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十二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电子教案
实验十二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电子教案
各1 台,钢卷尺1把,水准尺1根,记录板1块, 斧头1把,木桩、小钉、测钎数个。 3.布置场地。每组选择间距为30m的A、B两 点,在点位上打木桩,桩上钉小钉,以A、B 两点的连线为测设角度的已知方向线,在其附 近再布置一个临时水准点,作为测设高程的已 知数据。
三、方法步骤
1.测设水平角和水平距离,以确定点的平面位置(极坐标法)。 设欲测设的水平角为β,水平距离为D。在A点安置经纬仪,盘左 置水平度盘为0°00′00″,照准B点,然后转动照准部,使度盘读 数为准确的β角;在此视线方向上,以A点为起点用钢卷尺量取 预定的水平距离D(在一个尺段以内),定出一点为P1。盘右, 同样测设水平角β和水平距离,再定一点为P2;若P1、P2不重 合,取其中点P,并在点位上打木桩、钉小钉标出其位置,即为 按规定角度和距离测设的点位。最后以点位P为准,检核所测角 度和距离,若与规定的β和D之差在限差内,则符合要求。测设 数据:假设控制边AB起点A的坐标为XA=56.56m,YA=70.65m, 控制边方位角αAB=90°已知建筑物轴线上点P1、P2设计坐标为: X1=71.56m,Y1=70.65m;X2=71.56m,Y2=85.65m。
实验十二 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一、目的与要求
1.练习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水平距离和 高程,以确定点的平面和高程位置。
2.测设限差:水平角不大于40,水平距离的 相对误差不大于1/5000,高程不大于10mm。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安排2学时,每组4 ~ 5人。 2.设备为每组J6级光学经纬仪、DS3水准仪
Hale Waihona Puke 四、注意事项1.测设完毕要进行检测,测设误差超限时应 重测,并做好记录。
2.实验结束后,每人上交“点的平面位置测 设”、“高程的测设“记录表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