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4课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第14课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重点二
商鞅变法
【解读】 改革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秦国之所以后来能 统一中国,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秦国实行了商 鞅变法,使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 强的国家。
【例2】 (2012·怀化)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 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 C ) A.承认土地私有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奖励耕战 D.推行县制
【例3】 (2012·株洲) 株洲(属今湖南省)人杰地灵,历史 文化悠久。在战国时期,株洲应该属于战国七雄中哪个 国家的势力范围 ( D ) A.秦国 B.齐国 C.燕国 D.楚国 点拨 秦国在七国中最西部,位于今陕西一带;齐国位于 最东边,位于今山东半岛一带;燕国位于七国中的最北部, 位于今北京河北北部一带;楚国位于七国中的西南部,属 于长江中游地区。株洲属于今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所 以湖南省在战国时期属于楚国。所以选D。
(2)我国现在实施的“以德治国”、“以人为本”、“以 法治国”、“和平崛起”的理念或国策分别体现了上 述学派的哪些思想家的主张与观点? “以德治国” ——孔子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 理国家; “以人为本”——孟子的“仁政”; “以法治国”——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和平崛起”——墨子的“兼爱”“非攻”。
完成考点跟踪训练 14
点拨 因为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奴 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还规定,生产粮食布帛 多的人有奖励,奴隶主贵族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就没有 奖励。所以奖励耕战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
对点训练
3.(2012·泰州) 商鞅变法中对农业生产起促进作用的措 施是 ( B ) A.编制户口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
对点训练
1.(2012·扬州)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变法。 他的变法措施中体现了 ( B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Hale Waihona Puke 对点训练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文中的“子”指谁? 孔子。 (2)他是什么时代的思想家?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 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引文体现了他的哪些教育思想? 择善从师、实事求是、学思结合。
4.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是 A.建立县制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严刑峻法 ( A )
误区警示 17. 战国七雄的分布与当今 省级行政单位的关系
【提示】 由于课文中的战国形势图没有出现当今的 省级行政单位,因而学生分析战国七雄中的某国位于 当今某个省级行政单位时容易犯错误。这就需要学生 结合现在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来学习战国七雄的分布。
【例1】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儒家、道家、墨家、 法家是很重要的几个学派。 (1)请你填写这四个学派的相关内容的表格。 学派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代表的思想家 主要政治主张与观点
学派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代表的思想家 孔子 孟子 老子 墨子 韩非子
主要政治主张与观点 “仁”的思想,以德教化人民, 以“礼”治理国家 “仁政”“民贵”“君轻” “无为” “兼爱”“非攻” “法治”
周朝的重要 事件与人物
重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 主要思想及其主张
【解读】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 相互论争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 想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 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 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小到每个人的思想行为, 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也都受着这些思想的影响。所以对春 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其主张一定要了解。
点拨 第(1)小题是考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这四大学派 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政治主张与观点。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 和孟子,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他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 “礼”治理国家;而孟子则主张“仁政”,认为“民贵”“君 轻”。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墨子是墨家的 代表人物,他的主张是“兼爱”“非攻”。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 人物,他主张法治。 第(2)小题是对这些思想家的主张与观点的简单应用。“以德 治国”体现了孔子的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的主张; “以人为本”体现了孟子的“仁政”; “以法治国”体现了韩 非子 的法治思想;“和平崛起”体现了墨子的“兼爱”“非攻”的主
真题体验
3.(2012·湘潭) 右图的连环画讲述了春秋时期哪位 霸主的故事? ( D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吴王阖闾 D.越王勾践
考点分析
考点19:知道西周的政治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 革、争霸和百家争鸣﹝a﹞ 周朝以前的夏朝和商朝还是沿用部落制来实现对国家的 统治,周朝改革了这种制度,实行了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 制,而周朝所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有些甚至对当今社会还有影响,因而对西周的这三种政 治制度学生应了解。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实现了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向前迈进 了一大步。因此对于这期间的诸子百家争鸣、各国改革的举 措、国家统一的实现(争霸的进行),学生都应了解。
第14课 西周春秋战国时 期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真题体验
1.(2012·聊城)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 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真题体验
2.(2012·株洲) 初三某班班委会因为班上纪律混乱, 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 主张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似 ( B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知识梳理
通过认真阅读速查手册第18~19页,相信你会找到以下 条目的具体内容。
分封制 周朝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礼乐制度 春秋五霸间的争霸 争 霸 战国七雄间的争霸 春秋战国时期 齐国管仲改革 的变革与争霸 魏国李悝变法 变 革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 儒家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 道家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 墨家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 名思想家及其主张 法家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 兵家的著名思想家及其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