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ppt课件
2
根据肾功能损坏程度分期
肾储备能力下降期
(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氮质血症期
(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肾衰竭期 尿毒症期
3
慢性肾衰竭分期
分期
GFR
(占正常的%)
肾储备能力 氮质血症期 下降期
约50%~80%
70~50 正常 正常
肾衰竭期
约10%~25%
25~10 450~707 17.9~28.6
尿毒症期
3.并发症的治疗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钠、水平衡失调 2)高钾血症 3)代谢性酸中毒 4)钙、磷失调 (2)心血管系统和肺部并发症 1)高血压 2)尿毒症心包炎 3)心力衰竭 4)尿毒症肺炎
23
24
25
八、护理评估
1.病史 现病史、既往史、用药史、家族史。 2.身体评估 慢性肾衰病人的体征通常为全 身性的,应认真作好全身系统的体检。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尿常规、血尿素氮 及血肌酐、肾小管功能、血电解质。 4.心理评估 慢性肾衰病人的预后不佳, 治疗费用又较昂贵,心理压力较大,会出 现各种情绪反应。
1.血常规 红细胞数目下降,血红蛋白含 量降低,白细胞可升高或降低。 2.尿液检查 夜尿增多尿渗透压下降。沉 渣中有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蜡样 管型。 3.肾功能检查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 肌酐增高,血清电解质增高或降 代谢性酸 中毒。 4.B超或X线平片 示双肾缩小。
20
六、诊断要点
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血肌酐升高,
B 超等示双肾缩小,即可初步诊断 为慢性肾衰竭。应进一步查明原发 病。
21
七、治疗要点
1.治疗基础疾病和纠正加重慢性肾衰竭 的因素 2.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1)饮食治疗 (2)必需氨基酸的应用 (3)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 (4)中医药疗法
22
治疗要点
11
2).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血管系统症状 以高血压最常见,约80% (1)高血压 ( 2)心力衰竭 ( 3)尿毒症性心包炎:占60%,心包摩擦音, 严重者可出现心包填塞。与毒素潴留有关 (4)尿毒症性心肌病:心脏扩大、心律失常。
12
3).血液系统症状
贫血 尿毒症病人必有症状,又称为肾性贫血。为 正常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主要原因是①肾脏产 生红细胞生成激素(EPO)减少,②铁与叶酸缺乏, ③失血如血透时失血、经常性的抽血检查,④红 细胞生存时间缩短,⑤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的产 生。 出血倾向 常表现为紫癜、瘀斑、鼻出血、月经过 多等。出血倾向与外周血小板破坏增多、出血时 间延长、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能力下降等有关。 白细胞减少 感染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之一。常表现为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 理 慢性肾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1一、Βιβλιοθήκη 义慢性肾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见于各 种慢性肾脏疾病的晚期,为各种原发和继 发性慢性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 由于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最终出现以 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 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 床综合征。
6
尿毒症各种症状的发病机 制
(1)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2)尿毒症毒素; (3)肾的内分泌功能障碍。
7
四、临床表现
1.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2.各系统症状 3.肾的内分泌功能障碍。
8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如高钠或低钠血症、水肿或脱水、高钾或 低钾血症、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代谢性 酸中毒等。
26
九、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1.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限制蛋白 质摄入,消化功能紊乱,水电解质紊乱,贫血等 因素有关。 2.潜在并发症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13
4).呼吸系统表现
可出现尿毒症性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 等,酸中毒时呼吸深长。
14
5).神经、肌肉系统表现
早期常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精 神症状,后期可出现性格改变、抑郁、记 忆力下降、谵妄、幻觉、昏迷等。晚期病 人常有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可出现肢体麻 木、深腱反射消失、肌无力等。
15
6).皮肤症状
常见皮肤瘙痒。躯干和四肢皮肤干燥、脱 屑、黑色素沉着。“尿毒症”面容,面色 较深而萎黄,轻度浮肿。与贫血、尿素霜 的沉积等有关。
16
7).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可出现纤维性骨炎、尿毒症骨软化症、骨 质疏松症和骨硬化症,骨病有症状者少见。 早期诊断主要靠骨活组织检查。肾性骨病 的发生与活性维生素D3不足、继发性甲旁 亢等有关。
17
8).内分泌失调
本病病人的血浆活性维生素D、红细胞生 成激素(EPO)降低。常有性功能障碍,女性 可出现闭经、不孕等。
18
9).易于并发感染
感染为主要死因之一,与机体免疫功能低 下、白细胞功能异常等有关。以肺部和尿 路感染常见,血透病人易发生动静脉瘘感 染、肝炎病毒感染等。
19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0%以下
<10 >707 >28.6
肾衰晚期。肾 衰的临床表现 和血生化异常 已十分显著。
4
约25%~50%
50~25 高于正常,<450 >7.1
内生肌酐清 除率(ml/min) 血肌酐 (μmol/L) 血尿素氮 (mmol/L)
临床症状
无症状
贫血较明显,夜尿 肾衰早期。通常 增多及水电解质失 无明显症状,可 调,并可有轻度胃 有轻度贫血、多 肠道、心血管、和 尿和夜尿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三、病因
病因 1、原发性肾脏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慢 性肾盂肾炎,多囊肾等。 2、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脏病变:系统性红 斑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 动脉硬化症等。
5
慢性肾衰竭发病机制
主要学说
(1)健存肾单位学说; (2)矫枉失衡学说; (3)肾小球高压力、高灌注和高滤过学说; (4)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5)其他:与脂类代谢紊乱、肾内凝血异常、细 胞因子和多肽生长因子等亦有密切关系。
9
泌尿系统症状
早期为多尿、夜尿增多、水肿,晚期少尿、 甚至无尿,水肿。
10
2.各系统症状
1).胃肠道表现 为大部分病人早期最明显的症状。初期主 诉食欲不振、厌食。主要表现是纳差、腹 胀、恶心、呕吐、腹泻、唇舌溃烂。 原因: (1)尿素等从胃肠道排出增多,经细菌 分解为 氨等刺激胃肠道黏膜。 (2)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 ( 3)胍类等毒物直接作用胃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