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定律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
二、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优点及方法: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方法:
三、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
四、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由于进行有性杂交的亲本,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受精时,比例相等的两种雌配子与比例相等的两种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合子,机会均等。
随机结合的结果是后代的基因型有三种,其比为1∶2∶1,表现型有两种,其比为3∶1。
因此,杂合子杂交后代发育成的个体,就一定会发生性状分离。
如果此实验直接用研究对象进行在条件和时间等方面不具备,就用模拟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获得对研究对象的认识。
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来探讨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2.材料用具小塑料桶2个,2种色彩的小球各20个 (球的大小要一致,质地要统一,手感要相同,并要有一定重量)。
3.实验方法与步骤取甲、乙两个小桶,每个小桶内放有两种色彩的小球各10个,并在不同色彩的球上分别标有字母D和d。
甲桶上标记雌配子,乙桶上标记雄配子,甲桶中的D小球与d小球,就分别代表含基因D和含基
因d的雌配子;乙桶中的D小球与d小球,就分别代表含基因D和含基因d 的雄配子。
(1)混合小球分别摇动甲、乙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
(2)随机取球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这表示雌配子与雄配子随机结合成合子的过程。
记录下这两个小球的字母组合。
(3)重复实验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摇动小桶中的彩球,使小球充分混合后,再按上述方法重复做50~100次(重复次数越多,模拟效果越好)。
(4)统计小球组合统计小球组合为DD、Dd和dd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记录并填入上表。
(5)计算小球组合计算小球组合DD、Dd和dd之间的数量比,以及含有D的组合与dd组合之间的数量比,将计算结果填入上表中。
4.实验结论分析实验结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出合理的结论(可将全班每一小组结果综合统计,进行对比)
五、自交法和测交法的应用:
1.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2.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3.显隐性性状的判断与实验设计方法:
六、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1.由子代分离比推断亲本基因型:
2.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辨析与应用:
(1)自交:
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
对于植物,自花传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交方式;对于动物(雌雄异体)自交更强调参与交配的雌雄个体基因
型相同。
如基因型为23AA 、13Aa 植物群体中自交是指:23AA×AA、13
Aa×Aa ,其后代基因型及概率为34AA 、16Aa 、112aa ,后代表现型及概率为1112A_、112
aa 。
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曲线分析
[解题技法]:
(1)亲本必须是杂合子,n 是自交次数,而不是代数。
(2)分析曲线时,应注意辨析纯合子、显性(隐性)纯合子,当n →∞,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而显性(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2
(3)在连续自交过程中,若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则F n 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n -1)/(2n +1)。
(2)自由交配:
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
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如 ⎭⎪⎬⎪⎫23AA 13Aa ♂ × ♀⎩⎪⎨⎪⎧ 23AA 13Aa
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
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
(1)♀23AA×♂23AA→49AA (2)♀23AA×♂13Aa→19AA +19
Aa (3)♀13Aa×♂23AA→19AA +19Aa (4)♀13Aa×♂13Aa→136AA +118Aa +136
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136aa ,表现型为3536A_、136
aa 。
解法二 利用基因频率推算:已知群体基因型23AA 、13
Aa ,不难得出A 、a 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6、16,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 =⎝ ⎛⎭⎪⎫562=2536
,Aa =2×56×16=1036,aa =⎝ ⎛⎭⎪⎫162=136。
七、分离定律遗传特例分析:
1.
复等位基因问题
若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为复等位基因。
如控制人类ABO 血型的I A 、i 、I B 三个基因,ABO 血型由这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
因为I A 对i 是显性,I B 对i 是显性,I A 和I B 是共显性,所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
2.异常分离比问题:
(1).不完全显性:
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的显性表现形式,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红色花(RR)与白色花(rr)杂交产生的F1为粉红花(Rr),F1自交后代有3
种表现型:红
花、粉红花、白花,性状分离比为1∶2∶1,图解如下:
(2).致死效应:
①胚胎致死:某些基因型的个体死亡,如下图。
②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例如,A 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雄配子、A和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两种基因型Aa∶aa=1∶1。
3、从性遗传问题
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其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如下表:
4、表型模拟问题:
生物的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由于受环境影响,导致表现型与基因型不符合的现象。
如果蝇长翅(V)和残翅(v)的遗传受温度的影响,其表现型、基因型与环境的关系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