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九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圩塘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一、积累运用(共25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横线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

(5分)在这泉水的交响之中,仿佛能听到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d àn 生 、成长、繁y ǎn 、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律。

我俯身倾听着,……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xi á想。

——《鼎湖山听泉》2、默写(14分)(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 ; 那 ,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2)《龟虽寿》中“ , 。

”则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精神。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雪景写得壮美绮丽的名句是 , 。

(4)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 , 。

(5)晓战随金鼓, 。

愿将腰下剑, 。

(6)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

(7)写出表明物候..的两句古诗或谚语: , 。

3、请根据下面情境,按要求完成试题。

(2分)“泰村实验学校”是常州侨裕集团赞助的一所为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特设的爱心学校。

该校需要一幅对联,上联已有,请你续写下联。

要求续写的下联中有“希望”一词。

上联: 地 震 摧 毁 了 美 丽 的 校 园 ,下联: 。

4.下面是某位同学的作文片段,请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4分)换用号:增补号: 调位号:①理想,就像刍鹰的翅膀,如果你有着高飞的理想,并且肯去实现,理想可以带着你飞向成功的彼岸。

②若是你有着远大的理想,却怀着“明天开始努力”,那么你将是一只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小燕雀。

③要是你胸无点墨,没有奋斗的目标,那么你将永远不能登上辉煌的高峰。

④要奋斗,总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和计划,“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有了计划理想才能一步一步实现。

⑤理想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指路的明灯,是克服困难的阻力,对我们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⑥我们从学生时代就必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且朝着这个理想去拼搏;去奋斗。

要求:(1)删掉片段中与中心无关的一个句子。

(1分)(2)片段在语言表达及标点使用上有毛病,请选择3~4处加以修改。

(3分)二、阅读理解(共35分)(一)阅读《生死胡杨》完成5—9题。

(16分)①世上有好多地方,到过一次就不想再去;唯有一处,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

它就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的那一片胡杨林。

②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

为品赏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涯的戈壁滩上。

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砂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声响不时爆起。

③远远望见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眼眸便倏地一亮:在无休无止的干旱瘦瘠,无始无终的沙尘风暴的折腾下,竟会有如此灿烂的胡杨——巨帚般的树冠撑天摩云,浓浓的翠绿在天幕上写意般地勾勒出波涛似的线条;巍巍的身子将脚下的戈壁绿地护卫得严严实实好一派“泰山石敢当”的模样。

在目力所及的无边无际中,这里简直是一个最为苍凉壮丽的生命场,铺天盖地的是生命和自然的交响。

④陪同的友人介绍说:“戈壁滩,独领风骚的乔木就是胡杨,它们只生长在这一带;胡杨,生是戈壁的精灵,死是戈壁的魂魄;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独守千年岁月,你走近它,体味它,方知什么是真汉子,什么是伟丈夫。

”听罢,旅途的疲惫和困顿霎时成了过眼烟尘。

于是,我一马当先,跃入胡杨林,让这卓尔不群的雄伟浸润自己的眼睛和心房。

⑤越往前行,越显幽静。

蓦地,一泓波平如镜的海子裸呈在我们眼前,阳光轻洒,映现高天流云的碧水便忽闪出锦锻般的光采。

掬一口,每一根神经都透着清洌怡爽。

在这仿佛混沌初开的漠野中,除了胡杨,还有什么能护住这晶莹透亮的海子呢?⑥怀着依依不舍的心绪,我驱车赶往另一片已然死去的胡杨林。

⑦那是一幅怎样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的景象啊!⑧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大气中闪跃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威光。

站在它的面前,你的心灵会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你会忽然彻悟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地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声无息地辉煌……⑨据说,世界上,似这般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的胡杨林已是屈指可数的了。

所以,我特别珍惜,将它当成城市中的绿化地,小心翼翼地逡巡,认认真真地思量。

我忆起了劬(qú)劳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一股干云豪气洋溢胸膛。

是的,不深入胡杨林,也许永远不会清楚什么是生命的坚忍和昂扬,什么是生命的风采和永恒,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本象……⑩这时,“打道回府”的唤声响了!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离去,然而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5、选文讲述了作者去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戈壁滩看到胡杨林的情景,随着作者的行踪,胡杨林的特点和作者的心情都在发生着变化,阅读3-8段,参考提示填空。

(4分)(1)胡杨林的特点:,戈壁的护卫→雄奇的胡杨,→死去的胡杨,戈壁的威光(2)作者的情感变化:心中惊喜→→心绪不舍→6、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苍凉”“壮丽”在此段中分别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7、作者在文章开头说:“唯有一处(指胡扬林),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

请结合全文,说说到底是什么让作者如此向往迷恋?(3分)8、选文第2段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戈壁滩盛夏的景象,对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是哪一项?(3分)()A.交代了时间、地点,为下文写生死胡杨提供了背景。

B.渲染了天气的炎热、残酷,与下文胡杨树浓浓的翠绿形成鲜明的对比。

C.表现了戈壁滩恶劣的环境,烘托了下文胡杨的壮丽、坚韧、昂扬和永恒。

D.表达了作者对戈壁滩盛夏的恐惧和无奈之情。

9、本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炼优美,尤其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使文章文采飞扬。

请你选择文中这样的语句,作一点简要赏析。

(4分)句子:赏析:(二)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0-12题。

(10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便要.还家()(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⑶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4)此中人语.云()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2.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三) 阅读《哀溺文》节选,完成13-15题。

(9分)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释]永:永州。

氓:百姓。

绝:渡。

寻常:长度单位。

两寻为一常。

去:丢弃。

怠:疲乏,困乏。

蔽:蒙蔽。

引申为看不清简单的道理。

13、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永之氓咸.善游()吾腰.千钱()有顷益.怠()14、用一句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3分)15、你觉得作者通过本文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3分)三、写作(40分)16.请把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曾打动我圩塘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参考答案一、1、2、(1)草丛中淌过的小溪清脆如弹拨者(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5)宵眠抱玉鞍直为斩楼兰(6)蒹葭凄凄在水之湄(7)略3.参考:爱心放飞着不屈的希望。

(形式基本工整,内容相关即可。

2分)4.(1)删掉句④;(1分)(2)句①中“刍”改“雏”;句②“明天开始努力”后加“想法”或“念头”;句③“胸无点墨”改“胸无大志”;句⑤“阻力”改“动力”。

句⑥“必需”改“必须”。

(3分,改出一处1分,给满3分为止,其他改法只要合理即可。

)二、阅读理解(一)5、(一空一分)灿烂的胡扬;戈壁的精灵精神振奋(心怡神振);心留林中(难以忘怀、惊心动魄)6、(2分)“苍凉”:无休无止的干旱瘦瘠,无始无终的沙尘风暴的折腾;“壮丽”:胡杨巨帚般的树冠撑天摩云,浓浓的翠绿在天幕上写意般地勾勒出波涛似的线条;巍巍的身子将脚下的戈壁绿地护卫得严严实实好一派“泰山石敢当”的模样。

7、(3分)(1)灿烂的胡杨林俨然一个最为苍凉壮丽的生命场,铺天盖地的是生命和自然的交响。

(2)胡扬,生是戈壁的精灵,死是戈壁的魂魄,是真汉子和伟丈夫。

(3)胡杨林体现了生命的坚忍和昂扬、风采和永恒。

8、(3分)D9、略句子2分赏析2分(二)10、(1)“要”通“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详细地说出(4)告诉1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桃花源中的人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2、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三)13、咸:都腰:腰间挂着益:更加14、一个永州的百姓在船沉游水之时舍不得丢掉钱财而被淹死。

共3分。

15、人生应有的正确的取舍态度。

为人不能贪,更不能为了一时之利而损失长远的东西。

否则,就太不划算,太不值得了。

(意对即可)共3分。

三、作文(40分)16.一类卷 36~40分二类卷 32~35分三类卷 28~31分四类卷 24~27分 24分以下慎打。

建议切入分为3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