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附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附答
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新中国的号角已经吹响,母亲的召唤深切而真实。
周有光想到祖国此时最缺乏的是经济建设人才,就毅然
放弃高薪从美国回来搞经济建设。
他受邀到复旦大学经
济研究所任教,同时担任新华银行秘书长,还兼任人民
银行华东区处长,身兼三职,乐此不疲。
精力充沛的他
和吴大琨、许涤新等经济学家一起创办《经济周刊》,受到金融界的关注。
1955年10月,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
周有光受邀此行,全然出乎意料,却也正是会议主办方
的高明之处。
周有光虽然执著于经济学,但对文字、语
言的爱好从未消减。
20年代在圣约翰大学学习,周有光
饶有兴趣地学起语言课程。
40年代到美国工作,买到很
多字母学的书籍,边写经济类文章,边写语言学文章,
出版《中国拼音文字研究》。
参加完文字改革会议后,周有光正式改行,真正把经济学丢开,把全部精力放在语
言学的研究上。
中国的文字改革由来已久,古代人们为了学习汉字,创造了直音、反切等方法给繁难的方块字注音。
1892年,福建人卢憨章出版专著《一目了然初阶》,这是首位中国人创制字母式拼音文字方案;1913年,政府制订注音字
母方案,赵元任等语言学家不用中国汉字的符号,而用
国际上流传最广的拉丁字母;新文化运动兴起,钱玄同
论述了26个拉丁字母的世界通用性,蔡元培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公布于世;20世纪30年代,国内掀起了拉丁化运动的高潮,其简单易学的特点适用于广大群众,拉丁化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更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
1935年,近七百位文化界人士签名发布《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方块汉字难认、难学,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
”
1954年,周有光出版《字母的故事》一书,为文字
改革起了好头。
但真正要做拼音方案可没想象的那么简单,周有光平时阅读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全凭兴趣,属于
轻松的浏览,可工作要认真研究才行。
由于资料有限,
周有光想方设法联系国外研究点,请他们代买资料寄过来,周有光把拉丁字母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情况摸了个底,在研究和总结了各国拼音历史以及各方面传来的方案之后,周有光提出汉语拼音拉丁化的原则,拿出了以拉丁
字母为基础的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
认同。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汉语拼音方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
1961年周有
光出版《汉字改革概论》,提出了语言学和文字学的许多新问题,把文字改革变成一门学问,从世界的范畴研究
汉字,意义深远。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合作下,讨
论汉语拉丁字母字拼写标准问题已经很多年了,但因中
国未参加而迟迟未作决定。
1979年,波兰首府华沙国际
标准化组织召开会议,周有光代表中国发言,提议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当时关于
汉语的拼音方案很多,各国有各国的方案,如“鲁迅”
一词就有20多种写法,给翻译、阅读等带来很大障碍。
精通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周有光和各国专家沟通,并在会上作题为《汉语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历史的发展和汉语拼音方案》的精彩发言。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认
定《汉语拼音方案》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开辟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通道。
作为汉语拼音的领航者,周有光
一直在探索并实践着汉语拼音与世界的接轨。
联合国工
作人员语言学会邀请周有光演讲,周有光了解到联合国
六种工作语言中,英文占80,法文占15,西班牙文占4,
还剩1是俄文、阿拉伯文、中文,很受震动。
1983年周
有光开始研究如何在汉语拼音方案中运用国际通用的正
词法,解决拼音输入慢的问题,起草了《汉语正词法要点》,1988年《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公布实施。
汉语拼音方案是音节的拼写法,正词法是语词拼写法,
拼音正词法的问世,有利于用电脑进行拼音词语转换汉字,为传媒时代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为了报效祖国,尽快为国家培养最缺乏的经济人才,周有光回国后就和其他经济学家一起创办《经济周刊》,这一刊物受到金融界的关注。
B.在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后,周有光便把全部精
力都投入到语言学的研究上来,为汉语拼音的问世、发
展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而殚精竭虑。
C.因为汉语拼音方案中没有考虑到国际通用的正词法,所以在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中中文占不到1,这引
发周有光开始了新的研究。
D.从古代的直音反切等方法到20世纪30年代的拉丁化运动,中国人研究探索解决方块汉字难认、难学的问
题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
讲述了周有光领航汉语拼音的事迹,塑造了一位勤于著述、精于研究的语言学家的形象。
(2)从文中看,作为汉语拼音的领航者,周有光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6分)
(3)周有光的汉语拼音方案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4)周有光本来是研究经济学的,却改行研究语言学,成了汉语拼音之父,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参考答案:整理
12.(1)(5分)BD(选对一项得2分,两项都对得5分。
A创办刊物是他的作为之一;C因果关系不当;E
文章语言饱含作者敬佩之情,用平实自然概括不太准确)(2)(6分)①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方便文化走向大众;②把文字改革变成一门学问,意义深远;③和各国专家沟通,在国际会议上发言,使汉语拼音方案成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④起草《汉语正词法要点》,解决汉语输入慢的问题。
(每点2分,任选3点,意思对即可)(3)(6分)(1)拉丁字母简单易学,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2)中国很多语言学家都曾对拉丁字母进行过研究;(3)拉丁字母是世界上流传最广泛最通用的字母。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观点一:周有光有勇气转向新的研究
领域,并取得非凡成就,值得学习。
①由于周有光对语
言学一直很有兴趣,所以在国家需要时毅然改行;②转
行之后,深入研究,撰写有价值的文章和专著;③使文
字改革成为一门学问,积极探索汉语拼音与时代、世界
接轨。
(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
观点二:周有光舍弃已有成就的经济学,实在可惜。
①建国初期,国家最缺乏经济建设人才,应坚持经济学
研究;②周有光在经济学领域已经颇有造诣,曾身兼三职,且创办有影响的刊物;③坚持经济学研究,成就会
更大,转向新的研究领域,要耗费更多的精力。
(观点2分,分析合理充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