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用药市场分析(中药篇)
2012-04-10 来源:米内网大 | 中 | 小
核心提示:专家预计5~6月流感会达到最高峰。
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
在感冒用药竞争格局中,市场份额较大的中成药组方中均含有抗流感病毒的中药材。
零售终端竞争格局来看,板蓝根、双黄连、清开灵等的市场份额亦排名前列。
米内网专稿(研究员刘姹)广东省疾控中心称,广东正进入流感高发季。
专家预计5~6月流感会达到最高峰。
另据佛山市卫生部门流感监测数据表明,1~2月佛山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比例已接近5%的警戒线,并在2月底正式突破5%,近三周均维持在5%以上的水平。
突破5%的警戒线意味着流感进入流行期,发病患者数量会逐步上升。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四肢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黏膜炎症症状轻为特征,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发流行。
流感病毒属正黏液病毒科, 由3层构成:内层为病毒核衣壳,含核蛋白(NP)、P 蛋白和RNA;中层为病毒囊膜,由一层类脂体和一层膜蛋白(MP)构成;外层为两种不同糖蛋白构成的辐射状突起,即血凝素(hemagglutinin,H)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
国际上预防与治疗流感的主要措施是疫苗接种和抗病毒化学药物治疗。
现代研究发现中药具有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毒致细胞病变、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肺循环、镇痛抗炎等综合功效,且无毒副作用。
因此中药在防治流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中药抗流感病毒主要有直接抑制病毒和间接抑制病毒两种方式。
直接抑制病毒是通过阻断病毒繁殖过程的吸附、穿入、复制、成熟中的某一环节,而达到抗流感病毒目的。
间接抑制病毒是通过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诱生干扰素,促进巨噬细胞活化,促进IL-1产生,来增强机体的细胞、体液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抵御流感病毒侵入。
现代研究证实板蓝根、羌活等具有杀灭流感病毒的作用,而鱼腥草、黄芪、黄芩、柴胡等具有明显的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
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多糖类等是其抗流感病毒的有效成分。
研究发现北柴胡茎叶中的总黄酮成分高剂量组抗病毒作用优于抗病毒化药利巴韦林。
根据米内网-中成药临床终端竞争格局栏目数据显示,在感冒用药竞争格局中,上榜的中成药组方中均含有抗流感病毒的中药材;而从市场份额占比来看,各中成药的市场比例相差不大,最大为感冒清热颗粒,占10.87%。
图1:2011年中成药感冒药竞争格局
在零售市场上,最能体现老百姓的购买意愿,也能体现他们出对某类药或药材的认可,从感冒类零售终端竞争格局来看,板蓝根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已经深入人心,另外双黄连及清开灵的市场份额亦排名前列。
图2:2010年感冒类零售终端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