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极心理学第二章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第二章主观幸福感


• • • • •
汉堡模型--四种人生模式 "享乐主义型" "忙碌奔波型" "虚无主义型" "幸福型汉堡"
• "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犯了同一 种错误,那就是坚持自己对于幸福的偏见。"忙碌奔波 型"信奉的是"到达谬论",即认为只有在达成一个有价 值的目标后,才可以得到幸福。"享乐主义型"的问题在 于"快感至上",认为只要不断地享受短暂的快乐,就算 没有未来的目标,也可以得到幸福。至于"虚无主义型" 本身就是一种谬论,对现实状况的完全误读,认为无论 自己做什么都无法得到幸福。他们最可怜,因为他们连 前两种谬论中有限的快乐都感受不到。
13
• 二、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 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 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 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 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 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因而SWB是一种主观的、 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 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7
• 6.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 •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至善即 是幸福”。即人生必须有一个终极的善作为目标, 再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去实现这个终极的善。 如何达到至善呢?亚里士多德认为充分发挥人的 功能,克服一切坎坷,为高尚的目标而奋斗,即 “幸福是人的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
8
• 7.伊壁鸠鲁的幸福论 伊壁鸠鲁的幸福论是建立在快乐主义之上的, 他声称:“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 我们认为的幸福生活是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 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 到快乐。”
供菊 •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 咏白海棠 作者 •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情女亦离魂。 •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15
• 三、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 作为心理学冷门术语,主观幸福感专指评价者 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基 本特点是: • ①主观性,以评价者内定的标准而非他人标准来 评估。②稳定性,主要测量长期而非短期情感反 应和生活满意度,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尽管 每次测量会受到当时情绪和情境的影响,但从长 期看,SWB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③整体性, 是综合评价,包括对情感反应的评估和认知判断, 包括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对生活的满意感平衡和生活满意度。 情感平衡是指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相比较,占相 对优势的愉快体验,是个体对生活的一个总体、 概括评价。情感平衡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 个维度,但这两个维度并不具有必然的相关性, 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 活的综合判断,作为认知因素,它独立于积极情 感和消极情感,是衡量SWB更有效的指标。
1
第二章 主观幸福感
2
• 第一节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和特点
• • •
一、什么是幸福(如何界定幸福) (一)幸福释义 1.索伦的幸福论 他认为最有财富的人并不幸福,而 许多只有中等财富的人却是幸福的。 他还认为幸福并不只在于自己生存 并享用荣华富贵,而在于为城邦和 他人的利益献身,从而获得人们的 赞誉 。

3
• 2.伯利克里的幸福论 古希腊的另一位哲学家伯利克里提出“要自由, 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的幸福论。
4
• 3.苏格拉底的幸福论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将幸福看成是一种通过 知识才能获得的东西,人们只有在理性的指导 下,才能追求到自己的幸福。
5
• 4.德谟克里特的幸福论 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对幸福的来源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幸福和不幸居于灵魂中,幸福不在于占有 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而存在于人的灵魂之 中。他还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不是一切种类的 快乐,幸福应该是高尚的快乐。
6
• 5.柏拉图的幸福论 柏拉图认为智慧是识别幸福与否的基础,因为有智慧的 人才能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什么是高尚的快乐, 什么是低贱的快乐。关于幸福,他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 思辨的境地,而是进一步将幸福的内容提升到国家的层 次。所以,在柏拉图的幸福论中,幸福被推崇为整个国 家的目的所在,而非个人或某个阶级的幸福。他在“理 想国”中说:“立法者的目的不在于使这个国家里的任 何一个阶级比其他阶级更幸福,幸福应该属于整个国 家。”为了整个国家的幸福,公民们必须团结起来,各 司其职,各修其德,努力使自己成为对国家幸福有用的 人。柏拉图有关快乐、痛苦、道德、智慧与幸福的关系 启发了后来许多的思想家。
11
"幸福型汉堡" • 生活幸福的人,享受 当下所从事的事情, 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 他们可以获得更加满 意的未来。 •
12

“当我提到快乐的时候,我并不是指持续的情绪高 涨的状态,我们都会经历情绪上的起伏,虽然生命中不 可避免地会有悲伤的情绪,诸如失败或失去的时候,但 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 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幸 福并不需要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情绪。 •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会在整体上 保持一种积极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所推动着, 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 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 我们必须明白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悲伤、考验还是波折, 我们都应该为活着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乐。”
9
• 泰勒: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必须同时包含意 义和快乐两个因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 可以体验当下的喜悦情绪。真正快乐的人,会在 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他的点点滴滴。 这种解释绝不仅仅限于生命力的某些时刻,而是 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的感受,人在 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