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孩子的有效上网学习如今,上网已成为中小学生追求时尚潮流的象征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业余消遣。
暑假,不少孩子把玩网游、聊天、微博、在QQ空间写日志以及其他与网络有关的活动,作为每天主要的娱乐方式。
而家长最担心的,正是孩子染上网瘾。
如何引导孩子们健康上网,是家长们普遍关注的。
科学疏导合理上网在电子产品和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想彻底禁止孩子上网是不现实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禁果效应”,即社会越是把某种东西作为一个禁果,它反而越能激起人们更大的兴趣。
家长和孩子对网络的态度也是如此。
家长被剥夺孩子上网的机会,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导致一些学生与父母反目,母子、父子如同仇敌。
与其这样,在孩子上网这个问题上,家长的“堵”就不如改为合理地疏导,以便更好地防止中小学生暑期网络成瘾。
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和成就感对孩子来说,安全感来自于父母的关爱。
只要父母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尽到责任并设法理解他们,家庭关系和谐融洽,孩子就会很少与父母发生冲突、产生隔阂,其内心的感觉是安全的,自然就会减少上网与同学、朋友倾诉、发泄、寻求帮助的频率。
其次,孩子的成就感来源于环境的认可,如果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认可,身体素质得到认可,爱好志趣得到认可,他就会用更多的时间努力去保持这些成绩,把这种认可延续下去,从而忽略上网。
经常性的鼓励与表扬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动力。
因此,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成就感和安全感,是使孩子不沉溺于网络的良方。
规定好每天的上网时间暑期,家长应该允许中小学生有节制地上网,而要使孩子真正做到“有节制”,就需要父母和他们一起共同制定“网络守则”,约定每天的上网时间、上网内容,要求孩子不浏览内容不健康的网页,不与网友讨论不健康的话题,慎重会见网友,给予必要的指导并监督孩子严格按照约定去做。
同时,家长也要观察和了解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关注什么、需要什么,一起讨论、制定一个长假安排计划,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找到其他的娱乐方式,比如在上网时间、写作业时间之外,为孩子安排诸如阅读、运动、去博物馆、外出游玩等活动,既能丰富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也能转移他们对电脑和网络的注意力。
这种方式,比家长的粗暴制止更有效。
引导孩子利用网络学习据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专家介绍,90%以上的美国孩子从小学就开始上网,但是他们的学生网络成瘾的人数要远远少于我国,原因在于,在他们眼里,网络不只是游戏,更重要的是学习工具。
青少年利用网络进行研究式学习、拓展阅读,甚至与科学家进行远程对话,互联网已经成为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比之下,我国青少年利用互联网学习的比例较低。
在暑期,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通过网络了解各类资讯、拓宽视野,把上网视作课堂学习以外的一种补充;老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借助网络查找才能完成的作业,也可以让学生做电子演示文档、设计网页等,使学生学在网络中学到知识,体会乐趣,逐渐养成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生活让孩子不沉迷电视的方法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我国在5到13周岁的孩子平均每日看电视时间为142分钟,而3岁以下的小孩子每日平均也要看电视差不多两个小时。
许多家庭里的小孩子俨然都成了电视迷,这让爸爸妈妈都为此担心害怕,担心的是这样会影响到孩子眼睛的健康。
1.事先订好看电视规则先说好规则,可减少争执和赖皮的机会。
比如说,周末就和孩子讨论下周可看哪些节目,还包括看的时间和次数。
像吃饭时不能看电视、作业没做好不能看或是看到几点就要去做作业,都要事先跟孩子说好。
2.别在孩子的房间放电视现代人的家里都会有一台以上的电视,理由是让家中不同成员各取所需。
但如果在孩子房里也放电视,只会让孩子和家中其他成员更疏远,也会影响他们学习和睡觉的时间。
更糟的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是否看了不健康或不该看的节目。
3.把电视和遥控器藏起来自从人类有了电视,它似乎就霸占了客厅最重要的角落,但现在最新的潮流却要把电视推到最不起眼的角落,以减少它的诱惑。
美国“关机联盟”就不断倡导,把你们家的电视连同遥控器都一起藏起来。
如果不习惯家里突然没有电视的声音,不妨打开收音机,利用音乐和有趣的广播节目当家里的背景音乐。
4.别把电视当保姆别因为无暇陪伴,就把孩子丢给电视。
相反的,可请孩子来分担一些家务,比方说一起打扫房间,准备晚餐等等。
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和孩子变得更加亲近了。
5.用好的DVD取代不好的电视节目其实已有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发现电视节目并不能提供孩子有益的内容,愿意花钱购买或租借优质的DVD当孩子的教学工具。
反馈总结:为了不让孩子过于沉迷电视,爸爸妈妈除了要做到以上所说的给孩子制定看电视的规则,不在孩子房间里放电视或把电视遥控器藏起来之外,还有应该以身作则才行。
爸爸妈妈们应该多花一点心思来给孩子创造一些有趣的家庭活动,比方说玩游戏,做健身运动诸如此类的活动。
只有与孩子一起互动相处,才是最好的亲子关系。
共一种乐趣,养一种习惯,得一份责任最近我在读《李开复的家庭教育观》这本书,同时在博客上查阅到一位网友的家长会的发言稿,这里面都谈到孩子的责任心的培养问题。
他们的宝贵经验让我立即发现我在育子方面的不足。
儿子已10岁,是四年级的学生了。
学习对他,并不是难事,学习习惯也还好。
只要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能抽空抓紧写。
下午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一般情况下差不多20分钟就能把所有作业拿下。
剩下的时间就交给了电视。
当然电脑是铁了不能玩,因为我们定了“君子协定”,他也只得遵守,都成习惯了。
前几天我每天回家,就看见他躺在沙发上“赤身裸体”的围着被子看动画。
因为感觉不得劲,所以就带着情绪询问作业完成没有,他爱答不理地回一声“完成了”,眼睛专注得直接忽视了我的出现。
我看这场面就有些生气,又不便发作,因为没有发作理由啊,人家把作业完成了看会儿电视有何不可?晚饭后,心想整晚盯在个电视上怎么行,就命令似的喊道“去习一张字帖去”,儿子不情愿的答应着,可屁股并不动,过一会我生气地喊:“我还要叫你几遍啊?”这一嗓子起了效果,儿子悻悻地离开电视,练起了字。
练完后我又变本加厉,让他找出喜欢的书读,还解释说电视看久了不好,伤眼睛。
儿子从书橱里抽出《冒险小虎队》,躺下来读起了书。
我随即打开面包机,让他听着英语录音,这个并不反对,还挺喜欢的。
这个流程我执行了几天。
到今天学习了他们的经验后,我发现这样做不对。
因为现在儿子小,你强制他,还能听话,那将来怎么办?所以必须改变交流方式,说话不能带强制的口气和辞令,要让儿子自己做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今晚我7点回到家,吃完饭后,我和儿子商量,我们今晚下棋怎么样?一听下棋儿子来了兴趣。
家里有中国象棋、国际象棋、陆战棋、跳棋等,他的陆战棋在网战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我的水平恐难以对付,于是我首先提仪,两样象棋你选一种。
他首先第一选择是军旗,见我拒绝,就选了国际象棋。
结果由于久疏战阵,他两站皆败。
他并不认输还愈挫愈勇,发狠说再杀盘中国象棋,但时间已经8点,只好作罢,留话说明晚再战。
接下来他上网查阅学习一些宋庆龄的故事片段,差不多9点上床躺下,读他的探险故事,听英语录音。
为了防止他过于依恋电视动画,我都争取下午早点回家,然后拉着他到楼下打羽毛球,直到天黑,他还兴趣未减,总要再玩一会。
这样也好,让他多一些兴趣,多些运动,从兴趣和运动中寻找童年生活中的快乐。
我想孩子的责任感的培养,绝不在你跟他说多少遍责任感,而在于你和他共一个兴趣,同一个话题,共享一份辛苦的每一件事情中。
放下父母的权威和架子,和孩子共同制定和执行品行的规范和习惯的约束,孩子就会在有原则却不乏宽松的环境中,获得自己的乐趣,养成健康的习惯和端正的品行。
如何让孩子免受网游之害?观点一以防范为主,让好习惯伴随孩子我的孩子读初一,自从家中有了电脑,他就喜欢上了。
我和爱人也在学电脑,所以很支持孩子在这方面发展兴趣。
但我们一开始就把游戏软件从程序里删去,以减少对孩子的吸引,不让孩子痴迷到里面去。
因为孩子对电脑游戏还没有上瘾,我们这样做,并没有激起孩子的强烈反抗,孩子在学习电脑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如他对做网页特别感兴趣,能够做自己的FLASH动画,还能够选择背景、人物、动画方式、对话、介绍等。
每一次制作成功,孩子都能体验到一种从无到有的成就感。
现在,他又学会了发电子邮件,在电脑里用五笔字型敲击自己的习作,然后通过E-mail发送给杂志社,编辑老师收到后,还给他回了信,他高兴极了。
(13岁男孩父亲)观点二适当限制是必要的没有一个孩子不爱玩,电脑游戏很诱人,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
我的孩子也不例外。
他读小学六年级,特别爱玩电脑,尤其爱玩奇幻题材的游戏,《剑侠》、《轩辕伏魔录》、《破天一剑》等等对他磁力无限。
如果对他不限制,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我们夫妇俩在电脑上输进了一个密码,把游戏锁起来。
而到了双休日,孩子把作业做完了,才能提出申请,我们再给他打开密码,让他玩个痛快。
有时孩子学习的效率高,我们还允许他多玩一会儿。
这成了我们家不成文的规矩。
这样,孩子有张有弛,他也觉得家长很讲道理。
由于限制了孩子瘾头大发的机会,孩子上课变得专心了,学业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12岁男孩父亲)观点三相信孩子的自制力,宜疏不宜堵我的孩子从小就爱摆弄电脑,自然离不了玩电脑游戏。
虽然孩子的学习一直比较好,我仍然害怕他万一沉迷于电脑游戏之中影响学习。
我和颜悦色地跟孩子谈心,要他解释‘玩物丧志‘的含义。
孩子清楚得很,他说:‘玩物丧志是指只顾玩赏所喜好的东西,容易消磨掉志气。
‘我跟他讲,你读初中三年级了,面临着人生的一次抉择,如何合理分配时间应有所考虑。
孩子明白我的意思,他很爽快地说:“要我不玩游戏是不现实的,游戏不光是有趣,确实也能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我会克制自己。
”我说:“有你这句话,妈就放心了。
”于是,我和他约法三章,只许每逢星期天玩电脑游戏两小时,如果超出时间,从下周的时间里扣除。
我坚持每周都这样。
自从我们订了约法三章后,孩子没有失信,我也没有失信。
孩子的游戏瘾渐渐克服了。
事实证明,对听话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如果一味地堵,听话的孩子也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15岁男孩母亲)观点四放手但不放任我的孩子正读初三,也是个电脑迷,什么日韩游戏,什么《倚天》、《魔力宝贝》等,他熟悉得如数家珍。
由于孩子是学校电脑组成员,随时随地可以进电脑房,而且寄宿在校,想天天控制他也不可能。
我根据孩子的特点,着重以鼓励引导为主,在节假日允许他玩一会;另外,尽量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合理要求,还和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孩子对我感情很好。
因此,我对孩子说的话他都能接受。
我还经常和老师通电话,随时取得老师的帮助,一旦发现他上瘾,就找他谈话,告诉他,提醒他。
因为我们家庭和学校老师对他的学习抓得比较紧,他始终没有陷入电脑游戏之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