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案例分析

XX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案例分析

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危机案例分析摘要本文以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背景,从描述该公司的改制背景开始,对公司上市前后近9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对比,并从财务角度揭示该公司如何从一个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却一步步走向财务失败的边缘。

全文结构如下:一、概述水仙公司的改制前的背景和改制、上市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之过程。

二、详细描述改制后两年(1993-1994年)如日中天的水仙公司,从1995年开始,经历了投资失败、产品战略失误、财务战略失误,形成连连亏损且失去偿债能力,到2001年因重组失败而被摘牌退市的过程。

三、通过以上描述,提出经验教训和启示。

1、首先从企业投资战略、财务战略和营销战略的失误,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局限性分析水仙公司形成财务危机的原因;2、其次结合国内外财务危机预警有关文献资料,界定财务危机的定义,并解析目前常用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结合案例,运用Z分数值和F分数值模型,对水仙公司1994年至1998年财务状况的进行预警实证分析。

3、最后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如何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并最终实现以市场选择有效率企业。

水仙公司从兴盛走向衰退并退市,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具有普遍的警示作用。

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案例描述和案例分析,阐述如何从战略层面、财务层面上正确地预测和化解企业财务危机,并针对当前我国企业财务危机的特征i和水仙公司案例,提出财务风险预警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案例分析,水仙股份,财务危机,财务预警目录第一章水仙公司背景 (4)1.1改制上市前的水仙 (4)1.1.1辉煌历史 (4)1.1.2改制上市前的经营业绩 (4)1.2股份制改造 (5)1.2.1改制 (5)1.2.2募集资金用途 (6)1.2.3盈利预测 (7)1.3A、B股相继发行上市 (7)第二章从兴盛走向衰败 (9)2.1如日中天的水仙(1993-1994) (9)2.2危机四起的水仙(1995-1999年) (9)2.2.1投资失败 (10)2.2.2负债过度 (12)2.2.3永远的伤痛--“应收账款” (13)2.2.4主业严重萎缩 (15)2.3濒临危机边缘的水仙(2000年) (16)2.4寻求重组失败(2001年) (17)2.5财务危机导致水仙退市(2001) (18)第三章PT水仙退市的启示 (20)3.1PT水仙退市原因分析 (20)3.1.1投资战略决策失误 (20)ii3.1.2产品战略定位失误 (21)3.1.3公司财务战略失误 (22)3.2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 (22)3.2.1财务危机的定义 (22)3.2.2财务预警 (23)3.2.3财务预警系统模式简介 (24)3.2.3.1定性法 (24)3.2.3.2单变量模型 (24)3.2.3.3多变量模型法(Z分值法) (25)3.2.3.4F分数模型 (28)3.2.4水仙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的实证分析 (29)3.2.5财务预警模型的局限性及修正 (31)第四章水仙退市的若干思考 (33)4.1.1让资本市场选择有效率企业 (33)4.1.2银行机构—债权人角色的转变 (35)主要参考文献 (36)附录 (37)一、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2001年资产负债表 (37)致谢 (38)iii第一章水仙公司背景1.1改制上市前的水仙1.1.1辉煌历史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洗衣机总厂。

企业成立于1980年8月19日,隶属于轻工业部,是国家定点以生产经营水仙牌家用洗衣机和燃气热水器为主业的家电行业大型企业,1987年,国家授予上海洗衣机总厂进出口自营权;1988年被评为国家定点的二级骨干企业;1990年又在国内率先开发生产8升大容量燃气器具两大系列。

改制前上海洗衣机总厂就已经拥有四个分厂、五个直属车间,并拥有3380名职工,4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主导产品水仙牌洗衣机的年产能力为80万台,燃气热水器一期年产能力10万台,二期生产能力40万台。

水仙牌洗衣机产品分别八次获轻工业部、上海市优质名牌产品称号,三次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新开发的燃气热水器1991年也被评为上海市优质产品,企业先后获得国家一级计量单位、轻工业部、上海市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等称号,企业和产品在社会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名列全国洗衣机行业前茅,企业经济效益在1992和1993年连续二年名列全国洗衣机行业首位。

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一向有着优越感的上海人同样以拥有上海洗衣机总厂这样优秀的企业为骄傲。

在那个大家都崇拜电器产品的年代,水仙电器对市民来说几乎有着和洋货一样的诱惑力。

1.1.2改制上市前的经营业绩从水仙公司公开资料可以看出,水仙公司在改制上市前曾为上海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从1981年到1991年经营期间,上海洗衣机总厂累计为国家创造产值18.33亿元,实现利税1.97亿元,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

公司从1990年到1992年1-4月(改制前)经营状况及资产负债状况如下:4上市前由于国内宏观经济处于居民消费需求旺盛时期,尤其是电器产品包括洗衣机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并且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所以水仙公司依托多年形成的技术优势和销售网络,轻而易举就在国内洗衣机市场占据了龙头地位,经营业绩方面也一直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趋势。

有如此骄人的业绩,加上在上海乃至全国又拥有如此好的品牌和口碑,上海洗衣机总厂当然也不甘于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90年代初期计划经济根基有所动摇和市场经济萌芽之际,轻松地搭上了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的快班车。

1.2股份制改造1.2.1改制1992年5月5日,作为上海市重点扶持和培养企业,经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批准,上海洗衣机总厂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水仙电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改制时注册资本总额为8577.8万元,原上海洗衣机总厂以其全部净资产帐面价值6077.8万元折股,占资本总额的70.85%;向社会法人公开招募1700万元,占资本总额的19.82%;向社会个人(包括公司内部职工)公开招募800万元,占资本总额的9.33%。

公司第一次公开发行股票总额8577.8万元,每股面值10元,计857.78万股,其中向社会法人公开招募170万股和向社会个人公开发行的80万股,采用溢价发行的方式,发行价格为每股46元,募集资金1.15亿元。

51.2.2募集资金用途水仙公司上市的时候,国内资本市场还属于“民风朴实”的时期,所募集资金投向都比较明确。

“八五”期间水仙公司已经计划发展模糊理论控制全自动洗衣机、10-12升电脑控制全自动燃气快速热水器,这些产品都是具有国际八十年代初水平的先进产品,其中模糊理论被国内外科技界称为跨世纪的技术,用电脑控制10-12升全自动燃气快速热水器则是现代家庭用最理想规格的燃气热水器,当时在国内尚属空白。

九十年代,水仙公司在保持大容量、新水流双桶洗衣机和8升燃气快速热水器生产规模和水平的同时,一直希望致力发展具有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新一代全自动洗衣机和燃气快速热水器,公司的生产技术和产品档次始终跟踪住国内外家电行业和家电市场的发展步伐。

同时,公司还希望通过上市融资,在资本充盈的条件下,调整生产布局,改造和改变“黄金地段”的分厂场地及用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之形成一个产品和产业都“一主多副”的新的经营格局。

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水仙公司也因其“天生丽姿”,被其主管部门和上海市政府相中,实现了其蕴藏已久的夙愿。

1992年3月30日和1992年5月18日,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批准水仙公司实施5kg模糊理论控制电脑全自动洗衣机和10-12升电脑型全自动燃气热水器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5896万元,公司规划在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实施两大项目。

“八五”期间,水仙公司在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已购买5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兴建4万平方米厂房设施,实施10-12升燃气热水器、模煳理论控制全自动洗衣机等重大技改项目,计划固定资产投资10781万元,需要流动资金10371万元,项目总投资21152万元。

在水仙公司招股说明书中,公司非常明确的指出,发行股票所筹措的资金,主要投向为浦东生产基地5kg模糊理论控制全自动洗衣机和10-12升电脑控制全自动燃气快速热水器技改项目、浦东开发土地租用及首期标准厂房建造、浦西生产基地8升快速燃气热水器和全自动洗衣机变速器技改项目,以及改造分厂,发展第三产业等。

61.2.3盈利预测公司在上市公告书中,对上市当年及1993年和1994年两年的经济效益作出了预测:公司成立后三年,利润将从1797万元逐年上升到3100万元,年平均递增率为19.9%,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一如水仙公司经营风格,实践证明,公司在上市时进行的盈利预测是趋于保守的,92-94年各年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比预测数增加17%、109.1%和109.4%;各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分别比预测数增加1.7%、38.6%和113.4%。

水仙公司从上市初始一直到退市,一直保持着一种低调、实事求是的作风,这一点也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特立独行的。

尽管后来因投资和财务战略失败,而洒泪退出中国资本市场,但我们无法用单一原则以“胜者为王、败者寇”来评判水仙公司。

1.3A、B股相继发行上市1993年1月6日,是上海水仙电器股份公司值得纪念和欢欣鼓舞的日子,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股票简称水仙电器,股票代码为600625。

1993年5月公司又进一程,以“十送二配八”的比例向老股东送配股,实际募集资金4191万元,加上首次募集资金1.15亿元,公司在A股市场上共募集资金1.57亿元人民币。

1994年10月25日,水仙公司又增资扩股,以每股0.265美元发行价向境外发行1亿股人民币特种股票B股,股票简称水仙B股,股票代码为900931。

实际募集资金2504万美元。

发行B股后,公司股本又原来的11491股增加到214917万股,其中外资股占46.53%。

B股募集资金投向用于与外商合资发展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项目的资本投资。

当年11月10日,公司B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1994年,原上海洗衣机总厂资产持有着(即发起人股东)改名为“上海纳赛斯投资发展中心。

同年,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批准水仙公司为中外合资股份有限公司。

至此,水仙公司实现了其战略的第一个目标。

8第二章从兴盛走向衰败2.1如日中天的水仙(1993-1994)客观的讲,上海洗衣机总厂的改制上市赶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而且后来事实也证明。

水仙公的司上市在企业发展初期的确发挥了资本市场的作用,为水仙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增添了一个台阶。

1993年、1994年水仙先后在国内A股、B股顺利上市,令水仙事业的发展如虎添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