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洁《方舟》
——思考现代女性的精神困境
李爱萍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浙江省桐乡市环城北路832号314500
马格里特·阿特伍德在谈到“女人的小说”时又说:“男人的小说是关于男人的,女人的小说也是关于男人的,但观点不一样,男人的小说里可以没有女人,女人的小说里却不能没有男人。
”③马格里特·阿特伍德的这句话虽然带有某种性别上的霸道,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强调了一个女作家在创作时必然面临的文本限制。
寻求女人与男人之间的情感呼应和被呼应,是每个女作家,尤其是张洁创作的中心意向所在。
如果说张洁在写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时只是停留在对时代和时代中人性
的光明面的描写,还没有触及到爱情,在写作《爱,是不能忘记的》时,是在呼
唤爱情,寻找让呼唤的一方和被呼唤的一方适当而完美地进行回应的方式。
那么,
在写作《方舟》时,张洁已经对爱情产生了质疑,对由爱情衍生出来的婚姻产生
了置疑,甚至对制造爱情的男性都已经开始质疑。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张洁还没有
她后来在《无字》中因为绵延不尽的爱一次次的在所爱的人那里遭到毁灭性的打
击后,所衍生出来的那种大恨。
因此,《方舟》中的批判和嘲弄仍然是含蓄的、
谦和的,既有对吞噬女性个体有价值的情感的传统心理积淀的揭示,也有对普通
世俗人情中繁难困惑的透视,这些以平静的叙述语气书写出来的文字是三个女性
天然的受了委屈之后的暗自饮泣。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张洁再一次让男性从她的世界里隐去,和《爱,是不能
忘记的》不同,这一次,是张洁觉得这些男人已经没有资格和她的女主人公相提
并论。
所以,这篇小说是专为在爱情中受到伤害的三个女人写的。
是真正的女人
的小说。
小说塑造了三个女性形象:荆华、梁倩、柳泉。
这是三个性格迥异的知
识女性,但在最后得到的却是相似甚至雷同的结局。
她们无一例外的被爱情抛弃,
又无一例外地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只有躯壳的婚姻,开始了惹人非议、让她们倍尝
艰辛的独身生活。
荆华,一个让人无法不被感动的女性。
有着最古典的女子情怀和品质。
她坚
韧、善良、包容。
为了养活被打成反动权威的父亲和从此失去依靠的妹妹她嫁给
了那个一身蒜味的森林工人。
因为森林深处的冰雪和冷风,她的腰椎被冻伤,几
乎成为一个废人,但是却仍然义无返顾地在暴雨和狂风来临的夏日午后,帮那个
只带给她们伤害从来没有给过她们温暖的曹主任把所有的蜂窝煤搬了上去,自己
却只能无望地忍受疼痛。
作为一个极其有才华的马列主义研究员,因为时代,因
为生活,她却整整七年失去了本应是她生命中一部分的哲学。
她的思想,她的才
华都被她为了亲人的牺牲抹杀掉了。
她的婚姻自然是没有爱情的,甚至连一丝让
人温暖的亲情都没有,离婚是必然。
疲惫之后,荆华最希望的是能重新找回那颗
仁爱、宁静的心。
柳泉,一个有些姿色,柔弱,想要踏实生活、工作,以为踏实努力就能获得认可的女性。
尽管她结婚,生子,甚至离婚,但是,在对生活恐惧失望之外,她还存有一份和荆华不一样的天真和希望。
几乎每一次需要去面对的时候,她的身后都会有人支撑着她,尽管那支撑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至少能温暖人心。
她的婚姻倒不是因为生活需要她牺牲,只不过没有一个人可以告诉她应该嫁一个什么人。
虽然不同于荆华的交换婚姻,但是本质上似乎如出一辙。
那个男人只接受了她作为应该尽义务的妻,却没有接受她之外的任何家人。
在她的父亲需要帮助时,那个男人记住的只是好好享受他的权利。
婚姻,并不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义务纠缠,还应该有爱,关怀,体谅和分担,如果已经什么都没剩下,留给柳泉的也只有逃离这个成为痛苦保护伞的婚姻。
然而,疲惫之后,柳泉渴望的还是在生活中找到一点儿能让她再去爱的什么。
梁倩,好强,独立,一个人在生活中横冲直撞。
相比之下,她的婚姻是唯一源于爱情的。
“梁倩曾爱他,也愿意被他爱。
”只不过这爱太单薄,太简单,就如她的年龄,“像一块不大的云,载不了太多的雨。
”追求上的不能同行,最终也是分道扬镳,只不过留下一张名存实亡的结婚证书。
出生于高干家庭的梁倩,曾是一个顶厉害的小丫头,懂得强者生存的道理。
长大以后,性格决定命运。
不会撒娇,不会依附男人虚荣,完全活在自己的理想和憧憬里,失去了爱情,失去了做一个躲在男人身后做女人的机会。
她进监狱,她骂人,她跳上跳下的折腾她的片子,她不停的变换角色艰难的对付那些弄权的家伙。
忽然有天惊觉,自己还不曾漂亮过已经年轻不再。
三个没有爱情的女人,三个有故事的女人。
“不属于谁,便好像属于任何人”,这是一种没有着落的情感。
在这篇小说中,张洁似乎是继承了《爱,是不能忘记的》某些东西,从呼唤到置疑,也许是一种爱过带着伤的隐痛。
爱情对于张洁,在《方舟》中陷入了瓶颈。
曾经美好的爱情被现实磨蚀,也让我们开始回头思考,张洁曾经那样热切呼唤的爱情也许是太过理想化了,那份爱情如果放到荆华们的处境里来,还能那样纯粹而简单的在两个人的心里存在二十年吗。
我们怀疑。
很多东西,它美好,是因为它永远不可能有机会在现实里去接受日常琐碎的打磨。
没有实现的缺陷,其实就是完美。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掉小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
那就是这三个女子在日后对婚姻的追述里,都提到了他们曾经的丈夫和她们家人之间的相处。
荆华的丈夫把荆华的父亲和妹妹归属为“你的”,柳泉的丈夫把柳泉的父亲归属为事不关己,而梁倩的丈夫把梁倩的父亲归属为利益招牌。
尽管张洁是以完全客观的手法将这些当作荆华们过去的一部分去进行呈现的,但是正是这种平静、不带一丝怨恨的叙述,让我们了解到了张洁对于感情和婚姻的另一种态度。
较之于在《爱,
是不能忘记的》里的爱情观,此时的张洁对待感情和婚姻有了不同的看法。
在《爱,是不能忘记的》这篇作品中,张洁认为爱是很个人化的东西,与他者无关,钟雨甚至不愿意让她生死相依的女儿走进她的爱情。
而在《方舟》里,感情和婚姻却被张洁赋予了一种接纳的特质,不仅仅是两个当事人彼此接纳,还应该对他的家庭,他的背景,他的一切进行情感上的认可。
在这里,张洁把爱的外延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拓展,使她曾经憧憬的理想化爱情开始走近生活。
而在《方舟》中,正是因为三段具有代表性的婚姻都脱离了张洁设定的外延,才让她不得不开始质疑以前那种单纯的个人化情感的现实性。
这种质疑,使张洁以她多年来在文学上积累的资格和资历使然,也是一份多年来以“槛内人”的身份饱经打磨后的深刻和洞穿,这些文字间或地表达了三个女性在静态的婚姻生活与动态的人格独立的追求中不能两全的压抑以及现实总是不合理想的悲愤。
书名:《方舟》
作者:张洁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