点在极坐标系中的位置,要准确写出它的极坐标,对应的极角可以限定一个范围, 如[0,2π).当 ρ>0 时,每一点都对应唯一确定的一个极坐标.
2,

2 3



【变式 3】.在极坐标系中,点(ρ,θ)与(-ρ, π-θ)的位置关系为(
)。
A.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
B.关于极点对称

C.关于直线 θ= (ρ∈R) 对称
2
D.重合

【答案】A 与点 M(ρ,θ)关于极轴对称的点有(ρ,-θ)或(-ρ,π-θ),关于 θ= 所在直线对称的点有(-ρ,-θ)或(ρ,π-θ),
2,
3

,直线
l
为过极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分别求点
A
关于极轴、直线
l

极点的对称点的极坐标(限定 0 , ).
【答案】 如图所示.
关于极轴的对称点为
B

2,

3


关于直线
z
的对称点为
C

2,
2 3



关于极点
D
的对称点为
D

(1)求平面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就是要找极径 和极角 之间的关系,常用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知识,利用
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来建立 、 之间的关系.
(2)今后我们遇到的极坐标方程多是 ( ) 的形式,即 是 的一个函数.
(3)由极坐标系中点的对称性可得到极坐标方程 ( ) 的图形的对称性:若 ( ) ( ) ,则相应图形关于极轴对称;

4,
6



4,
3



4,
2

,但它们的极角不相等,也不再是终边相
同的角,所有这些点在以极点为圆心,以 4 为半径的圆上,因而( , ){这里 为定值, [0, 2 ) }点的轨迹就是以极点为 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
(3)对称点:( , )关于极轴的对称点为( , 2 ),关于极点的对称点为( , ),关于过极点且垂直于
转到
OP 的
角度 来确定,( , )叫做点 P 的极坐标, 叫做点 P 的极径, 叫做点 P 的极
角.
极点的极坐标为(0, ),其中 可以取任何值.
要点诠释:
(1)极轴是以极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它与极轴所在的直线是有区别的;极角 的始边是极轴,它的终边随着 的大小和正负
而取得各个位置; 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 的值一般是以弧度为单位的数量;点 M 的极径 表示点 M 与极点 O 的距离
为圆MP 中,由三角知识可

2a cos .
坐标 (, ) 满足此方程的点也在该圆上.因此,得该圆的方程为 2a cos .
也可以先写出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再化为极坐标方程. 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在直角坐标系中,该圆的圆心为(a,0),半径为 a,故圆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a)2+y2=a2,
2
关于极点对称的点有(-ρ,θ)或(ρ,π+θ)。
类型二、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
例 2.(1)将下列点的极坐标化成直角坐标: (2, ) ; (4, ) 。 3
(2)将下列各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径为正,极角在[0, 2 ) 之间的极坐标: (3, 3) ; (2, 2 3) 。
【思路点拨】依据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公式运算。

4,
6

.于是我们有,一般地,极坐标(


)与(



2k
)(k∈Z)表示平面内的
同一个点.特别地,极点 O 的坐标为(0, )( ∈R),也是平面内的同一个点,这样,我们就知道平面内的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
数多种表示.
这就是说:平面上的点与这一点的极坐标不是一一对应的.
(2)位于同一个圆上的点:如极坐标分别为(4,0)、
若 ( ) ( ) ,则图形关于射线 所在的直线对称;若 ( ) ( ) ,则图形关于极点 O 对称. 2
3.圆的极坐标方程
(1)圆心在极轴上且过极点的圆
圆心在极轴上的点(a,0)处,且圆过极点 O(如图所示).P 为圆与极轴的另一交点,
M (, )
角形
AOM
中,我们有 |
OM
|

cos

2


|
OA
|


cos

2



a
,即
sin

a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y=a.
【典型例题】 类型一、极坐标系中的点的表示
例 1. 写出右图中各点的极坐标(ρ>0,0≤θ<2π). 【思路点拨】 根据极坐标定义:若 M 是平面上任一点,ρ 表示 OM 的长度,θ
(1)在平面内取一定点 O,由点 O 引出一条射线 Ox,并确定一个长度单位和度量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就构
成一个极坐标系,定点 O 叫做极点,射线 Ox 叫做极轴.
要点诠释:
①极点;②极轴;③长度单位;④角度单位和它的正方向,构成了极坐标系的四要素,缺一不可.
2.
点的极坐标 在极坐标系中,平面上任意一点 P 的位置可以由 OP 的长度 和从 Ox 轴旋
适合方程.例如给定曲线

,设点
P
的一极坐标为 4
, 4
,那么点
P
适合方程


,从而是曲线上的一个点,但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