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关于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关于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各位领导、评委、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我是号,来自白道口一中的单海防。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关于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老子云:“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

学校管理上,需要做大事的机会非常少,多数人多数情况亦只能做一些具体、琐碎、单调的事情,或平淡,或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就是生活,是每一个个体、实体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一、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教学是精细活,教育是精细活,管理必须是精细活。

(二)从学校发展看,白道口中心校韩主任提出了“一心一意抓规范”“从规模到规范,从规范到精细”是必然。

(三)有些工作一定不能是粗线条的,如后勤服务。

(四)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是解决如何狠抓落实的问题,终极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

二、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细节影响成败的观念“点点滴滴求和谐,细微之处见管理”。

有时一件小事会导致全盘否定。

细节决定发展的成败。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

是一种精确计划、精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的管理模式。

抓好一些细微的环节,可能赢得成绩质的变化。

由此联想到,学校工作和管理中,抓好细节,抓好过程,也将导致进步和成功的飞跃。

精细化管理的特点
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

重措施、重过程、重实效。

岗位职责明确,层层管理都要有要求、有检查、有反馈、有总结、有评价。

可操作性强。

它要求把每件工作都抓细、抓实、抓到位。

在学校管理中必须“大事抓具体,小事抓到位”。

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很不简单。

精细化管理要求:目标定在优化上,功夫下在管理上,文章做在精细上,最终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上。

要防止三个方面误区:(一)数字误区。

精细化管理更多地要求数字说话,但不可沉溺于数字。

(二)效率误区。

追求精细化管理,往往一些可跳跃的步骤变得不可或缺,容易导致低效。

关键在于精细化“度”的把握上。

(三)执行误区。

操作要设计合理,充分考虑执行人的反应。

否则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

三、用精细化管理思维反思学校的管理
学校管理中一些不理想的现象,都可以归因于管理缺乏精细化:制度规定本身不够合理、一些教师不了解学校规定、制度规定难以执行、工作没有全盘规划与阶段计划或者不细致、计划或方案缺乏操作性、纯粹遭遇式的管理、管理者布置工作而督办不力、教师布置作业检查不到位、会议准备不足效率低下、某些环节管理是空白。

公物损坏了,不能及时发现追查;住读生没按时回宿舍要通知到家长或班主任,是否基本落实了;办公室空无一人,灯或电扇照常耗电;班会内容主题不明,备课不够;有的教师不请假半天不到校,学校没有监管措施;
有的班级没人上课,可能主管部门不知晓;国旗悬挂,有时疏忽;教研组集体备课,内容不具体,讨论交流无实效;课题研究,重于立项,疏于过程;资料或公物,用时找不着,不用时碍手脚;临检查考核时调人加班忙着补,等等。

深入实际不够细,了解问题不够详,就会出现大概、也许、好象、可能、差不多……精细化管理实质就是:开会+不落实=0,布置工作+不检查=0。

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 落实
四、学校层面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我校学校层面精细化管理按照白道口中心校常规检查要求,分管工作要分工明确、责任明确、目标明确,要计划到位、布置到位、检查到位。

克服会议的形式主义作风:次数上能少则少,可以不开就不开;规模上,尽量召开专题会议,由主管人员参加,减轻其他人员负担;内容上,事先有思考,有准备;实效上,一般情况下要解决问题。

忌负担重,忌无准备,忌不解决事。

五、学校中层的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按照中心校常规检查细则,接受任务,要吃透精神,领会意图;安排任务,要人员到位,时间到位,措施到位。

检查任务,要敢于负责,敢说真话。

将一件事负责到底,执行到底。

加强督办,对人对事,不办好不放过,不做完不结束不罢休。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职责不明,推诿责任,怕得罪人,上交矛盾、回避问题、办事拖拉,总找借口,是不称职的表现。

管理和服务的成本不一定都是钱,更多的是心思、智慧和责任。

利用好管理日志定期回头看。

由计划—到落实—到总结—再改进—等于提高六、班主任的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人最重要?什么事最重要?什么时间做事最重要?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帮助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一点不能拖延。

这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如于传阳老师要求学生的“当日四个及时”(课下及时复习,该背的及时背,该写的及时写,该问的及时问)。

康军伟老师的(人人在心,事事在心,替人着想,细处见情)。

单志斌老师的管班特点(到班勤、要求细、检查实)。

我校要求我们的所有的班主任先做保姆后做父母最后做朋友。

七、教师的精细化管理(教学)的要求
教学是个精细活,吃的是技术饭。

课要磨,批要琢,辅要雕,考要刻。

课堂教学,教研工作我校严格按照中心校作业,教案,听评课,读书活动,社团活动,写字活动等要求,逐步实施,并详细认真落实。

关于课堂:细节决定课堂。

细,微末之处;节,关键之处。

新课程改革已在全面推进,决定成败的不再是理念的先进,而是微若沙砾的细节。

课堂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美,细节的魅力。

能用细节来塑造自己的人,是既聪明又成功的人。

在细节中反思教学,在细节中把握成败。

细节中渗透课堂智慧。

在对细节的推敲中显现教学功夫。

教师成长从推敲细节开始。

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都有《会议纪录》《学习笔记》《工作日志》《听课笔记》四本资料本。

要求全体教职工一招“勤”字走精细眼勤脑勤手勤笔勤腿勤八、教学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细心维护教学规范秩序,真心实意抓好队伍建设,精精细细抓课堂,精心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引导教师,不做一般人从做细心人开始,推行单元过关制度,修改教师评价方案,强化过程管理。

九、政教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多动脑筋,立足于班主任队伍建设,抓好每周我为班级(家庭)做件事活动。

抓好家校沟通,利用好校讯通,微信群广开言路,立足于班级生活质量的提高。

抓好感恩教育每周对父母说一句话,做一件事,为父母洗一次脚。

要求学生让文明成为一种习惯:1、高雅从安静开始。

“室内不跑,楼内不吵,注意听讲,路队走好”。

2、弯弯腰:见垃圾就拾。

3、停下来:敬礼问好。

十、后勤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树立一切为教学为学生服务思想。

既要算大账,也要算小账。

力求节约,从点点滴滴引导起。

既要节支,也要创收。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2015年11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