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带答案)

作业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带答案)

第()次作业日期:()月()日得分: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一、单项选择题 (5个小题,每题4分,计20分)
1.一位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这一记载说明了()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B.秦朝的刑法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

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A.推行郡县制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D.严酷的刑法
3.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表现在()①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②在陈建立“张楚”政权③消灭了秦军主力④推翻了秦朝统治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秦末有一句流行谶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秦帝国的横空出世和顷刻间灰飞烟灭的命运,似乎是被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所主宰。

最后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A.项羽B.陈胜C.吴广D.刘邦
5.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

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A.城濮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巨鹿之战二、辨析改错题(2个小题,每题5分,计10分)
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渔阳揭竿而起,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错误:
更正:
7.秦朝灭亡后,刘邦拥有重兵,自封为“西楚霸王”,但由于刚愎自用、过于依赖武力,最终在争夺帝位的战争中失败。

错误:
更正:
三、材料分析题(2个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
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时期全国青壮年男子仅有三四百万,秦始皇征调青壮年男子三十万……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占全国人口的
,死刑种类也有
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
轻者罚做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1)材料说明秦朝统治有什么特点?秦始皇征调大量的民力修建大型工程,请举两例。

材料二西寺坡镇是安徽宿州市埇桥辖区下的一个普通小镇,去承载着大泽乡起义发生地的历史遗译,而且还存有大泽乡起义遗址“涉故台”,现正式更名为大泽乡镇,这也意味着大泽乡起义旧址的地名终于实至名归,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传承。

(2)大泽乡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次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材料三如图所示
(3)图1战役的指挥者是谁?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楚”“汉”两人曾是反秦战友后来却变成对手,他们之间的战争目的又是什么呢?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至秦始皇时,统一了天下……对外征讨夷狄,国家征收的田赋超过百姓收入的半数,随意征发平民去服兵役。

男子拼命耕作还不够交纳军粮。

竭尽天下的资财,也不能满足秦始皇的欲望。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出秦朝哪些方面的暴政?
材料三
(2)图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该起义的领导人是谁?分析材料一、材料二与图三事件的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图四中的两位人物在推翻秦朝统治的过程中,各起了什么作用?
(4)强大的秦朝只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这带给我们什么深刻启示?
答案:
1B 2.A 3.A 4.D 5.D
6.错误:渔阳更正:大泽乡
7.错误:刘邦更正:项羽
8.(1)急于求成、暴虐;阿旁宫、骊山陵墓;
(2)遇雨误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项羽;楚汉之争;
(4)争夺帝位。

9.(1)徭役繁重、刑罚残酷。

(2)陈胜、吴广。

关系:秦朝的暴政是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3)项羽率军歼灭秦军主力;刘邦攻取咸阳,推翻了秦朝。

(4)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须考虑到人民的承受能力,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暴政导致亡国;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