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案例分析8

行政案例分析8


二、行政决策类型
决策的类型
决策的时间 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主体
长期决策 短期决策
战略决策 战术决策 业务决策
集体决策 个人决策
决策起点
初始决策 跟踪决策
决策涉及的问题
确定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
三、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1、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并贯穿行政管理的全过程 2、行政管理履行各项职能的基础 3、行政领导的基本职能 4、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成败 5、科学性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是否存在缺陷?为什么?

国家投资近30亿元建设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由于
建设规模过度超前,目前旅客量和货邮量只达到设计规模
的1/3左右,航站楼和机场生活区大量闲置,运营5年
累计亏损已达11亿元。2003年1月21日,审计署署长李金
华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
失严重。仅2002年,审计机关审计查出由于违规担保
结构适中问题(moderately-structured problem) 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
没有明确的答案和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 (腐败、个人隐私)
(2)确立政策目标 (3)组织设计政策方案 (4)选择政策方案
4、监控系统:内、外两体系 (1)内部 政党——人大——政府 内设监控机构 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 (2)外部: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新闻舆论
(二)行政决策系统构成 行政决策系统

参决


谋断


子子


系系


统统

1、信息子系统 (1)收集信息,完整地、真实反映客观情况 (2)加工、整理、分析、归纳信息,取精华,剔虚假 (3)传递信息,把加工处理好的信息传递到决策者手中
有关信息特征的问题
信息的稀缺程度(scarcity):
、投资和借款等,已给国家造成损失多达72.3亿元。
(2)有限理性模型——(Bounded Rationality) A、决策者只能追求一种 “寻求满意” 结果 B、最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性化,而满 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有限理性化,后者才是现 实的。
(3)精英模型
肇始于意大利学者莫斯卡和帕累托,以及德国学者 米歇尔斯,经由美籍奥地利人、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和美 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进行民主的改造,逐步地成为重要的 分析途径。
F、相对说来,行动积极的精英受态度冷漠的民众的直接影响 很少,精英对民众的影响多于民众对精英的影响。
七、行政决策体制的类型 伍启元:《公共政策》
八、行政决策的模式与模型
(1)理性主义模型——“理性人”
A、当面对多种选择时,他会做出一个决定 B、他会依据其价值偏好排列出优先次序 C、他的价值偏好会随着时空变化而转移 D、他通常从所有的方案中,择定偏好等级最高者 E、面对同样的选择他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参谋子系统的作用 (1)协助决断子系统界定政策问题,确立目标 (2)为决断子系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途径 (3)对公共政策的实施进行跟踪反馈、分析
3、决策中枢系统 (1)界定政策问题——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s ) 马奇(James G. March)和西蒙(Herbert A. Simon): (社会)问题就是要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间的距离。
稀缺与价值
获取信息的代价(cost):
“征信系统”的建立
信息源发布状况(promulgation): 新闻发言人制度
信息的时间性(time):
边际成本
关于信息的传输渠道问题
2、咨询子系统 由掌握各门类知识的专家、学者组成,决策中枢系统
的辅助机构。
组织形式: 官方的 半官方的 民间的 跨国的
A、罗威(T. Lowi):受问题影响人数多少及其关系 分配性的(distributive) 调节性的(regulative) 再分配性的(redistributive)
B、邓恩:问题的特性 结构良好问题(well-structured problem):
有明确的答案和固定的解决办法的问题(走私、贩毒)
第八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
第一节 行政决策 一、含义及特点
(一) 决策 先秦:《韩非子·孤愤》“智者决策于愚人”; 20世纪中叶发轫于美国,“Decision-Making” 。
人们就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作的行为设计和抉择过程
(二) 行政决策: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行政主体为履行行政职能,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的行为设计

精英


政治基


层结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般民众
A、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和无权的多数。
B、统治人的少数不代表被统治者的多数。
C、为了保持稳定避免发生革命,非精英上升到精英地位的过 程必须缓慢而又不间断。
D、精英们在社会制度的基本准则和保持现代社会制度不变等 方面意见一致,分歧很少。
E、国家政策并不反映民众的要求,只反映盛行于精英中的价 值观。国家政策的改变是缓慢的,而不是革命性的。
六、行政决策体制的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近期、远期;可行性 (2)职能范围:权限约束,不能越权 (3)机构设计:避免交叉、指令应统一 (4)职位设置:统帅的权威性 (5)人员配备:数量、质量
(6)权责划分:避免法不责众 (7)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刚性 (8)技术和信息:科学有效、交流畅通 (9) 物质因素:硬件建设 (10)团体意识:决策各个系统互相支撑
四、行政决策的原则 1、信息准、全: 2、可行 :生产力标准 和利益标准(经济、政治、社会心理) 3、系统 :决策主体系统思维 、把决策对象看成一个完整系统
4、对比择优: 5、预测: 6、动态: 7、民主集中: 8、连续性:
案例讨论:公车改革问题
五、行政决策体制及构成
(一)我国决策体制及构成 纵向: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政权机关 横向: 党的领导决策系统 人大的权力决策系统 政府的行政决策系统
和抉择的活动 。
(三)特点 1、主体特定
(1)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2)国家行政机关内的公务人员 (3)依宪法、法律规定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享有行政权的社 会组织
2、内容广泛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等
3、结果权威 不仅对行政组织的内部成员,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管理
范围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