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
第四届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参赛选手教案
院 校: 北京大学医学部
系 所: 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 授课教师: 伊 鸣 研究员 授课时间: 2014年5月20日
神经生物学
课程
学习 与 记忆
教师简介
伊鸣,男,32岁,博士,研究员。
医学学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解剖
与发育生物学系,获神经科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导
师John O’Keefe教授,英国皇家科学院与皇家医学院
两院院士,认知神经科学现代研究奠基人之一)。
2009
年7月在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基础医学院神经
生物学系做博士后工作。
2012年2月入选北京大学青年百人计划,现任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特聘研究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
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高等认知神经生物学研究。
在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J Neurosci(神经科学杂志)等SCI杂志发表相关论文8篇,先后获得英国ORS奖学金、MSD全额奖学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资助。
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报告。
Br Med J(英国医学杂志)、Pain(疼痛)等杂志审稿人。
教学工作:目前承担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神经生物学》及研究生《高级神经生物学》、《神经科学进展》、《神经生物学实验》等课程教学。
教学过程中大量融入本领域研究真实案例与最新技术,并采用多种课堂互动形式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研思维与独立思维,广受好评。
2012年获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一等奖、北京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演示竞赛(医科类)一等奖。
2013年获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最受学生欢迎奖、最佳演示奖,同年获评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
2014年获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第二届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一等奖。
现正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博士研究生2人。
科普工作:2014年3月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走近科学》栏目
合作专题节目,介绍在体电生理与神经计算技术在高等认知研究中的应用。
一、教学基本情况
展示大鼠习惯化学习、海马脑区的三维解剖位置和海马位置细胞放电。
”实验,使学生现场体验简单的科研,激发兴趣。
课程中穿插提问多个简单但重要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并复习已学知识。
二、具体教学安排(红框部分为演示内容)
2.记忆的分类
2.1.显性记忆与隐性记忆
显性(explicit memory)或陈述性记忆:信息的记忆
隐性(implicit memory)或非陈述性记忆:行为的记忆
3.2.海马的大体解剖学
颞叶内侧深层(图片、三维视频、教具)。
穿插提问:H.M.案例是否足以证明海马编码显性记忆?答案:否。
因为单独的个案不符合“重复、随机、对照”
的科学原则。
3.3.显性记忆训练增大海马体积
伦敦出租车司机(必须熟记伦敦市区100平方公里内25000条街道名称和位置,并用最短路径抵达目的地)海马体积大于常人(PNAS. 2000; 97: 4398)。
新进展
授课教师的研究发现老年痴呆小鼠海马神经元功能发生PNAS. 2008; 105: 7863-8)。
5.3.LTP与学习和记忆的关系
课堂讨论:如何证明LTP等同于显性学习?
答案:(1)显性学习时出现LTP样现象;(2)诱导LTP 可产生显性学习;(3)阻断LTP干扰新的显性学
习;(4)没有新的显性学习时不出现LTP。
显性记忆的时相:短期和长期记忆
三、教学设计与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