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剧院调研报告word版

影剧院调研报告word版

影剧院设计调研报告
杜闯(2009280012)一,影院特别是剧院作为文化建筑因素,我们应该考虑哪些?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涵盖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和建筑各个领域的成就。

它具有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双重心理感受,演员与观众直接交流感情,当众展现故事情节。

戏剧情节属时间艺术,戏剧情节需要在空间中展现,所以它又是时空性很强的综合艺术。

剧场是戏剧生命价值的载体,它是戏剧物质化和形态化的手段。

没有剧场舞台,就没有戏剧演出,没有观众厅观众就不能看戏,戏剧就失去了意义。

戏剧的文化特性须通过剧场时空环境的组织去表述,并强化其艺术效能。

所以要宏扬戏剧文化,也必须研究剧场建筑文化。

作为中国传统剧场建筑文化的重要
特征,以剧场的两个主要部分观和演两个
空间来评析,传统剧场对演出部分戏台,
从规划到单体设计独具特色,获得很大成
就,而观众区部分多为自由开放的自然空
间,为了解决视线遮挡问题,只好将舞台
标高提高到观众站立时的视平线以上,所以中国传统戏台建筑台面标高多高于观众平地1.5m~3m。

这样才能对站立观众视线遮挡有所弥补。

中国传统戏台的选址定位,常与自然
风景相结合,这是中国“天人合一”哲学
思想,表现在戏台建筑融于自然的反映,
欣赏戏剧与感悟大自然美景连系起来。


与中国诗书画寄情于山水之间,从而达到
净化心灵修身养性目的一派相承。

如江浙
水边戏台,鲁讯描述的绍兴社戏,与环境
结合创造绝伦美景:夜空星月与江中倒影映照,戏台灯光中红绿身影闪动,婉转唱腔随风飘荡,构成声色俱丽景象,表现出先辈们营造舞台建筑深厚的文化修养。

戏台临江建造,不只是为了蓬船水上交通联系方便的单一措施。

水边戏台多为中国江南传统亭阁园林建筑结合演戏功能衍化而来。

造型优美屹立于江畔,构成美化自然的风景点;戏台建筑在传统市镇规划上,多置于集镇的重要位置,观众区常为集市贸易广场,如四川罗城戏台,位于街道中央构成弧线的梭形广场。

剧场建筑是具代表性的文化建筑,文化建筑应充分展示文化内涵。

在剧场建筑设计中,对内部空间组合,除满足观演功能要求外同时须满足观演的精神需求:使观众在进入剧场前能目睹一个端庄典雅的剧场形体和一个优美开朗的外部空间。

进入剧场后不受到金碧辉煌的物欲刺激,而是享受优雅别致的净心环境。

二,对任务书的理解和查找不同功能空间用房的案例
本次设计的影剧院是为满足广大群众观看影视戏剧的需求。

剧院的观众厅容量为1000—1200座,为中型剧场。

电影院有60座、80座、120座、200座的,均为小型电影院,或者说是特小型电影院。

因此,我认为还有的10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其功能之一必定是作为电影院的。

建筑高度不超过24m,这次设计的一个多层大跨度的建筑。


场的功能的关
系:
电影院 剧院 特大型 1201座以上 1600座以上 大型 801~1200座 1201~1600座 中型 501~800座 801~1200座 小型
500座以下
300~800座
总平面设计
1、基地与城市道路
1)、基地至少有一面临接城市道路、广场或空地。

2)、主要入口前的道路宽度:800座以下的不小于8米,800~1200座的不小于12米,1200座以上的不小于15米,以保证剧场观众疏散不至于对城市交通造成阻滞。

2、集散空:建筑物前的集散空地按 0.2平方米/ 座计算。

剧场侧、后面的疏散道路>=3.5m,可兼做消防通道,但净高不小于4.25m。

3、流线清晰:观众人流、演员流线和布景流线应分开。

4、总平面应考虑与城市公交站、停车场位置协调,避免剧场人流与城市人流交叉。

观众流线组织
袋形基地的观众流线岛式和半岛式地段的观众流线
转角地段上的观众流线通过式基地的观众流线
5 、主体建筑布局
1).根据城市规划要求,结合地段
具体条件和附近环境状况,尽可能结合
城市干道的轴线、街景和四周建筑现状
等研究主体建筑的布局问题。

2).确定主体建筑位
置时,在满足影剧院各项
使用功能前提下,还应该
考虑到能为基地各个组
成部分的合理布局创造
条件。

3).符合防火要求。

4).休息厅要有好的朝向。

6、广场与停车场布置
前部设广场,结合内院设置室外休息场所。

功能分区明确,观众人流与演员、布景路线要分开;与城市公共交通站、停车场位置协调,避免剧场人流与城市人流交叉。

观众厅设计
观众厅的平面形式:1.矩形 2 .钟形 3.扇形4.六角形 5 .马蹄形6.复合形
观众厅实例:
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无楼座观众厅≤1000座设楼座观众厅>1000座楼座的基本形式:
舞台演出部分设计
舞台演出部分包括主台、侧台、后舞台,舞台设备、乐池与台唇。

舞台的分类:
(1)按机械化程度分为:全部机械化舞台、半机械化舞台、无机械设备舞台;(2)按形式分为:箱式舞台、半岛式舞台、岛式舞台;
1)基本台尺寸
台口尺寸
台口宽(D)台口高(H)
歌舞剧 14~16M 7~ 9M
话剧 12~13M 6~7.5M
戏曲 9~12M 5~ 7M
台宽:一般为2D。

台高:台面至格栅 H=2 * 台口高 + 2M
格栅架之上的工作净高 > = 1.8M
台深:一般为 1~1.5D
台唇:>=1.2M 报幕及幕前过场戏用。

台口区:1.4~1.6M沿幕、大幕、场幕(纱幕)、假
台口。

表演区:歌剧:12~14M;话剧:6~8M; 戏曲:6~10M。

远景区:3~5M 戏曲无。

天幕灯光区:3~4M
天幕至后墙:约 1M
2)侧台:
两侧或单侧,存放、迁换布景用。

高度考虑风管通过,净高 6~7M。

大型舞台设有车台。

侧台外设有装卸平台及车道。

侧台进出口宽 >=2.4M、高度>=3.6M。

3)天桥:
在主台侧墙和后墙三面布置。

不小于2层,通行宽度 >=1M。

下层天桥布置各种灯光使用。

上层天桥主要操纵吊杆用。

4)乐池:
歌舞剧必设,其他试需要而定。

乐队1m2 /人,伴唱0.25m2/人,一般50~80m2
乐池宽度:2排乐位 4m; 3排乐位5~6m。

乐池高度:1.9 m < h < 2.2m。

乐池升降,可兼作台面用。

5)舞台设备:
假台口:调节台口尺寸,设内侧光用。

吊杆:吊装布景和灯光用。

L=A+5~6m ;间距25~30cm 一道;数目一般30~50根;吊点4~7个;间距3~5m 。

后台部分设计
直接为演出服务的各种用房:化妆室 服装室 道具室 候演室 抢妆室 跑道场 要求:与舞台有便捷的联系 三,具体案例分析 1,国家大剧院
空间组织上是在一个壳体包裹下内部各大功能块互相分离。

由此形成了很多彼此相连 的公共空间。

各大功能块之间通过水平相连的桥和垂直相连的楼梯,使空间变得流动起来。

变化多端有活力,达到了当初安德鲁设计初衷: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

建筑主入口的设计亮点:建筑采用的是水下通道,使建筑的独立性和神秘性更加突显。

由于建筑层高的限制因素,大剧院很大一部分建在地下,使得地下入口有了更充分的理由。

重要的交通枢纽:橄榄厅衔接三大主要功能区的纽带。

功能分区:


2,金逸国际影城南京大观店
金逸国际影城大观店位于下关区建宁
路大观天地三楼。

周围空旷开阔,大
厅前的集散广场可眺望到狮子山阅江
楼,充分利用了景观上得天独厚的优
势。

影城的大厅内部、休息区域 以及观
影检票区域实景图


3,广州歌剧院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