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韩国大宇公司财务危机案例分析
韩国大宇公司财务危机案例分析
大宇是一个外向型企业,主导理念是“敢 冒风险,顽强开拓”,这也是大宇企业文 化和大宇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市场竞争 中充满风险和机遇这种精神就是使大宇实 业发展的根本。” 1993年大宇总裁金宇中提出“世界化经营” 战略时,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一百五十 多家。而到1999年年底增至六百多家,“等 于每三天增加一个企业”。
1.结合背景材料分析造成大宇集团财 务危机的因素有哪些?
(1).盲目扩张战略 无论是金融危机来临前,大宇是采取“章 鱼足式”扩张模式,认为企业规模越大, 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到1998年底已增至 600多家,“等于每3天增加一个企业”。 (2).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杠杆过重 资产负债率过高,财务杠杆过重 虽然高喊 “世界化经营”,但骨子里仍然是“借款 经营”的模式 。
然而,1997年亚洲爆发了金融危机。外国银行和机构 投资者开始撤走资金。大宇集团的筹资状况趋向恶 化。在过去宏观经济景气条件下,韩国国内金融机 构大量借人海外资金,并把这些资金贷给像大字这 样的财阀企业。大字集团出现了资本结构放大的投 资收益率。但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韩国政府提出 “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 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 力减轻债务负担。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 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 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1999年大宇发行 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元。
韩国大宇公司财务危 机案例分析
第一小组
发展历程
1967年,金宇中创建新韩公司,后改为新进公司, 1983年改为大宇汽车公司。它是韩国大宇集团的 骨干企业。大宇与美国通用汽车关系密切,以出 口为目标,在韩国是最早出口汽车的企业,早在 1984年就出口汽车到美国。 大宇企业从当初的一个规模不大的纺织厂发展为 今天横跨贸易、建筑、造船、汽车、机器人、电 讯及家电等行业的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 1991年,其出口额就达50多亿美元,总销售额为 250多亿美元,利润额为1.22亿美元,雇员8万多人, 在世界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排名第43位,成为 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大型跨国企业。
大宇集团的高负债率造成巨额债务负担,盈利的 减少又造成股价的下降,投资遭受巨大的打击。 为了渡过难关,大宇集团决定把下属公司从41家 裁减到12家,以实现重建大宇。但是12家公司的 负债额超过了86万亿韩元,而全部资产不足25万 亿韩元。由于资不抵债,自主重建大宇计划未能实 现。1999年11月,金宇中董事长决定辞职。大字 下属的12家公司的总经理也全部辞职。至此,大 宇集团这艘被誉为"不沉的航空母舰"已开始沉没, 金宇中一生构筑的大宇集团发展神话已彻底破灭 和终结。(3). Nhomakorabea利水平下降
大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进行如此大规模的 海外投资,大部分投资项目还没有进入盈利 期,却遇到金融危机。 ‘ (4).结构调整缓慢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面对严峻的财务形势 下,其他集团都在有意识收缩时,本应立即 着手进行结构调整,大宇却仍然坚持其扩张 战略。
李冠宇、原玉、白阳、谷朋、刘姿阳、 韩博玄、吕倩、郭彦娜、刘曼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