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盐和化肥全解
③ 盐 + 碱 → 新盐 + 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可溶; 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CuSO4 + 2NaOH = Cu(OH)2↓+ Na2SO4 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CuSO4 + Ba(OH)2 = Cu(OH)2↓ + BaSO4 ↓
Fe2(SO4)3 + 3Ba(OH)2 = 3BaSO4↓ + 2Fe(OH)3↓ Na2CO3 + Ca(OH)2 = 2NaOH + CaCO3↓
实验结论: 两种物质与盐酸反应,都能产生CO2 气体 。
上述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Na2CO3 + 2HCl = 2NaCl + H2COO+3CO2 ↑ 2NaHCO3 +2HCl =2NaCl +2HH22COO+32CO2 ↑
综上所述:1. 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
与盐酸反应,产生CO2 气体。 2. 碳酸盐的鉴别:
2. 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 除硅酸H2SiO3不溶外,其余酸都可溶 。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 .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
(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 ; 硫酸盐除BaSO4难溶,Ag2SO4、CaSO4微溶外, 其余都可溶 ;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都可溶 ;
玻璃
造纸
洗涤剂
2.碳酸氢钠 化学式:NaHCO3 。 俗名:小苏打。
用途:蒸馒头时刻用它作 发酵粉 ,医疗上用于 治疗 胃酸过多 ,故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 碱 性
NaCl + NH3 + H2O + CO2 == NaHCO3 + NH4Cl Na2CO3
3.碳酸钙 化学式:CaCO3
大理石、石灰石、珍珠、汉白玉、蛋壳等的主要成分.
【实验探究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是否都能 产生CO2 ?
实验步骤:向盛有0.5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迅 速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进管口,并将导管的 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 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 并分析。
实验现象: 两次实验试管内都出现大量 。 气泡,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4、、AgCl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
学生练习 判断下列化合物是否溶于水: Na2CO3 AgCl BaCO3 MgSO4 BaSO4 Cu(OH)2 (NH4)2SO4 Ba(OH)2 Mg(OH)2 AgNO3 Na3PO4
3. 盐的化学性质
H2CO3 = H2O + CO2↑ NH4OH = H2O + NH3↑
(3)沉淀的判断只有背会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四、盐的的一些性质
在化学上,把含有相同离子的盐给以一个统称如:
氯化物
硝酸盐
硫酸盐
铵盐 钠盐
• 盐溶液的颜色:铜盐溶液一般呈 蓝 色;铁盐溶液一般 呈 黄 色;亚铁盐溶液一般呈 浅绿 色;高锰酸钾溶液 呈 紫红 色 ;其它盐溶液一般为 无 色。
Ca(OH)2 +CO2 == CaCO3 + H2O
CaO + H2O === Ca(OH)2
高温
高温煅烧
CO2 + C === 2CO
CaO
+H2O
Ca(OH)2
++NCaO2C2O3CaCO+3C+aH(OCHl )C2 O2
+
+C 氧金
CO
+A +Na2CO3
+CO2 NaOH B +Ca(OH)2
蒸发。
(2)保存茶叶时注意 干燥、密封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 盐就是食盐,易溶于水 C. 盐都有咸味,都是白色晶体 D. 盐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3.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 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 消化。该盐是( B )
用途:装饰材料
回忆与思考: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 酸
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aCO3+2HCl = CaCl2+ H2COO+3 CO2 ↑
分析与思考: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在化学 式的组成上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 根离子。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
CO2 气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发生类似 的反应?
某物质 +HCl 碳酸盐
产生气体 +Ca(OH)2 CO2
变浑浊 CaCO3
【课堂练习】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
碳酸钙与稀硫酸 CaCO3 + H2SO4 = CaSO4 + H2O + CO2↑ 碳酸钠与稀硫酸 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硫酸 2NaH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一课时 氯化钠
食盐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没有它食之无味。
能不能说,“食盐是盐,盐就是食盐”?
这句话是错误的,化学中的盐除了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
CuSO4 、KNO3 、NaNO2等。生活中的盐除食盐外,常 见的还有Na2CO3 、NaHCO3 、CaCO3等。仔细观察这些 盐的组成发些:它们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A. 氯化钙 B. 氯化钠 C. 硝酸钾 D. 碳酸钠
4. 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工业用盐误当食盐用引起的中
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 )
A. KMnO4
B. NaCO3 C. NCaNO2 D. MgSO4
5.下列是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
是 (BD )
A. 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3.蒸发。 注意:①要不断搅拌;
②蒸发中出现较多固体的时候,停止加热。
4.计算产率。
计算提纯后的氯化钠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 转 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
3.3g
2.2g
2.2g 3.3g
×100% = 67%
三、过滤的操作步骤:
1. 一贴;2. 二低; 3. 三靠。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NH4HCO3 + Ca(OH)2 = CaCO3↓+ 2H2O + NH3↑
④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反应条件: 反应物两者均可溶 ;生成物有沉淀 。
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BaCl2 + Na2CO3 = BaCO3↓+ 2NaCl
二、粗盐的提纯 【实验探究】粗盐的初步提纯
探究步骤: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4.计算产率 .
1.溶解。①称取5g粗盐。 ②用量筒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中。 ③用药匙将5g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
杯里。
注意:逐渐加入并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
1.7g
3.3g
2.过滤。 注意:①一贴、二低、三靠;②如果浑浊再过滤一次。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山泉水通过山上的小石块、 沙层起到了过滤的作用
综上所述,上述实验中,有四处用到了玻璃棒,它 们的作用分别是:
1.溶解操作: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 2.过滤操作:引流,导引液体流进过滤器; 3.蒸发操作:搅拌,使滤液均匀受热,以防滤液溅出。 4.计算产率:转移固体。 分析与思考: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有以下几种可能: 1.操作过程中液面可能高出滤纸的边缘。 2.滤纸被玻璃棒被捅破。 3.承接液体的烧杯不干净。
B. 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
析原因
C. 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
直到蒸干为止
D. 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
第二课时 碳酸钠 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一、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碳酸钠 化学式:Na2CO3 。 俗名:纯碱、苏打
则向N盛a2NCaO23C水O溶3溶液液呈的_试碱_管中性滴。加因酚其酞水试溶液液,呈溶碱液性变,红故色称,纯 碱;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①金属 + 盐 → 新盐 + 新金属 反应条件: 前金换后金 ;盐可溶 ;不用钾、钙、钠 。
Fe + CuSO4 = Cu + FeSO4
Cu + 2AgNO3 = 2Ag + Cu(NO3)2
2Al + 3CuSO4 = 3Cu + Al2(SO4)3
②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反应条件: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 AgNO3 + HCl = AgCl↓+ HNO3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生活中作调味品 腌制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