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氧气的制法》课件
二. 优点 操作较为方便
3、验满方法
排水法: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 放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口,若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4、放置方法:正放在桌子上,并盖
上玻璃片
注意事项: 1.试管夹夹在试管口的约1/3处。
2.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试管口处要塞上棉花。 4.排水法收集时,要等气泡均 匀连续冒出时方能收集,防止空 气混入。 5.先撤导管后移酒精灯。
课堂练习答案
1.C 2.B 3.C 4.B
5.C
6.D
• 8.铁架台(带铁夹) 试管带单孔橡皮塞 灯(火柴) 水槽 集气瓶 玻璃片
• 9.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化锰 催化剂 生成物
7.BC 酒精
二氧
()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D)红磷燃烧
• 8.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所用主要 仪器名称是: 、 、、 、 、 。
• 9.实验室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加热至气
体不再产生,试管内固体剩余物有
。
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加热到没有气体产生时,
试管内固体剩余物有
(C)改变化学酸钾的方法制取氧
气,其共同点是
()
(A)都是给固态物质加热
(B)都使用二氧化锰催化剂 (C)都发生了分解反应
(D)都生成了两种物质
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这两个反应的固
体剩余物中都有
,但它在两个反应中的作
用不一样,在氯酸钾分解中它是
,在高
锰酸钾分解中它是
。
答案
随堂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 2、开始加热时不能立即收集。 • 3、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氧气的工业制法
• 工业上生产大量氧气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 方法
例题:指出下图中的四处错误
•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 (D)氧化镁
• 2.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A)用火柴去点 (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
三、操作步骤
1、连接装置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药品
4、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里。
5、给试管加热。 6、当导管的气泡连续并均匀地放出时,
开始收集。
7、当集气瓶的一侧有气泡放出时,将盖有毛 玻璃片的集气瓶移出水槽,并正放在桌子上。
8、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操作注意事项
• 1、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在固定加热试 管底部
• 课堂练习二
5.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A)朝下
(B)朝上
()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6.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
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7.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用鼻子去嗅气味 (D)用天平称量
• 3.下列有关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
(A)高锰酸钾受热后,也不放出氧气
(B)要使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C)二氧化锰是这个反应的生成物
(D)二氧化锰是一切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 4.同时加热下列物质,最易放出氧气的是( ) (A)纯净的氯酸钾 (B)纯净的高锰酸钾 (C)纯净的二氧化锰 (D)过氧化氢溶液
1.仪器装置:
发生装置
C_酒__精__灯__D__导___管__ E_集__气__瓶__F__水__槽___
B
A
E
D
收集装置
C F
2 . 收集方法:
排 水 法:
一. 适用范围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二. 优点 1. 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 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
一. 适用范围 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氧气的制法
装置
原理 练习
随堂检测
一.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
•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 钾的方法制氧气
?不加热双氧水时,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 ?加热双氧水时,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 ?不加热,但在双氧水中加入二氧化锰时,
是否复燃
实验结论:
• 填P37表
二、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 A_试___管___B_铁__架___台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