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法学总论(一)_52002

民法学总论(一)_52002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民法概述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事法律关系 自然人 法人 非法人组织 民事权利客体 民事法律行为 代理 时效与期限




一、民法的概念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民法与邻近部门法的区别 四、民法的特征 五、民法的渊源 六、民法的解释 七、民法的适用范围

形式民法:是指按照一定体系编纂并以民 法命名的成文法典,即民法典。我国目前 还没有民法典,因此形式民法还不存在。 实质民法:是指所有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 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 称。它包括民法典,其他民事法律、法规 以及散见于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民事法律 规范等。


广义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 的成文民法和不成文民法。
1.经济法 2.行政法 3.婚姻法 4.商法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律表现,是私法 民法以权利为本位,是权利法 民法是实体法 民法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从主体上看,公法的主体至少有一方是国家或国 家授予公权力者,私法主体双方均为地位平等的 普通社会成员。 从利益上看,规定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者为公法 ,规定私人利益者为私法。 从调整方法上看,公法以权力服从,私法以权利 平等为本。 从规范的意思上看,公法所规定的意思为权力者 与服从者的意思,私法所规定的意思为对等者的 意思。

BD
1.解释的必要 2.解释的种类 3.解释的方法


TOM,英国人,现住中国,于2005年10月6 日将中国所有的一套房屋租给刘某,租赁 合同规定:长期租赁,每月租金800元,一 次交纳3年租金,3年期满租金另议。2008 年10月期满,双方均未提出再议,刘某也 一直没有交租金。后Tom于2009年10月起诉 法院。
2002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分为九编: 第一编 总则 第二编 物权法 第三编 合同法 第四编 人格权法 第五编 婚姻法 第六编 收养法 第七编 继承法 第八编 侵权责任法 第九编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

梁慧星教授主持的建 议稿: 第一编 总则 第二编 物权 第三编 债权总则 第四编 合同 第五编 侵权行为 第六编 亲属 第七编 继承


刘乙如约交付了1996年8、9月的租金,以后再未 交付。1996年12月间刘乙因利用开游艺厅之名为 赌博提供场所而被公安机关拘留,其所开办游艺 厅的15台游戏机被没收。张甲多次向间乙索要10 月至12月的租金,刘乙对此臵之不理。张甲遂于 1997年1月5日起诉到该市东区人民法院,请求法 院判令刘乙给付3个租金共计9000元。 问:根据民法基本原则分析,张甲与刘乙之 间的租房协议是否有效?张甲的诉讼请求能否得 到法院的支持?

6、 国家机关对民事规范的解释——其本身 不是民事法律规范,但具有约束力,视为 广义的民事规范 7、国际条约中的民法规范

非制定法渊源: 1.习惯——只在某些情况下承认习惯具有 法的效力 2.判例——我国现行法律并未明文规定判例制 度,判例并无法律拘束力 3.法理——我国现行法和司法实践,均未 将法理作为民法渊源



1.立法准则 2.行为准则和裁判准则 3.解释法律、补充民法漏洞的基本依 据

总结:法典立法中的一种技术手段,发 展成法律适用中填补法律漏洞、创新法律 制度的支点



1.平等原则 2.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 4.诚实信用原则 5.公序良俗原则 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1.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把握全局:体系高度 3.联系实际:法律源于生活,民法是对普通百姓 生活经验理性的总结 4.关注动态:国内立法司法 5.开拓视野:运用比较法的学术视野 6.现实关注:典型案例 7.正确对待教科书
(一)民法的产生及历史发展 (二)我国民法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三)民法与民法学 (四)民法总论的整体框架
王利明教授主持的建 议稿: 第一编 总则 第二编 人格权 第三编 婚姻家庭 第四编 继承 第五编 物权 第六编 债权总则 第七编 合同 第八编 侵权行为

来自民间的民法典草案———《绿色民法典草 案》,厦门大学法学院徐国栋教授,5000 多条


民法是基本法,是我 国最重要的部门法之 一,在法律体系中占 有重要地位。 民法涉及到我们每个 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张甲在甲市临街工农路有房屋一间,约30m2.由于地自比 较偏僻,此地商贸活动不发达。张甲多次欲出租此房,均 因租金问题而未能与客户达成协议。1996年7月,经朋友 介绍,刘乙前来张甲处洽谈租房之事。张甲向刘乙询问租 房用途时,刘乙说给大家寻找下一个剌激的地方,不在乎 租金,图的是个安全,省得大家赌兴正浓时被警察给端了 。张甲对刘乙租房没有异议,但一再声明,用做赌博场地 ,自己有风险,因而租金方面,应充分考虑进去。经协商 ,双方达成一致,并缔结租赁协议:(1)张甲将其临工 农路的房屋一间租给刘乙;(2)月租金为100元/m2,房屋 面积按30 m2计算,每月租金为3000元,每月27日交付; (3)租房用途:刘乙开办游艺厅,内设游戏机15台,开 办游艺厅的一切责任由刘乙负担,与张甲无关;(4)刘 乙不得对房屋进行破坏性装修。

是法学体系中的重要 学科。是法学专业的 一门必修课,是教育 部规定的法学专业16 门核心课程之一。
与日常生活有紧密联 系,应用性强。

教育部规定的法学核心课程共16门:法理 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 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知识产 权法、商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环境 法与资源保护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1998年14门,2007年16门 教育部高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 的法学学科核心课程

民法的语源 形式民法与实质民法 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 民法与民法学

汉语中的“民法”一词来源于日本,而日 本民法典所用的“民法”一词则是由法国 翻译过来的。法国的源于罗马法,常译为 市民法。 日本学者在明治维新时翻译欧州国家的法 律术语时把“市民法”并未直接译为“市 民法”,而是考虑东方古代以乡村为中心 的乡村社会与欧州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邦社 会的差异,把“市民法”翻译成“民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及其他 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和。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财产关系:包括财产所有关系和财产流转 关系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1、甲租用乙的房屋,后来乙将房屋买给丁,甲与乙租赁合同未到 期,乙让甲腾房,甲不同意,发生争议。 2、甲税务员到乙饭店收税,乙人为多收了,拒不交认为多收的部 分,发生争议。 3、国家发行国债,自然人甲购得一部分,因为利息计算发生争议。 4、甲同学邀请乙同学吃饭,约定好晚6点在某饭店,甲为了表示 诚意,提前在饭店点了一桌丰盛的饭菜,6点准时上菜,结果乙没 来,为此甲损失了800元,发生争议。 5、工商部门因为甲饭店的卫生不合格,而吊销了饭店的营业执照, 甲饭店认为处罚过重,发生争议。 7、某大学生到超市买东西,被怀疑偷东西,而被搜身,引发争议。 8、甲法人与乙法人订立电脑买卖合同,因履行而发生争议。 9、甲与乙离婚,法院将5岁的女儿判给乙抚养,某天,甲到女儿 的幼儿园将女儿接走,并藏起来,不让女儿与乙见面。发生争议




杜某委托装修公司装修新婚用房。装修公司的一个员工在 杜某的房屋里自缢身亡。杜某认为,按照民间传统,死过 人的房屋不宜作新房,遂起诉装修公司,要求为自己另购 新房,并承担违约责任和精神损害赔偿。法院驳回了原告 的诉讼请求。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风俗习惯没有法律上的意义 (B) 法律的正当性与风俗习惯的正当性不能等同 (C) 该民间传统属于宗教信仰的范畴,应当受到法律的保 护 (D) 法律与人们的传统观念之间存在冲突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民事法律事实 四、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责任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具有民 事权利义务内容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的中心问题。 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体现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的关系 3.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 1.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平等的特点 2.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

1.从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来看 2.从课程设置和考试安排来看:“得民法者得天 下” 3.从与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来看:“社会生 活的百科全书” (1)衣食住行 (2)生养死葬——从摇篮到墓地 “在民法的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 家”。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问题:外国人起诉是否使用中国法律?本 案法院是否应该受理?


民事法律规范在何时、何地,对何人发生 法律效力。即民法的效力范围。
1.时间上 起与止 溯及力 2.空间上 全国 局部 3.人

一、概念 二、功能 三、内容


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民事立法、司 法以及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1.内容的根本性 2.生效领域的完全性 3.内涵的抽象及伸缩性

通常说的民法渊源,是指民法的效力渊源 ,即根据民法的效力来源而划分的民法的 不同形式。
制定法渊源: 1、宪法中的民法规范(有争议) 2、民事法律

3、国务院制定发布的民事法规、国务院各 部委制定发布的民事法律规范(有争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