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

《管理学概论》复习题 一.填空: 1、( )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实现( )想实现而无法实现的( )。 2、任何一个组织若要维持自己的( ),首先需要拥有一定的( ),其次要能够对( )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支持( )的实现。 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对管理概念曾有一句名言:“( )”。 4、20世纪30年代的“( )试验”纠正了企业家对员工“不过是一个( )”的偏见,证实了( )、作业条件、( )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认为企业的员工不单纯是( ),而且也是( )。 5、任务管理的基本思路是( )达到已制定的科学的作业标准,从而提高( )。 6、行为科学的产生使企业的老板、管理者去重新认识( )。( )已不是一般意义上与资本、土地等相同的生产要素,而是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 )。 7、盈亏平衡点模型主要是帮助确定一个公司的任何特定产品的( )、售价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确定的( ),在这个水平上总收入与总成本相等,没有盈亏,这一模型是确定性的( )。 8、一个组织或企业拥有两类知识:一类是( ),一类是( )。( )是指那些大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类知识;( )则是存在于组织内部或人们头脑中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经验、技能、能力等。 9、管理创新是指( )一种新的更有效的( ),这种范式既可以是新的有效( )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也可以是新的( )及目标制定等方面的( )。 10、20世纪90年代最新的管理思潮为“公司再造”、“( )”、“知识管理”和“( )”等。 11、管理客体是管理活动的( ),是管理的( )。 12、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通常是指所有的( )都要在组织中履行( )和象征性的义务。 13、事实上,一般组织通常都可以分成3个管理层次:( )、( )和( )。 14、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而优秀的管理者通常采取一种( )全方位思维方式,即从( )到系统的综合、从( ) 到全局、从( )到本质的思维方式。 15、领导从根本上讲是一种( ),是一种( )。 16、管理的本质问题就是如何在变动的环境中( )的潜能,将组织的( )进行有效配置,以达成组织既定的( )。 17、行为科学理论实为( ),它的产生源于有名的( )实验。 18、( )实验及梅奥的见解开拓了管理中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新领域,即( )的整和 19、一般组织通常都可以分为三个管理层次:( )、( )和( )。 20、行为科学理论既是管理理论的发展又是管理时间的总结,它的巨大贡献主要表现在( )假设的提出及对( )、作业组合、领导理论的分析等四个方面。 21、科学管理理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其代表人物为( )。科学管理是管理从经验走向( )的标志,也是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志。科学管理对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 ( )、( )、作业人员与管理者的分工协调等方面。。 22、领导的权力涉及( )和( )。 23、沟通的要素由( )、( )、( )、媒介、( )、接受者和( )等因素组成。 24、共同愿景由景象、( )、使命、目标4部分组成。 25、组织文化的精神层在整个组织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包括:( )、企业经营哲学、( )等内容 26、前馈控制是对( )的控制;同期控制是对( )的控制;反馈控制是对( )的控制。 27、激励的基本组成因素是需要、驱动、( )的行为。 28、科学管理之父( )认为,管理就是( )。 29、每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尽管在( )、质量、种类上都不尽相同,但一定是( )。 30、管理主体是指管理活动的( )、( ),而管理客体则是指管理活动作用的( )。 31、共同愿景的推行通过( )、( )、( )、( )、( )5个步骤实现。 32、领导的职能作用是( )、促使个人为组织提供必要的努力、( )。 33、管理主体良好的心智模式包括:( )、健全的心理、( )。 34、长期计划为组织( ),中期计划为组织( ),而短期计划则为组织( )。 35、决策的有效性是指( )的有效。决策的关键在于承担责任的( )。 36、常用的几种基本组织结构形式有:( )、( )、直线职能制、( )、( )。 37、一个组织的正式沟通通常设计4个方向的沟通:( )、( )、( )和( )。 38、激励的基本组成因素是需要、驱动、( )的行为。

二.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 2.知识管理: 3.管理创新: 4.心理素质: 5.重组: 6.程序化决策: 7.风险型决策: 8.组织沟通: 9.动机: 10.激励 11.资源配置 12.心智模式 13.决策 14.计划 15.组织 16.管理 17.领导者 18.共同愿景 19.管理幅度 20.控制

三、简答题: 1、组织存续至少需要的五种资源? 2、利用组织有限资源达成组织目标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3、行为科学理论对管理理论及实践的贡献? 4、管理者角色的三个重要方面是什么? 5、管理主体的心智模式是什么? 6、管理主体的应变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7、领导工作的一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8、构建共同愿景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9、简述管理的特征。 10、组织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哪些? 11、提高组织沟通效果的途径有哪些? 12、控制的过程? 13、简述科学管理对管理发展的贡献。 14、薪酬设计的一般原则? 15、常用的绩效评价标准? 16、绩效评价中的常见问题? 17、简述管理创新的过程。 18、管理创新的原则? 19、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 20、简述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四、论述题: 1、决策流程有哪些步骤? 2、计划流程有哪些步骤? 3、控制的方式有哪些?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1: 雎大庆该做什么? 雎大庆在1986年自行筹资13.5万元,加上镇政府以原粉丝厂的旧厂房、设备折资1.75万元,兴办了第一家乡镇 业――伟业铜带厂。到今天,该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6亿资产,下属9家境内独资或控股子公司、4家境外独资公司的大型综合 性铜冶炼加工集团公司。 但是,深谋远虑的雎大庆并没有盲目乐观。他隐约感到公司似乎已处在某种生死攸关的嬗变阶段,许多问题操 作起来不如以前那样得心应手,直觉告诉自己,潜在的危机越来越大,经过几天的苦思冥想之后,他请来新近 才提任公司高级人事顾问的刘教授,讲述了他现在面临的三大难题。一是集权与分权问题。雎大庆觉得自己太累了,每天签审公司上下报帐的财务票据就要花2个小时,公司其他大 小事情几乎都要他拍板,总有做不完的事。他平均每天只睡3个小时,最近就有两次晕倒在办公室,再这样干下 去肯定不行。当刘教授听说公司采购员差旅费报销也要雎大庆亲自签字时,不禁惊讶地问:其他副总和部门负责人怎么不分 忧,不分权怎么能经营这种大型企业?雎大庆解释:我也懂得要分权,而且坚决奉行“用人不疑”的原则,可 是教训太大了。1995年放权,贸易公司经理用假提单卷走980万元人民币,至今没有下落。我只得集权,工作不到两年,实在不行,只好再度分权,没想到这次是总经理携款1500万元跑到国外去了,他还是我的亲戚、公司 的创业元老。我只好再度集权,如今是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每天上午8:00一10:00就成了审批资金报告的专门时间。我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但现在实在不知道该相信谁了。该怎么办,到底人家外国人怎么分权的,请专家们帮助筹划。二是决策风险问题,公司越做越大,大小决策都集中在雎大庆身上。“我总是胆战心惊的”,雎大庆恳切的说:,‘过去我拍板下去,涉及的资金少的只有几十元,多的也就几万元、几十万元,现在任何决策动辄就是几万上亿元,弄不好就是全军覆没。我心理没底,但也得硬只头皮拍板;怎么会不紧张不惧怕呢?我表面故作轻松,其实心理压力太大了。这不,才40岁,头发几乎全白了。三是控制问题。在深入的交谈中,雎大庆向刘教授剖白了心迹:外面的人总以为我在公司里是绝对权威,甚至耀武扬威、随心所欲。其实我觉得要控制这家公司是越来越难。过去,我给员工发一个小红包,拜个年什么的 ,就会得到员工真诚努力的回报。近年来,尤其是1995年有关部门界定我个人在公司中的产权占90%、镇政府只占10%后,员工们的心理似乎在悄悄的变化,过去最亲密的战友都和我疏远了,工作表面上很努力,实际上 大多是在应付我。我给他们的工资一加再加,现在高层经理年薪已达10~i5万元,还每人配备了专车、司机和 秘书;但他们就是怪怪的,提不起劲。现在公司上下公款消费和大手大脚浪费现象也开始蔓延,原有民营企业 的优势正在逐步消失,两起携款外逃事件似乎是必然的,而且以后也可能会发生类似事情。我觉得我的公司正 在全面地腐化堕落,更糟的是,我控制不了局面,在这个庞大的公司面前竟显得那么虚弱和无能为力,我对前景感到可怕„„”。 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雎总经理分权后,造成两起携款外逃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携款外逃人员受到了他人的唆使。 B.古总经理过于信任他人。 C.携款外逃人员对古总经理不满而进行的报复。 D.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控制机制。 2.“许多问题操作起来不如以前那么得心应手”,主要是由于: A.雎大庆的社交活动太多,以至于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考虑企业的事情。 B.雎大庆的年龄偏大,精力下降 C.雎大庆自身的素质已经不能完全符合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3.雎大庆总经理认为给予高层经理丰厚的物质待遇,就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表明了雎大庆总经理视为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4.雎大庆总经理给予高层经理的高年薪和专车属于: A.激励因素 B.保健因素 C.既是激励因素,又是保健因素 D.既不是激励因素,又不是保健因素 5.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除了: A.管理要学会用人,用人要讲求科学。 B.企业的发展要靠管理,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其实质是企业家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管理层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