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表示出价格变化前后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进而得出等式求出即可.
【详解】
解:∵甲、乙两种糖果,原价分别为每千克a元和b元,
两种糖果按甲种糖果x千克与乙种糖果y千克的比例混合,
∴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为: ,
∵甲种糖果单价下降15%,乙种糖果单价上涨20%,
12.一组数据1,5,7,x的众数与中位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6B.5C.4.5D.3.5
【答案】C
【解析】
若众数为1,则数据为1、1、5、7,此时中位数为3,不符合题意;
若众数为5,则数据为1、5、5、7,中位数为5,符合题意,
此时平均数为 = 4.5;
若众数为7,则数据为1、5、7、7,中位数为6,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总数;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 ,则方差S2= [(x1- )2+(x2- )2+…+(xn- )2].
16.为了迎接2022年的冬奥会,中小学都积极开展冰上运动,小乙和小丁进行500米短道速滑比赛,他们的五次成绩(单位:秒)如表所示:
1
2
3
4
5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队员4
平均数
51
50
51
50
方差S2
3.5
3.5
7.5
8.5
A.队员1B.队员2C.队员3D.队员4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方差的意义先比较出4名同学短道速滑成绩的稳定性,再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因为队员1和2的方差最小,所以这俩人的成绩较稳定,
但队员2平均数最小,所以成绩好,即队员2成绩好又发挥稳定.
甲的方差S甲2=[2×(7-8.5)2+2×(8-8.5)2+(10-8.5)2+5×(9-8.5)2]÷10=0.85,
乙的方差S乙2=[3×(7-8.5)2+2×(8-8.5)2+2×(9-8.5)2+3×(10-8.5)2]÷10=1.45,
∴S2甲<S2乙,
∴甲的射击成绩比乙稳定;
故选:C.
C.平均数是101D.方差是9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把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82,96,102,108,108,110,求出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把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82,96,102,108,108,110,
∴众数是108,中位数为 ,平均数为 ,
数据分析专项训练及解析答案
一、选择题
1.分析题中数据,将15名运动员的成绩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即为运动员跳高成绩的中位数;
2.对于一组统计数据:1,1,4,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位数是1B.众数是1
C.平均数是1.5D.方差是1.6
【答案】C
【解析】
【分析】
A.平均数变大,方差不变B.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C.平均数不变,方差变大D.平均数不变,方差变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首先利用计算出前10次射击的平均数,再计算出方差,然后计算出再射击2次后的平均数和方差,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
前10次平均数:(6×3+7×1+8×2+9×1+10×3)÷10=8,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
B.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一定有5次正面向上
C.如果有一组数据为5,3,6,4,2,那么它的中位数是6
D.“用长分别为 、12cm、 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数据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不可能事件的定义依次判断即可.
故选C.
13.在去年的体育中考中,某校6名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如下表:
成绩
17
18
20
人数
2
3
1
则下列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众数是18B.中位数是18C.平均数是18D.方差是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和平均数、方差的计算公式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A、这组数据中18出现了3次,次数最多,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8.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详解】
解:在这一组数据中19岁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19岁;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是20岁,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20岁.故选:D.
【点睛】
理解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小明参加射击比赛,10次射击的成绩如表:
若小明再射击2次,分别命中7环、9环,与前10次相比,小明12次射击的成绩( )
【详解】
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该项错误;
B.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不一定有5次正面向上,故该项错误;
C.一组数据为5,3,6,4,2,它的中位数是4,故该项错误;
D. “用长分别为 、12cm、 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矩形的判定定理,数据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不可能事件的定义,综合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B、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8+18)÷2=18,则中位数是18.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7×2+18×3+20)÷6=18.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D、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2×(17﹣18)2+3×(18﹣18)2+(20﹣18)2]=1.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A. 个B. 个C. 个D. 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去判断①;根据必然事件的定义去判断②;根据方差的意义去判断③;根据圆内接正多边形的相关角度去计算④.
【详解】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也有可能是等腰梯形,①错误;必然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②错误;方差越大越不稳定,越小越稳定,乙比甲更稳定,③错误;正六边形的边所对的圆心角是 ,所以构成等边三角形,④结论正确.所以正确1个,答案选A.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7.下列说法: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必然事件;③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 ,乙组数据的方差是 ,则甲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④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这个圆的半径,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为: ,
∵按原比例混合的糖果单价恰好不变,
∴ = ,
整理,得
15ax=20by
∴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表示出价格变化前后两种糖果的平均价格.
4.某青年排球队12名队员的年龄情况如下:
年龄(单位:岁)
18
19
20
21
22
人数
1
4
3
2
2
则12名队员的年龄()
A.10 B.23 C.50 D.10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00元的有3张,50元的有9张,10元的有23张,5元的有10张,其中10元的最多,
∴众数是10元.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做多的数叫做众数.
A.众数是20岁,中位数是19岁B.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19岁
C.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5岁D.众数是19岁,中位数是20岁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中位数是指将统计总体当中的各个变量值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处于变量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就称为中位数;众数是指在统计分布上具有明显集中趋势点的数值,代表数据的一般水平(众数可以不存在或多于一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折线图中得出甲乙的射击成绩,再利用方差的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由图中知,甲的成绩为7,7,8,9,8,9,10,9,9,9,
乙的成绩为8,9,7,8,10,7,9,10,7,10,
=(7+7+8+9+8+9+10+9+9+9)÷10=8.5,
=(8+9+7+8+10+7+9+10+7+10)÷10=8.5,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根据中位数、众数、平均数及方差的定义依次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
解:将数据重新排列为:1、1、1、3、4,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A选项正确;
众数是1,B选项正确;
平均数为 =2,C选项错误;
方差为 ×[(1﹣2)2×3+(3﹣2)2+(4﹣2)2]=1.6,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