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2018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文人的傲骨自古以来,文人以两种面孔示人:一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文弱谄媚,毫无气节;一种是坚持操守,傲视群雄,拥有独立而又强大的人格魅力。
这种傲骨,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也使得华夏文明除了“和”与“礼”,多了些刚韧与个性。
傲视百花是一种独善其身的高洁品性。
诸多文人以物自喻,洁身自好。
爱菊的陶渊明,面对充满束缚的官场选择隐遁。
不愿久在樊笼,心为行役,于是种豆南山,采菊把酒,复得返自然,灵魂舒畅,安贫守志。
爱莲的周敦颐没有选择逃避,不被逍遥山水所吸引,不被污浊世风所沾染,亭亭而立,香远益清,操守高洁,矢志不移。
爱桂花的李清照,竟埋怨起当年的屈原来,《离骚》里赞美了那么多花,为何不提桂花?“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在她眼里,桂花为秋花之冠,“梅应妒,菊应羞”,只因它色淡香浓性柔,卓尔不群,这种清雅秀美,幽香袭人的美,也是李清照傲视尘俗,乱世挺拔性格的写照。
他们虽不见得要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但或出世入世,或自赏自伤,都保有文人的一颗清净之心,止于至善,完善人格,无愧于心,也便无愧此生。
傲视死亡是一种杀身成仁的民族大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面对诱降不为所动,忠心可鉴,如同磁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落入敌手,不屈不卑,年仅17岁,慷慨赴死,可叹可敬。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家国不复,悲情难书,身入黄土,心系天下,陆游的身后事与己无关,与利无关,只有民族危难,国家统一。
“此去泉台找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不惧死难,存亡之间豪气冲天,有的只是“死亦为鬼雄”的英雄壮歌。
他们有血性,有骨气,有面对死亡的无畏和悲壮,这是中华民族凛然正气之所在,也是我辈敬仰膜拜的楷模。
傲视群雄是一种兼济天下的绝对自信。
黄巢作为起义领袖,身上更多的是一种英雄豪情,“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
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他眼里的菊花独芳天下,香透长安,列阵如勇士兵甲,怒放如君临天下。
之后虽无帝王之功,彼时确有称雄之意。
这种自信与张扬在历代文人身上很少见,也并不会因他的功败垂成的而消弭,反而格外难得。
与他不同,毛泽东的豪言壮语变成了现实。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面对湘江寒秋,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叩问,已有鸿鹄之志。
就算是在长征最艰难的时期,他也会慷慨高歌:“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哪一个是文韬武略了然于胸的真正英雄?那真英雄舍我其谁。
何况这也不是属于他们的时代了,那属于谁?这种含蓄的自况迸发的却是绝对的自信,难怪蒋介石诚惶诚恐,责令御用文人再写诗词压过毛泽东。
毛泽东是胸怀天下,心有黎庶的,他带领无产阶级所开创的新时代也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这种气魄岂是一般庸才所及。
当今时代,文人的傲骨更不可少。
这种傲骨不是清高自闭,拒人以千里之外的高高在上,也不是不与尘俗,不触名利的酸葡萄心理,更不是没有道德底线无知无畏的冲锋陷阵。
它是一份沉淀了浮躁的平心静气,是一种摒弃了俗累的自由性灵,是一种有节有度的自尊自强,更是一份充满了理性的社会担当。
2018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正视赢得未来在这个物欲横流人才聚集的时代,“我们”渐渐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从而迷失自我。
甚至悲观地认为自己没有存在的意义。
我们需要正视自己。
鲁迅曾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即使在优秀的人群中我们很渺小,我们也应正视自己。
正视自己的劣势,与他人的差距。
努力避开自己的劣势,缩短与他人的差距。
同时更应正视自己优势,即使优势可能很微小,那也是不可替代。
就像老板与秘书一样,老板擅长谈生意,秘书擅长排时间,看似老板比秘书的优势更大,但老板失去了秘书,时间混乱,生意自然也谈不好。
所以,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应该正视自己,发挥优势。
我们不仅要正视自己,也应正视现实。
从我们出生,就注定我们的环境,教育,起跑线各不相同。
不要因自己的家庭比不上富人家庭,便自怨自艾。
要知道,寒门子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同样走向成功。
诚然,富家子弟因父辈们打下来的江山提供了原始积累,可以通过捷径走向成功。
即使两种人生差距很大,但这就是现实。
可你又何必在乎?正如李清照所说:“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所以,请正视现实,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只有正视了自己,正视了现实,才会正视未来。
“未来”,一个虚无缥缈的词汇,看不到,摸不着。
也是正因这样,大家对未来有着多元的想象,未来不容你过于乐观,也不容你过于悲观。
未来关于如何是你现在一切行动的结果,不是不切实际地幻想。
请不要为模糊不清的未来而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而奋斗!每个人的未来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通过自己的拼搏奋斗,赢得未来!所以,正视自己,正视现实,“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才能让未来不再虚无!正视自己,扬长避短;正视现实,脚踏实地;正视未来,做最好的自己!我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己,正视自己,使自己成长、发光。
请记住,正视赢得未来!2018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道是花中第一流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智慧生物。
”而一旦带有感情色彩,那他必然多多少少会有些不足和缺点,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我看来,勇于正视,才是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关键所在。
有的人会因为自己的身体的天生缺陷而自暴自弃,但有的人却不会,正如邰丽华。
音乐奏响,当她带领一众舞女于舞台上翩迁之时,谁能想到那是群天生便是聋哑人的残疾女孩!灯光流转,当她面带微笑带领女孩们跟随地板震动在她们寂然的世界里一遍又一遍的诠释舞蹈的内涵之时,谁能体会她们较于常人的艰辛与不易?在其他残疾人领着低保,靠着政府与邻里的救济艰难生存时,邰丽华没有,她和她身后的那群女孩们将生活带给他们的苦难舞成了花海,舞成了她们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正是由于邰丽华正视了自己的天生残疾,她才能微笑面对生活的苦难,并将那苦难化解,成为那个令人啧啧称奇的舞蹈精灵!有的人会因为自己曾经的年少轻狂而踟蹰悔恨,但有的人却不会,正如钱钟书。
那是个年少轻狂的时代,一代才子钱钟书曾在人前大言不惭道:“放眼整个清华园,还没有哪个人配当钱某人的导师。
”那时的他年轻气盛却颇负盛名。
可后来经历过岁月沉淀的钱钟书再次想起那段话时,却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他并没有对它进行遮掩反而大大方方的承认,让人心生敬仰。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钱钟书先生终成一代大师,怕也少不了这个原因吧。
有的人会因为一些挫折的打击而萎糜不振,但有的人却不会,正如史铁生。
当他得知自己的后半生都会在轮椅上度过时,他也曾如常人般绝望过,发怒过,为自己渺茫无望的人生心灰意冷过,但是万幸的是他熬过了他人生的低谷。
在他母亲的鼓励下,他慢慢正视了自己已经失去了双腿的事实,一点一点地重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念,最终成为了名噪一时的文学巨匠。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不论是邰丽华、钱钟书还是史铁生,在他们正视了自己之后,都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之花,更甚至于成为了那绚丽的花海中最芬芳美好的一朵!因此,请正视自己吧,阳光明媚的未来即将属于你!2018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所谓“故乡”杜甫诗中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其实哪里不是幽蓝的夜空和洁白的月亮,为何偏偏在“故乡”看到的那一颗,分外地明亮皎洁呢?中国人常常对故乡有一种奇怪的执念。
尤其是那些带着一身酸气的文人骚客,那些身居海外的漂泊游子,人至中年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开始怀念故乡,寻找故乡,时不时感叹一句,再也回不到记忆中的“故乡”。
而这也不难理解。
他们中的许多人怀念的,是在那个“故乡”中,他们所度过的童年与青春。
我们的传统总是鄙弃喜新厌旧之辈,因而也就造就了更多怀旧,恋旧的人。
他们对故乡的留恋,其实是一种“忆往昔”,他们的乡愁,愁的是自己回忆中最为美好无忧,却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少。
这其中的另一些人,他们所寻找的,则是自己的“根”。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我们的文化,便是从这样一个“源”,一个“根”,伸展出繁茂壮丽的无数枝叶。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躯体生于父母,因而要重孝道。
他的思想源于自然的伟大和祖先的智慧,这些“根”,在他最初开始的地方。
他们寻找记忆中的故乡,寻的是这思想的源头,寻的是自己的“根”,有些人与他的父母、长辈不生长在一个地方,他其实有两个故乡。
这两个地方思想、文化的共同引导,才成就他这样一个完整的人!大家对故乡的感情往往十分复杂。
它常会让人有“家”的归属感,也会产生“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认同感。
少年人常常想要离开家乡,他们所想要的,是外面能让他们自由飞翔的广阔天空;中年人常常想要回到家乡,他们所想要的,是故乡记忆中的童年快乐和年少轻狂。
人生像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从蹒跚学步到步履蹒跚,大家急着离去,最终又匆匆归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生,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醒来,又睡去;活着,便走向死亡。
曾经在故乡看腻了的黄橙橙的月亮,成了长大后眼中最明亮的一颗牵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当你历尽沧桑,别忘了回家的路,那个笼罩着皎洁月光的故乡,还在等待着当年那个轻狂少年人!2018全国二卷高考满分作文:正视自己的优点芸芸众生中,每个人都似一朵绽开的花,各具特色,独领风骚,或艳丽、或芬芳、或淡雅、或清新……何须强求自身所不具有的特点,每个人本身便是一道靓丽的景色。
正如李清照吟出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我们并不生来十全十美,但必生来就独具特点,正视这些别样的特点,你会发现,自己可发展的优点并不少!不强求自己与别人同化,不逼迫自己学来他人优点,而是找到自身优点,发现自己,发现你便是那独特的“花中第一流”。
与其羡慕别人的“浅碧深红”,渴望将自己油漆成“浅碧深红”,倒不如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一流的地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不可以已”早已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
这样的思想让许多已足够优秀的人忽略了正视自己,忽略了正视的重要性。
正视究竟有多么重要?鲁迅曾回答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这位具有时代意义的革命家的话,敲响了我们脑海中的警钟:我们可曾正视过自己?我们不停地忙着提升自己的能力,忙着提升自身素养,可到头来却忽略了这之中最重要的东西——自己。
我们本就具有的优点被我们遗忘在了阴暗的小角落,以至于当我们遇到需要这些优点来处理问题时,我们“不敢做”,“不敢当”,“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孰不知,正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就不必再为“浅碧深红”而苦恼,因为那时你早已知道自己便是花中第一流了!当年的阿西莫夫不就正是这样吗?正视自己,发现了自己写作的天赋,凭借这笔与墨汁造就了跨时空的科幻小说的传奇!不可否认,“正视”对阿西莫夫这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