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政治高考热点专题总结一、加强宏观调控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切入点)热点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XX年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式和国际经济环境,明确提出了20XX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深刻阐述了20XX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原则和主要任务。
会议指出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
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20XX年经济工作的八大任务(1)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和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2)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坚持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5)坚持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6)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
(7)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8)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目前妨碍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或平稳较快)发展的各种问题:(1)经济结构不合理(2)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3)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4)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5)自主创新能力不强(6)影响发展的体制没有解决3、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1)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一切问题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2)有利于缓解就业的巨大压力(3)有利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4)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5)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6)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7)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4、怎样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必须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4)深化改革(5)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6)加强宏观调控,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理论分析经济常识:1、运用经济学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1)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振兴我国的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为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依靠科技,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解决资源和能源,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4)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5)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发挥消费对生产和投资的引导作用。
(6)正确处理出口和进口、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坚持以质取胜和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
2、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回答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什么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1)因为市场虽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但是完全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
需要国家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2)答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的经济意义(略)哲学常识:1、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2)规律是客观的,要坚持实事求是。
同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3)联系的观点。
联系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不存在。
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好与快,经济质量效益好和经济发展速度快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4)矛盾的观点。
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或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的看问题。
好与快、质量效益与速度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首先,二者是对立的,过分强调一方,另外一方就会受到影响。
其次,二者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
在好与快、质量效益与速度的统一中,好、质量效益是快、速度的基础,否则“快”不仅不能持久,还有可能出现问题,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5)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特点。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针对我国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客观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经济发展思路,体现了这一哲学道理。
(6)主次矛盾辨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注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也可答主、次矛盾的含义既二者的关系)(7)发展的观点。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
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8)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的促成事物的飞跃。
因此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既要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更要重视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9)认识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我国经济的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到现在的又好又快,表明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10)也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的原理。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XX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什么要坚持“三个协调”发展的思想?(1)有关哲理包括: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普遍联系的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的原理、内因与外因辨证关系的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的原理。
(2)答经济发展实现又好又快的意义。
(略)政治常识:(1)坚持经济发展实现又好又快的政治学依据(见时政报12月25日第三版)(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做出决定要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一:这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二: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
第三: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第四:是党坚持科学执政的具体体现,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表明党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真正做到科学执政。
相关问题链接1.材料一:房地产业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产业。
针对房地产领域存在投资过热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特别是国务院转发了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出台了多项平抑房价压制楼市投机行为的措施,包括:打击炒地、期房禁止转让、提高炒房的税赋成本、控制开发商利润及加大城镇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等。
材料二:近年来,三十几个大中城市房地产的价格呈现快速上涨的态势。
20XX年的房价总体涨幅为14、4%,比上年提高了10、6%。
20XX年第一季度,房价同比再升高12、5%。
而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热点地段,几年来商品房价格的涨幅已超过300%,从几年前的每平米5000元至600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平米2万元至2、4万元。
材料三:20XX年8月,有19个城市的房价同上月相比有所降低,而下跌幅度最大的几个城市中上海位列第一,降幅达到1、8%。
(1)从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对材料一的认识。
答案:第一,当前一些地区房地产的价格上涨过快、投资过热等问题,是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和缺陷的表现,它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必须加以解决。
第二、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多项平抑房价压制楼市投机行为的措施,促进了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是国家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第三、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平抑房价,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从哲学角度说明三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第一、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上述三则材料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
物上涨过快,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的原因,而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措施又是房价降低的原因。
第二、从辨证唯物论的角度看,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的联系体现了物决定意识的原理反映了政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原则。
2、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进行宏观调控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3)有利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4)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5)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消费需求。
(6)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所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3、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经济总量的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经济秩序混乱等问题,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宏观失控所造成的结果。
(1)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答案:体现了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
(2)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克服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为什么?答案:第一、克服材料中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第二、因为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克服市场的种种缺陷,把“有形手”与“无形手”结合起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4.央行加息体现了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XX年4月28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
20XX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
(1)本次上调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有利于抑制过度投资,经济结构性过热,有利于扩大内需。
协调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引导资产的合理定价;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强金融体系防范风险的能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3、本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有利于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有利于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恰当地衡量风险;有利于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