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3.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功能分区(1)形成: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常见功能区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定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
(2)案例香港⎩⎪⎨⎪⎧商业区:集中在维多利亚港两岸居住区: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工业区:相对远离商业区和居住区沈阳⎩⎪⎨⎪⎧工业区:围绕交通线路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市的东西两侧居住区: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判断1.城镇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 × ) 2.某一种功能区只有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 × ) 3.城镇功能区中一般面积最大的是居住区。
( √ )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地租水平: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两个方面。
②付租能力(2)其他因素:政策、文化、环境等。
2.发展变化(1)城镇发展的初期:地域范围狭小,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2)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和服务业的兴起,城镇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
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判断1.距离城镇中心越远,地租一定越低。
( × )2.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有深刻的影响。
( √ )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探究点一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集聚,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规划图。
1.简要分析A 功能区的区位优势。
答案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等。
2.如果B 功能区是高级居住区,请说明该居住区的主要区位优势。
答案 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向地带,位于城市河流上游沿岸地区;邻近风景区和大学城,环境优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环境污染相对较轻;靠近公路干线,交通便利。
3.该城市工业区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好处?答案 分布特点:位于城市外缘,多沿交通线分布;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地带;位于城市河流下游沿岸地区。
好处:地价较低,对市区污染较小,便于企业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输出。
4.试分析各功能区人口密度的昼夜差异。
答案 商业区白天人口稠密,夜晚人口稀少;居住区白天人口密度较小,夜晚人口密度大;工业区白天和夜晚的人口密度变化相对较小。
城镇功能区注:影响工业布局的环境因素,见本书第三章第二节。
三大功能区的判断方法(2020·山东平邑一中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两个公交站台(甲、乙)分布示意图”和“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图示区域最可能是()A.商业区B.工业区C.居住区D.文化区2.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A.M方向近郊区B.M方向近商业区C.N方向近文化区D.N方向近工业区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7:00左右,上车人数增多,说明出行人数增多;17:00左右下车人数增多,此时为下班时间,回家人数增多,说明该图示区域最可能是居住区,选择C。
第2题,甲站台7:00上车的人应为进城工作人员,故M为进城方向,B符合题意,N 为下班后出城方向,故选B。
读“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③所示狭长区域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的是()A.居住用地B.商业用地C.绿化用地D.工业用地4.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是()A.西北风自南向北流B.东北风自北向南流C.东南风自北向南流D.西南风自南向北流答案 3.C 4.D解析第3题,图中②所占面积最大,应为居住用地;④位于城市边缘,且靠近铁路,为工业用地;①位于城市中心区,应为商业用地;为了减少工业区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一般在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因此③为绿化用地,且绿化带能减轻铁路的噪声污染,C正确。
第4题,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避免工厂废气对城区造成污染,从图示来看,化工厂和钢铁厂位于城区的西北方向,工业区位于城区的东北方向,因此该地主导风向应为东南风或西南风。
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因此该河流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流。
综上所述,D正确。
探究点二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方面。
甲图表示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乙图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
1.甲图中,a、b、c所表示的不同功能活动依次是____、____、______,该示意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地租的高低。
答案商业、住宅、工业距离市中心的远近2.甲图中商业区与居住区,居住区与工业区的分界点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A B3.乙图中各点,地租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 地处市中心,交通便捷4.乙图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试分析等值线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答案 分布规律:①地租由市中心向周围递减;②等值线在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向郊区凸出,地租较高。
原因: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干道两旁,通达度相对较高,地租较高。
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城镇功能分区的影响表现为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其中,地租水平由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决定,付租能力由各类经济活动的收益决定。
①距市中心远近②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距市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
城市内部地租分布如下图所示。
市中心处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向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会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中心,随后向外又继续下降。
(2)其他因素下图为“某城市工业、商业、居住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可以形成商业区的有()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②③6.在③处Ⅰ类型功能区付租能力有所提高,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该处()A.商品丰富B.居民购买力强C.交通发达D.环境优美答案 5.A 6.C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Ⅰ曲线代表商业用地付租能力,Ⅱ曲线代表居住用地付租能力,Ⅲ曲线代表工业用地付租能力。
当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最高时即可形成商业区,图中①③⑤三地符合。
第6题,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③处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提高,最可能的原因是交通通达度高。
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8.根据上题,若该处出现的不是商业区,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租高低的影响B.历史因素的影响C.政治因素的影响D.居民收入高低的影响答案7.A8.B解析第7题,①处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量大,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
第8题,①处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若这里不是商业区,而是古文物区,其主要原因是受历史因素影响,可能这里是古建筑群,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文物,没有把商业区布局在此处。
体现了现代商业活动要让位于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B对。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乡村聚落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有()①聚落规模大②聚落规模小③呈团块状分布④呈带状沿河分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该乡村聚落最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A.耕地B.草地C.林地D.水域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规模小且呈带状沿河分布。
第2题,该乡村聚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且由图可知,该地区地势平坦,故可推断该乡村聚落最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是耕地。
3.美国西部城市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唐人街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因素B.经济因素C.行政因素D.社会因素答案D解析唐人街形成于当地华人分布集中的地区,是由于种族、宗教、文化等因素的趋同性而形成的,属于社会因素。
(2020·江苏南通如皋中学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4~5题。
4.该城市功能区中最可能是居住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5.下列能大致表示PQ间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答案 4.B 5.C解析第4题,居住区在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故选B。
第5题,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心地租最高,通常布局商业区;城市中心向外围,靠近交通线的地方因交通便利,地租也会较高。
综上所述,C选项地租变化符合PQ间的地租变化情况。
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地租曲线的分布”,甲卫星城是该城市的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率先迁往此地。
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地租曲线呈“星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距市中心远近B.历史因素C.国家政策D.交通7.图中甲卫星城的主要作用是()A.改善中心城区的居住条件B.缓解中心城区环境污染问题C.加快城市北部地区的城镇化D.疏解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答案 6.D7.D解析第6题,若仅考虑距市中心的远近,地租等值线应该呈“同心圆状”向外依次降低,但图中地租曲线呈“星状”分布,最可能是因为在环线与主干线路交会的位置或者其他的交通通达度高的位置,地租较高导致的。
第7题,根据材料,甲卫星城是城市的副中心,其设立的主要功能是分散并承担中心城区的部分职能,充当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地,故选D。
8.(2020·浙江效实中学期末)读“某县城区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城镇功能分区。
(2)影响甲功能区布局的主要经济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指出该规划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哪些?(4)有人建议在①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甲:工业区;乙:居住区;丙:商业区。
(2)地租(地价)交通(3)①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有绿地隔离;②沿河打造生态走廊;③绿地面积大。
(任答两点即可)(4)赞同。
理由:临近客货运总站,便于商品集散;地处城市郊外,地价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