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谈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浅谈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河北省曲阳县砂道小学——杨建丽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的神圣职责赋予了教师特殊的使命。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时代要求,为此,对教师也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生和家长所期望的,更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扩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才智过人的人才,才能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

同时也有幸为“高师”指点了莘莘学子,并且还会终身受益,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因此,可以说,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直接关系教学质量的成败。

那么,教师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一、既要敬业又要有爱心
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在热爱自己的事业的同时,还要有一颗爱心,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无法想象一个品行不端,对待学生冷淡粗暴的人从事教育行业会是什么样子的。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教师要关心热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公正平等对待学生。

因此,爱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教育力度,师者父母心,便是这个道理。

作为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关爱之心,最大的失败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和关爱。

学生“亲其师,尊其师,信其师”是为师者爱岗敬业人格魅力的折射,也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所以每个做教师的人都应躬行不背。

二、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
21世纪是新知识、高科技、新信息时代。

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不断学习,可以拓宽教师自身的知识面,也不断用新知识新技能充实自己,完善教育技巧和教学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心理素质与结构,从而使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更新、趋于合理,使自己更加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能在教学中胸有成竹,圆满完成教师使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
教师的创新意识首先表现在教学工作中的新颖性和求异性,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其在教学中要有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意识。

俗话说“打铁须得本身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

打破墨守成规的旧思维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培养自身良好的自学能力。

同时,作为一名教师还需勇于实践和探究,不要充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要做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有指导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创造者。

从而达到自身融学于教,经使教学活动向灵活、多变、有声有色、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四、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健康的体魄,并具有宽广的胸怀,从而全面树立自信,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宽仁博爱的良好形象。

此外,教师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还应积极进行角色转换,不断“充电”以充实和提高自己,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21世纪的教师应当努力走在21世纪的学生前列,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使自己能成为知识时代的成功者。

五、教师要团结协作、关心集体
教师之间要相互尊重和信任,分工不同的教师要互通信息,相互合作,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同时在教师集体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凡事要充分体现出大多数教师的意志,个人也要尊重集体的意见,当个人意见与集体决定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维护集体利益,按集体决定行动,以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