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评估指标体系[001]
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评估指标体系[001]
1.5
2.2医疗设施或/和实验室设备※
(权重:0.4)
0点评估指标体系
学科专业:单位名称:培养点代码:培养学位类型:□科学学位□专业学位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标准
检查
方法
单项取值范围及合格分数线
得分
单项取值范围
合格分数线
1.学术队伍
(25分)
1.1指导教师及学术梯队※
(权重:0.8)
1.有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或符合博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基本标准人员),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副高以上职称人员(不能重复计算) 6.0分;
0~2.0
1.2
5.管理工作
(5分)
5.1管理人员配备
(权重:0.5)
本学科有专人负责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熟悉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及研究生管理的有关规定。
审查上交材料、座谈、实地考察
0~2.5
1.5
5.2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权重:0.5)
对本学科研究生及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人员有明确合理的课程学习、临床训练、课题研究、学位论文答辩及思想教育工作的管理规定和实施计划,具有保证各项制度有效执行的机制。
前两项总共最高加3.0分、
审查上交材料
0~10.5
6.3
4.教学情况
(10分)
4.1研究生教学情况
(权重:0.4)
作为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协助指导一定数量的研究生2.5分
每参讲一门研究生课程加0.5分,最高加1.5分
审查教学大纲、带教老师名单、学术讲座记录、出科考核记录、轮转手册等
0~4.0
2.4
4.2学术讲座
审查上交材料、实地考察
0~10.0
6.0
2.3科研经费※
(权重:0.5)
1.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近三年可使用科研经费平均2万元/导师/年;硕士科学学位研究生导师近三年可使用科研经费平均3万元/导师/年5.0分
2.整个培养点目前可使用课题经费5万元2.5分
导师人均经费每增加2万元加1.0分,每减少0.5万元减1.0分;整个培养点经费每增加5万元加1.0分,每减少0.5万元减1.0分最高加5.0分
审查上交材料
0~20.0
12.0
1.2优化队伍结构与提高教师素质的机制与措施
(权重:0.2)
有明确的导师队伍建设规划,有合理有效的措施
审查上交材料、座谈
0~5.0
3.0
2.培养条件
(25分)
2.1公共服务体系
(权重:0.1)
拥有必要的本专业图书资料;至少每位导师配备一台计算机且可以上网。
同下
0~2.5
审查上交材料
0~7.0
4.2
3.3科研课题
(权重0.3)※
近三年具有一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的局级或以上级别的在研纵向科研课题: 6.5分;
多一项局级或以上级别在研纵向课题加1.0分;具有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研究的局级或以上级别的课题,每个加0.5分。最高加4分
0~10.5
6.3
3.4科研成果
(权重:0.3)※
审查上交材料
0~20.0
12.0
1.2优化队伍结构与提高教师素质的机制与措施
(权重:0.2)
有明确的导师队伍建设规划,有合理有效的措施。
审查上交材料、座谈
0~5.0
3.0
2.培养条件
(25分)
2.1公共服务体系
(权重:0.1)
拥有必要的本专业图书资料;至少每位导师配备一台计算机且可以上网。
同下
0~2.5
近五年该培养点有一篇被SCI/EI/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或有5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6.5分
每增加一篇SCI/EI/SSCI收录论文或5篇核心期刊论文加1.0分;
近五年在此研究方向获局级一等科研成果奖加1.0分;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加2.0分
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章或获奖有一项或以上属于首医系统基础临床合作成果:加1.0分
附件2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评估指标体系
学科专业:单位名称:培养点代码:培养学位类型:□科学学位□专业学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分标准
检查
方法
单项取值范围及合格分数线
得分
单项取值范围
合格分数线
1.学术队伍
(25分)
1.1指导教师及学术梯队※
(权重:0.8)
1.有1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或符合研究生导师遴选基本标准人员),2名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不包括导师):6.0分
1.5
2.2医疗设施或/和实验室设备※
(权重:0.4)
专业学位培养点:能满足研究生临床能力训练需要。拥有生均5张病床,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皮肤病与性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培养点应具备足够的检查、治疗设备或手术间等,口腔医学培养点具有生均1张口腔综合治疗椅。
科学学位培养点:有专门的实验室及必需的仪器设备。
(权重:0.4)
1.平均半年举办院学术讲座一次或以上2.5分
2.平均半年举办校级学术讲座一次或以上3.0分
3.平均半年举办国内学术讲座一次或以上3.5分
4.平均半年举办国际学术讲座一次或以上4.0分(以高分计算)
0~4.0
2.4
4.3临床轮转(仅限专业学位)
(权重:0.2)
能保证研究生按照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规定的科室轮转,并达到培养方案对病种、病例数的要求。有明确的临床能力培养计划和专门的带教老师。
(多1名硕导加1.0分;反之减2.0分;多1名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加0.3分;反之减0.3分。最高加4.0分)
2.学术队伍年龄结构
55岁以下硕导占导师总人数100%:5.0分;占80%:4.0分;占60%,:3.0分;占60%以下:2.0分
50岁以下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导师除外)占100%:5.0分;占80%:4.0分;占60%:3.0分;占60%以下:2.0分
审查上交材料
0~12.5
7.5
3.科学研究
(35分)
3.1学科建设规划
(权重:0.2)
定位明确,符合实际;具有明确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条件,培养引进人才。
审查上交材料
0~7.0
4.2
3.2研究方向
(权重:0.2)※
有1个稳定的、特色突出的研究方向。5.0分
增加1个研究方向加1.0分最高加2.0分
(多1名博导加1.0分;反之减2.0分;多1名硕导加0.5分;反之减0.5分;多1名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加0.3分,反之减0.3分。最多加4.0分)
2.学术队伍年龄结构
60岁以下导师(包括博导和硕导)占100%:5.0分;占80%:4.0分;占60%:3.0分;占60%以下:2.0分
50岁以下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导师除外)占100%:5.0分;占80%:4.0分;占60%:3.0分,占60%以下: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