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海岸与海底地形第一节海岸一.单项选择题江苏省北部有大片未开垦的滩涂资源,这里是重要的鱼虾贝类的产区,有众多的资源供开发。
据此回答1~3题。
1.江苏北部的海岸类型主要属于()A.基岩海岸 B.淤泥质海岸 C.红树林海岸 D.砂质海岸2.形成该种海岸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侵蚀作用 B.搬动作用 C.沉积作用 D.变质作用3.这种资源的未来开发重点()A.开发滨海旅游业 B.开辟为港口 C.建海滨浴场 D.发展滩涂养殖4. 关于海岸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对海岸的开发主要以石油为主 B.海岸带离海洋较近,生态环境不容易被破坏C.全球变暖将首先威胁海岸带的人类活动 D.海岸带人口密集是因为那里气候湿润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沉积,往往形成淤泥质海岸②一个国家海岸线的长度由其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组成③海岸线随潮涨潮落变化很大④基岩海岸海岸线比较平直,适合建设深水港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①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②阻挡海浪侵蚀海岸③保持生物多样性④增加用材林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7.关于海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定长期的海岸管理政策,是实现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根本前提B.人类通过港口建设、捕捞、排污等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岸带C.气候变化,不会对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影响D.陆地的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泥沙增多,使海岸带加速变迁8.有人做过测试,海浪对海岸的冲击力每平方米可达20-30吨,大的可达60吨。
下列不是由于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的是( )A.海蚀崖 B.海蚀柱C.海蚀洞D.沙坝和沙堤9.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是()A.从滨海平原到海岸线之间 B.潮间带 C.从海岸线到大陆坡之间 D.海岸带10.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影响海岸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A.潮汐 B.波浪C.海啸D.河流11.关于“大浪淘沙”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海浪对沙滩进行淘洗,把粗砂粒、重矿物带走。
B.海浪对沙滩进行淘洗,把粘土和粉砂、轻矿物留存海滩。
C.有些金属矿砂因比重较大、性质稳定,在海滩一定部位富集起来,形成砂矿。
D.大浪对海沙进行淘洗,使其更加洁净。
12.下列人类活动对海岸具有破坏作用的是()A.严禁岸边挖沙B.养护红树林 C.加固海堤D.采挖珊瑚13.我国热带海域辽阔,珊瑚礁分布较广。
下列能见珊瑚礁分布的是()①南海诸岛沿岸②黄海沿岸岸③台湾岛及澎湖列岛沿岸④广东和广西沿岸⑤渤海沿岸⑥海南岛沿岸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 C.③④⑤⑥D.②③⑤⑥14.“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宋代诗人苏东坡咏赤壁的千古绝唱,今天看来显然用错了地方,那么该用它来描写什么海岸会更为恰当呢?()A.淤泥质海岸B.基岩海岸 C.砂质物质D.生物海岸15.下列关于砂质海岸物质来源的叙述,不正确是()A.从山地流出的河流带来大量较粗的砾石和沙入海B.由于海流波浪的作用把邻近海岸或陆架上的粗粒物质携带而来C.砂质海岸的沿岸往往分布着沙堤、沙坝、沙丘等地貌D.从基岩海岸侵蚀和崩塌下来的物质16.海岸带对海洋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通过开发海洋,特别是开发海岸带先后成为发达国家。
B.我国海岸带开发具有优越条件,但开发的潜力已经不大C.开发和利用海岸带将成为21世纪的焦点D.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海岸带的开发并都已取得很大的成就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大陆架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与大陆是一个整体,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B.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炭等资源,可供人类开采C.大陆架坡度很陡,向海洋底部逐渐延伸 D.大陆架就是指大陆四周的边缘部分2.下列四个海域中,完全位于大陆架上的是()A.黄海 B.东海 C.渤海 D.南海3.千岛海沟的走向是()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西南——东北走向4.下列群岛中,不属于亚洲的是()A.琉球群岛 B.菲律宾群岛 C.夏威夷群岛 D.千岛群岛5.下列关于岛弧和海沟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沟两侧不对称,靠近大陆的一侧相对比较平缓 B.海沟和岛弧是构造运动不活跃的地带之一 C.太平洋东部海域是岛弧分布最多的海域 D.海沟和岛屿常相伴而生,在太平洋西部海域尤为明显6.关于大陆坡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陆坡具有深度浅、坡度平缓的特点B.大陆坡是海底最深的地方C.大陆坡水深一般在200-4000米,宽度一般为数十千米D.大陆坡是海岸向深处陡降的倾斜面读右图2-8,回答7~8题。
7. 图中表示大陆架范围的是()图2-8A.A B.B C.C D.D8.关于大陆架资源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B.广泛分布锰结核C.是海洋渔业资源的集中分布区 D.有煤.硫.磷等矿产资源9.能为人类提供“舟楫之便,鱼盐之利”的海底地形主要是()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大洋中脊10.1994年5月6日连接英吉利海峡的海底隧道正式通车,隔断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天堑变通途。
英吉利海峡处的海底地形为()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沟 D.大洋中脊11.世界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地貌单元是()A.大陆架 B.海沟 C.大洋中脊 D.大洋盆地12.关于大洋中脊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洋中脊一般位于大洋的边缘 B.在洋中脊的峰顶,沿轴向有狭窄的中央裂谷发育C.太平洋中脊和大西洋中脊彼此独立,相距较远 D.大洋中脊上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方叫海底丘陵13.世界上最长的海沟位于()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二.综合题14.读图2-9“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2-9(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名称。
①;②;③;④;⑤;(2)(用数码回答)大约90%的渔业资源分布在;剖面呈“V”形,两侧不对称的是;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是和;起伏较小,地壳活动相对稳定的是。
15.读图2-10“沿15°N纬线附近太平洋海底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2-10(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底地形名称。
A.B.C.D.(2)图中①群岛的名称是,该群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3)图中②高原的名称是,该高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4)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第三节海底地形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应用板块构造学说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①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②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③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④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洋中脊是()①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②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③老的大洋地壳消亡处④大洋地壳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处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在板块消亡边界常形成()A.裂谷 B.海洋 C.褶皱山脉 D.盆地4.下列城市之间的距离正在由于板块运动而变短的是()A.纽约和巴黎 B.巴黎和柏林 C.罗马和开罗 D.华盛顿和芝加哥5.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属于下列哪个板块?()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6.板块构造学说认为()A.板块是由岩石圈构成的 B.大洋板块的密度比大陆板块小C.板块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了海沟D.大洋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东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
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偏北l00千米海底和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震,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
据此回答7~9题。
7.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9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8.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9.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详板块、非洲板块读下图2-11,回答10~13题。
10.九州一帕劳海岭()A.位于亚欧板块上B.位于印度样板块上C.位于太平样板块上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11.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 D.④附近12.马荣火山所在的国家是()A.文莱 B.越南 C.菲律宾 D.日本13.马荣火山与九州一帕劳海岭的距离约()A.1400千米 B.1200千米 C.1000千米 D.800千米二、综合题14.下图2-13为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
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
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
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1)填空:喀拉喀托火山顶与图示最低处相对高度是 米。
(2)写出图示范围内板块界线的类型及板块的名称。
。
(3)简要说明喀拉喀托火山喷发的原因。
15.读2-14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板块名称:A ,B ,E(2)下列地点中,不属于印度洋板块的是( )A .澳大利亚大陆B .阿拉伯半岛C .中南半岛D .马来群岛(3)板块构造学说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块, 板块周围边缘成为世界最大的地震火山带。
(4)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喜马拉雅山形成: ;红海形成: ;冰岛地热资源丰富: 。
(5)图2-15中最能反映南美洲西海岸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A B C D E F 图2-14单元评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但由于沿海一些渔民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
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极大关注。
据此回答1~3题。
1.红树林的生态效益表现在()①防风消浪、固岸护堤②净化海水和空气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促淤保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红树林海岸多出现在()A.基岩海岸 B.砂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珊瑚礁海岸3.在红树林海岸地区围垦养殖易带来的问题是()A.海平面上升 B.海浪侵蚀严重,海岸线后退C.环境污染严重 D.风暴潮的危害加重4.海岸线是海陆的分界线,其不是一成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