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诊断学肝脏超声诊断

超声诊断学肝脏超声诊断


巨块型声像图
肝内巨大的实性肿块,呈圆形、椭圆形或 分叶状 边缘有弱回声带,一般与肝实质分界清楚 肿块多呈不均匀的强回声,中心可有坏死 性液化腔,有时呈“块中块”表现 癌肿局部向外浸润时,周围的弱回声带变 得模糊甚至中断。
结节型声像图
一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占位病变,直径 2~5cm 轮廓线较整齐,多有边缘弱回声晕,与肝 实质分界清楚 肿块多呈强回声,亦可呈等回声或不均匀 回声,小于3cm的结节则以弱回声多见 肿块可见“镶嵌样”结构
原发性:肝细胞癌、 肝胆管细胞癌、 肝母细胞瘤
腺瘤、肝错构瘤、 肝脂肪瘤等
继发性:转移性肝癌
肝囊肿的声像图
肝实质内的类圆形囊性无回声区 囊壁薄而光滑,较小的囊肿仅显示前后壁 亮线而侧壁不清 可见侧壁声影,囊肿后方回声增强 囊肿可单发或多发,直径0.510cm 当囊内有出血、感染、脱落的上皮细胞或 胆固醇颗粒时,其内出现回声点
尾状叶位于其后
正常解剖
形态:立体楔形 位置:右季肋部 分叶:左右两叶 血管:肝、门静脉
正常肝脏的声像图
• 右肋缘下斜切面声像图 肝脏外形近似楔形,肝被膜光滑而连续, 肝实质呈稍低的均匀的细小光点。本切面 可显示肝脏各叶,三支肝静脉,门静脉左、 右分支,左右肝管及胆囊等结构。
• 右肋间斜切面声像图 用来观察肝右叶的结构,显示肝肾间隙及 膈下间隙。
弥漫型声像图
肝脏变形,边缘呈结节状,肝内正常的纹 理结构紊乱 肝区回声强弱不一,分布不均匀,有的呈 不规则斑块状分布,常不易与结节型肝硬 化图像鉴别 肝内门静脉分支线显示不清或管腔内实性 癌栓充填是其重要特征
肝细胞癌的继发声像图表现
卫星结节:肿瘤周围出现小癌灶; 与肿瘤相邻的血管受挤压、绕行; 门静脉(PV)、肝静脉(HV)、下腔静脉
超声诊断学
第六章 肝脏超声检查
肝脏解剖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实脏器,呈楔形,主要位于 右上腹。其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5前肋的上缘,下 界与右季肋缘相齐。肝的上面与膈肌相附,称为 膈面,下面为脏面。肝的膈面附有镰状韧带,将 肝分成左、右两叶。脏面有H形的两纵沟和一条 横沟。右纵沟由前部的胆囊窝和后部的下腔静脉 窝组成,肝静脉在下腔静脉窝后上端注入下腔静 脉处,即为第二肝门所在,在纵沟由脐静脉窝和 和静脉韧带构成,横沟为第一肝门部位,有血管 和胆管通过。
• • •
压多肝 迫个体 周大积 围小增 血不大 管等外
无形 回失 声常
肝脓肿的声像图
初期:病变区呈不均质的低 等回声, 与肝组织界限模糊,图像极似肝肿瘤。 进展期:脓肿病变区开始出现坏死、液 化,初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呈蜂窝状,后期可呈现内壁 不规整的无回声区;与脓肿相邻的肝组 织可出现数毫米宽的低回声炎性反应带
右肋下不标准冠状切面图
显示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汇总门静脉主 干。 AO:腹主动脉 CA:腹腔动脉 PV:门静脉 SMV:肠系膜上静脉 SPV:脾静脉
肝脏大小正常值
肝右叶: 最大斜径12—14cm 前后径8—12cm 肝左叶: 前后径<7cm 长<9cm
正常肝脏的声像图
肝内门静脉沿肝脏长轴走行,近第一肝门处 较粗,在肝左叶内门静脉横部、矢状部、左 内支、左外上支呈“工”字形分布.肝管伴行 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
可见网状或蜂窝状结构,部分肿瘤边缘回声 增强。 Doppler超声: 于瘤体内较难探及血流,有时可 见低速度静脉样血流,偶见动脉血流。
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按大体形态可分为: 巨块型:最常见,肿瘤直径可达10cm以上 结节型:单个或多个结节,肿瘤结节直径
<5cm 弥漫型:肝内弥散分布细小的癌结节,直
径常<1cm
肝细胞癌的声像图
依肿瘤的部位、多少、大小及病程等可呈现不 同的声像图。 肝脏大小正常或增大,外形规整或局限性隆起 肿瘤的回声:低回声、强回声、等回声及混合 回声型,常不均质,伴液化坏死时,肿瘤内可 见无回声区。 Doppler超声:肿瘤内血流较丰富,多数易于探 及动脉血流。弥漫型者可见肝内血流增多,肝 动脉扩张,流速加快,可达2.5m/s以上。
肝血管瘤
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分为四型: 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 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 瘤最为常见
肝血管瘤声像图
依肿瘤的大小、性状不同,可呈现不同的图象 强回声型: 肿瘤常较小,直径13cm,呈均质
的强回声,外形规整,边界清晰。 低回声型:肿瘤内部呈不均质的低回声,有时
于剑突下或右肋缘向肝膈面斜断扫查,可见 左、中、右三支肝静脉呈放射状汇集于第二 肝门,与门静脉垂直交叉分布,由于其不在 一个平面上,故难以同时显示.肝右静脉走行 于右叶间裂内,是肝右前叶与右后叶的分界 标志。.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
肝脏占位性病变
良性:
恶性:
肝囊肿、多囊肝、 肝包虫病、肝脓肿、 肝结核、肝炎性假 瘤、肝血管瘤、肝
(IVC)内癌栓。 肝门淋巴结肿大。
CDFI可检 出从外周进入 瘤体的动脉血 流或瘤体内部 的动脉血流。
最大流速(Vmax)>0.6m/s R1>0.60
应考虑为肝脏恶性肿瘤。
肝脏内存的裂隙,将其分为五个叶:
以下腔静窝和胆囊窝为标志的正中裂将肝 脏分为左叶和右叶
起于脐切迹,抵于肝左静脉入下腔静脉处 的左叶间裂将左半肝分为左内叶和左外叶
起自肝右下缘切迹,向后上抵于肝右静脉 下腔静脉入口处的右叶间裂将肝脏分为右 前叶和右后叶
起止于门静脉矢状部和肝左静脉根部的静 脉导管索形成背裂的一部分
细菌性肝脓肿表现为: 肝脏常增大,膈肌运动受限,可并发右侧 胸腔积液或膈下积脓 脓肿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椭圆形
囊壁多数较厚,内缘不整齐,与肝实质边 界模糊 根据液化程度的不同,回声分布不均匀 病灶后方回声增强 脓腔内可出现气体回声团 脓肿早期,液化不明显时,呈实性强回声
阿米巴肝脓肿特点: 脓腔一般较大,多位于肝的边缘部 提高增益,脓腔内呈现细小、均匀的弱回声 点 脓肿后方回声仅仅轻度增强 脓肿壁较不清楚 病变区肝脏局部肿大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