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公元前207年, 刘邦攻入咸阳, 秦灭亡
2. 推翻秦朝——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
项羽:巨鹿之战 时间:公元前207年 地点:巨鹿 结果: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成为推翻秦朝统治 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成语典故:破釜沉舟)
刘邦:推翻秦朝 时间:公元前207年 经过:挺进关中,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成语典故:约法三章) 意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暗度陈仓 鸿门宴
四面楚歌 乌江自刎
结果: 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为什么刘邦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秦末反秦义军重要领 汉高祖刘邦,生于
项羽
(前232—前202年)
袖、名将、楚军统帅 前256年,出身布衣,
。名籍,字羽。下相( 早年任亭长。后响应
刘邦
(前247—前195年)
今江苏宿迁西)人。楚 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后
③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 的统治。
观察地图,除陈胜吴广的队伍之外还有哪些起义军?
刘邦
项羽
第一阶段:陈胜吴广起义军 大泽乡 攻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直逼咸阳 秦二世反击 陈胜吴广被害 起义失败
推翻秦朝
第二阶段:
刘邦项羽起
义军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项羽 以少胜多,消灭 秦军主力。
——《汉书 食货志上》
铁桎脚镣
束颈的铁钳
赋税沉重
秦始皇统治特点: 急于求成和暴虐
具五刑: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 左右止,笞杀之,枭其首,其骨肉于 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
奸邪并生,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 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刑法志》
刑法严苛
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 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 命的打击。——郭沫若
结果: 起义被镇压,没能推翻秦朝统治。
第一阶段:陈胜吴广起义军 大泽乡 攻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直逼咸阳 秦二世反击 陈胜吴广被害 起义失败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相竞亡秦,由涉首也。 ——司马迁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①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② 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秦始皇为禁锢思想言论,制造了“ 焚书坑儒 ”
将秦始皇无子嫔妃全部陪葬把修骊山陵墓的工匠全部活埋 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 和徭役. 二世更为暴虐
秦二世胡亥
(前230—前207年)
斩木为兵,
揭竿而起
宦官赵高
秦朝的暴政
10 2/3
……
1.徭役繁重 2.赋税沉重
④③②①百每
修修造修万年
一、秦的暴政
徭役、兵役繁重
秦帝国的四大工程
徭役40万
万里长城
徭役70万
阿房宫
秦始皇陵

徭役100万
秦直道
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北征匈奴兵役30万
我们还要 为皇帝南 征北伐。
降服百越兵役50万
秦兵马俑
秦朝税收20倍于古代,三分之 二的收成交给国家。出现“男子 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 服”的现象。
时间、地点: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领导人: 陈胜、吴广
大泽乡起义
原因: 直接原因: 戍边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根本原因: 秦朝的残暴统治 口号:“伐无道,诛暴秦”
陈胜(字涉)
反抗暴秦的先驱
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 之志 ?
经过: 大泽乡起义 → 占领陈,建张楚政权 → 挺进关中 →秦二世反扑
→ 陈胜、吴广被害,起义失败
材料二: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 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 三章”,得民心。
广纳、善用人才,势力壮大
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项羽
进入咸阳,放纵部下烧杀抢掠, 失民心。 刚愎自用,依赖武力,众叛亲离, 实力削弱
最终失败,兵败自杀
国名将项燕之孙。 先于项羽入关,攻克咸阳,项羽怒,
领导农民起义军,取得了巨鹿之战 欲杀刘邦,刘邦巧赴鸿门宴,被封于
的重大胜利,为推翻秦朝统治做出 了杰出贡献。秦亡后与刘邦争夺天 下,兵败自杀。
巴蜀。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暗渡 陈仓,反攻项羽,后经4年大战,最 后打败项羽,项羽乌江自刎而亡。刘
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
原因: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课堂小结

前期 陈胜、吴广起义

农民

起义


后期 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楚汉 之争 西汉的建立
驰筑骊建人征
道长山阿:调
、城陵房 服
运 墓宫 役






上农 交民 国要 家将 。收
获 物 的
3.法律严苛 酷法
多,律 种单严 。死苛
刑, 就刑 有罚 车极 裂为 等残
4.秦二世更加残暴 治,昏 十不庸 分断残 黑加暴 暗税, 。加任 役意 ,屠 政杀
二、秦末农民起义
1. 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来自一位秦朝农民的信
我家有三子: 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 老三忙耕田,租税沉甸甸; 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标要求: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在灭亡秦朝以后,战争却没有结束,刘邦与项羽掀起了长达四 年之久的楚汉之争,那么秦末其所领导的农民起义与后期的楚 汉战争相比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起义 反抗暴秦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楚汉之争
争夺帝位
封建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为争 夺皇位的战争
三、楚汉之争
前206年—前202年,项羽刘邦两大集团为 争夺政权进行的战争。
材料研读: 依据材料,归纳刘邦能最终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材料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 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使得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人杰,我不 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 其所以为我擒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