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美食ppt
山栏米饭
•
米酒
• 米酒也叫“并”,为何成黎家的美酒?其原因在于 酒饼制作的独特配料和酿酒技术。酒饼取料于五指 山地区生产淀粉含量高的红米,配上姜叶、甘蔗和 香皮树的表皮(一种灌木,其树皮甘甜)等原料。 把原料配齐后,用木臼舂成粉末,捏成饼块并沾上 黑色的稻草灰。把酒饼搁在火灶竹架上熏干,时间 越久,发酵酒度越高。因此,黎家米酒具有独特的 风味,就出于酒饼的配制和酿酒技术。
• “南杀”有一种浓郁并独特的气味常吃“南杀” 可以清除体内毒素和身体内的杂质。特别是黎族砍 山栏收拾焚烬余杂的劳动时灰尘冲天吃了 “南杀”可排除被吸进肺部的尘埃。2.制作方法 “南杀”是黎家酸菜。“南杀”的腌法一是将黎 语叫做“里嫩”(剥去叶子取其幼茎)或“芝温”(取 其幼茎和叶子)的野菜用冷饭和水冲调入坛密封 一个月让其发酵成为独特气味的酸菜一是把牛 或山鹿的脊椎骨斩碎也可将田蟹、小青蛙、蚂蚱 和其他小动物切碎与半熟的热干饭拌调加进量 食盐或盐水入坛封存经过一个月以上甚至一两 年时间发酵一取出食用。
•
“酒糟鱼”顾名思义,主要原料是鱼和酒糟。糯米酒糟是以天然微生物纯酒曲发酵而成,含 有40%以上葡萄糖、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有活气养血、活络通经、补血生血 以及润肺之功效。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 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鱼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 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份,是普通百姓餐桌上的美食。“酒糟鱼”则兼具了鱼和酒的精华,绝 妙地将鱼和酒融为一体,两者相得益彰,且菜色诱人,促进食欲,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说到这里,相信有不少网友急于知道“酒糟鱼”的烹制方法了吧?其实,“酒糟鱼”的 做法很简单,首先要将新鲜的糯米酒糟(超市有卖,但没用过,本文用的是自酿的酒糟)过 水,挤掉水份,将其中的酒味冲淡,一般将酒糟过水两遍即可。取新鲜的鲫鱼(或别的鱼) 一条剖洗干净,在锅中煎至两面微黄,加入适量清水、盐、生姜、酱醋、鸡精等调料,接着 放入酒糟,稍焖片刻,待收汁后洒些葱末即可出锅。也可以将酒糟硒成半干后使用,口感更 佳。 永不枯竭的昌化江是我们美丽的母亲河,它以自己的博大情怀养育了一方百姓。当地黎 族同胞喜欢划着竹排下水捕鱼,或在浅水的地方捕些小鱼小虾,乡下人常年食用这种野生的 淡水鱼。农村菜肴的做法很简单,他们将刚捕获的鱼洗净后直接入锅,加入少量的酒糟和佐 料,煮熟后便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天然美食。民以食为天,开一坛陈年佳酿,全家人围着小 餐桌推杯换盏,或自斟自酌,听听老人把酒话桑麻,一家人其乐融融,我想,神仙的日子也 不过如此而已。 纵观当今中国美食,其中粤菜、鲁菜、川菜、苏菜、湘菜、闽菜、浙菜、徽菜,享称为 八大菜系,堪称“舌尖上的中国”。而黎族民间的“酒糟鱼”不过是一道小小的家常菜,自 然难登大雅之堂,然而,当你尝遍了天下美食之余,偶尔来一道清淡可口的“酒糟鱼”换换 口味,既开胃又实惠,可乐而不为呢? 当然,除了“酒糟鱼”外,还可如法炮制成“酒糟螺”、“酒糟鸡”等,烹制方法大同 小异。
•
•
•
•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螃蟹酱一直深受黎族人的喜爱,人们用它来代替味精等调料;在烹制 青菜等食物时添加少许螃蟹酱,这样使煮出来的食物容易软烂,口感滑腻,且菜色极佳。使用螃蟹 酱烹制的菜肴所散发出的独特香臭味,颇受上年纪人的欢迎。在海南有一种说法:“汉人食虾酱, 黎食螃蟹酱”,这反映了当地民间的一种饮食文化。 螃蟹酱黎语称作“发包”;“发”即“粉”,“包”是螃蟹的意思(音译),因此,准确来说螃蟹酱应 叫螃蟹粉。黎族人出门耕田耙地时都习惯带上腰篓,看到田间偶有螃蟹爬行便随手捡拾,折去腿脚 后随手丢进腰篓。通常这些捉回来的螃蟹要么煮着吃,要么用来腌制螃蟹酱。螃蟹酱的做法很简单, 只需取新鲜的田蟹晒干后碾成粉末状,拌入适量的食用盐后封存数日即可。螃蟹酱通常用来拌煮蔬 菜,荤类一般较少使用。螃蟹酱在使用前最好先用少量的清水煮开,然后用纱布滤去蟹壳杂质,仅 用其汤料来拌煮菜肴即可,以免因拌入坚硬的螃蟹壳而影响菜的口感。螃蟹酱富含钙、铁、蛋白质, 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用螃蟹酱拌煮出来的食物不仅酥软,而且极具营养价值,符合养生之道。 夏季,烈日当空,稻田里的水炙手可热,螃蟹们觉得呆在水中闷热难耐,都纷纷爬上田埂来“纳 凉”,此时,有经验的人只需轻轻地翻开草丛,便可将懒洋洋地蛰伏在草丛中的螃蟹逮个正着。过 去的稻田里螃蟹很多,运气好的时候,一次可逮到半腰篓的螃蟹。对乡下人来说,螃蟹并不是什么 稀奇之物,田蟹不比海鲜,小孩子嫌它太硬,不大爱吃。捉回来的螃蟹一次吃不完,人们便将其腌 渍,然后晒干,以便保存。田蟹质地坚硬,没什么嚼头,晒干后更难吃,于是,聪明的黎族人便将 其舂烂,然后跟青菜一起拌煮;后来,人们发现用这种方法煮出来青菜容易软烂,而且口感味道极 佳,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在煮菜时添加些螃蟹酱,从而煮出了富有黎族风味的菜肴。
•
•
鱼茶的制作较为复杂,先将肥大的淡水活鱼“拾掇”干净,用刀将其切成块状,在鱼块上抹上盐, 放置一两个小时。再将做好的凉米饭掺入酒糟或炒米搅匀,再装进干净的坛子里密封起来。如天气 炎热,放至7至10天即可启盖食用,如天气寒冷,则半个月或一个月方可食用。封存时间越长越好 吃。密封过程忌沾油,否则便会腐烂。制“干鱼茶”则要把鱼晒干。长期食用“鱼茶”会使人精神 焕发,延年益寿。目前,这种特殊的“茶”正吸引着很多前来海南旅游的游客,很多游客对此赞不 绝口,不仅尝了鲜,还要买一些带回家。 保亭黎族特色鱼茶等美食以本地土生土长的物产资源为原料,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就可作出不同味 道的菜品,既美味又融合了大自然的气息,健康绿色的美食也体现了人和自然相偎相存的和谐关系。
•
鱼茶其实是一种用鱼来腌制的食品,又分为“湿鱼茶”和“干鱼茶”两种。湿鱼茶需用水冲泡,故 盗“茶”之名,小鱼在水中沉浮,一如活生生的悠游,极具观赏性。干鱼茶即直接食用,以竹筷捻 起鱼尾,慢品酸甜柔韧,缓得清爽滋味。 据当地民俗专家介绍,鱼茶的由来有三个“传说”。第一个“传说”是相传很久以前,一个黎家妇 女无意中把生鱼和米饭放在一起,几天后发现鱼的味道不错,按照方法又做了几次并请乡亲们来尝 试,大家都赞不绝口,这一手艺立即传遍全村流传了下来。第二个说法是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次丰 收庆宴后,黎族同胞为了不浪费吃剩的东西,便把米饭和生鱼放在坛子里盖好,几天后发现鱼味酸 可口,因此,这种做法世代相传。还有一个传说:黎族苗族同胞“刀耕火种”,有一次他们发现用 生鱼和米饭和在一起吃能够给身体“降温”,“鱼茶”因此流传。但不管是哪个传说,都展现了黎 族同胞对生活的理解和智慧。
• • • • •
竹筒米饭 红薯饭 南瓜饭 山薯饭,山果饭 山栏米饭
•
竹筒米饭
用水把米浸泡、滤干后,配上瘦肉、五香料和适量 食盐拌匀填入竹筒(用生山竹或家种云竹的幼竹制 作)内,再灌上适量清水,用芭蕉叶堵塞封口。然 后把竹筒放进火堆里慢慢翻烤,制成竹筒干饭。黎 语称竹筒饭为“眉万”。竹筒饭芳香可口,人们出 门远行多带竹筒饭用餐。喜庆佳节也要制作竹筒饭。 竹筒饭不易变质,可保存一周。当代竹筒饭已成为 宾馆酒店宴席上人们品尝黎家风味的佳品。 黎族家家户户都种红薯。红薯饭的制作颇具特色: 把生红薯洗净切成小块,先下米待煮半熟时放入红 薯,以三成米二成红薯混合煮成稀饭或干饭。另一 种是把红薯切成小片晒干,掺米煮成稀饭。夏天吃 红薯稀饭清甜可口,凉爽解热,有保健的作用。
黎族美食
• 海南位于赤道附近,大多时间属于亚热带气候,常年温暖如春,海南 传统的原住民----黎族。民以食为天,黎族饮食方式,具有独特的风格。 饮食是人人每天关注的中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饮食也不断得 到改善。黎族传统饮食习俗,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丰富,并形成特有 的饮食文化。
主食
• 大米是黎族人民生活的主粮,他们十分重视对粮食的保护。在山区, 村边有一座座小粮仓;在沿海平原地区,家家户户都有存放谷物的大 竹篓。人们平常用独木桶或陶缸保存稻米。稻谷用木臼舂或用竹磨碾。 稻米有白米、红米和糯米3种,白米、红米是制作米饭的原料,糯米 是制作饭团、包粽和酿酒的原料。
• 米饭的制作过程是:在三角石灶生火置锅,把锅内的水煮沸后,按水 下米,用勺子搅均匀,火候适中。米饭煮半熟时盖上锅盖,将灶里柴 火取出,用火炭的余热将米焖成香喷喷的米饭。
• 由于海南岛中部和西部地区,日光照时间长,天气热。普遍早上煮一 天吃的稀饭。煮米饭的时候,一般不洗米,认为洗米会失去营养。米 饭煮熟后适量冲进凉水,调成稀饭。日常生活以米汤代开水喝,稀饭 清凉可口,解渴又能填饱肚子。黎语称“稀饭”为“他南”。吃饭一 词,黎语各方言称谓不同。有“啦他”、“啰他”、“唎他”、“德 透”等称呼,一般以乐东抱由镇哈方言“啦他”为标准。
红薯饭
•
南瓜饭
•
五指山地区,人们常煮南瓜饭食。制作南瓜饭时, 先削去瓜皮,清除瓜瓤,把瓜肉切成小块掺米下锅, 煮成稀饭或干饭。或是糯米掺南瓜肉,用蒸锅蒸成 米饭后,用木臼舂烂,制成南瓜饭团,这是一种独 特的风味。 山栏米,是一种旱稻米,五指山地区盛产山栏稻。 黎族在山上以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开发山栏园,种 植山栏稻、玉米、薯类和瓜菜。山栏稻,每年四月 播种,秋天收割。山栏米质好,营养丰富,煮成米 饭,清香扑鼻,是黎家迎宾待客的上品。
槟郎
• 槟榔是黎族的吉祥信物,非凡是黎族 妇女更为喜爱。黎家居住的五指山区 盛产槟榔。槟榔果有生吃、晾干吃两 吃法。生吃,即把新鲜的槟榔果切成 小片,果核和果肉同时嚼吃;干吃, 即把果子煮熟晾干,保存起来供长期 食用。吃槟榔不能直接食用它的瓤肉, 要与“扶留叶(俗称“萎”)、灰浆 (用蚌灰或石灰调制而成)一起嚼食, 即所谓“一口槟榔一口灰”。具体食 法是:先将槟榔果切成小片,取灰浆 少许放在萎叶里,然后裹住槟榔片放 口中慢慢咀嚼。此时口沫变成红色, 便把口沫吐掉而细啖其余汁,愈嚼愈 香,津津有味,直至脸热潮红,这谓 之“醉槟榔”。此外传统特色小吃还 有:海南粉、清补凉、海南米糕、三 色饭、甜糟、山兰酒、竹筒饭、椰子 糕、珍珠椰子船、文昌鸡、嘉积鸭、 和乐蟹、东山羊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