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共行政学课件第十七章行政伦理
公共行政学课件第十七章行政伦理
• 高力:《公共伦理学》(2002,2007)
• 郭夏鹃:《公共行政伦理学》(2003)。
• 李建华:《行政伦理导论》(2005)
• 万俊人:《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 (2005)
五、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意义何在? —意义并非虚无
• 行政伦理的地位的重要性,是由于行政管 理的特殊而重要地位以及公共管理伦理的 功能和作用来决定的。
五、行政管理的伦理维度——缘起与发展
• 1、背景:表面是特殊事件(美国“水门事 件”)催生,实质有着深刻社会背景和学 科背景。
• 首先,“行政国家”现象导致的问题重新 唤醒了人们对伦理道德的重视。
• 行政权的特点、社会的复杂化和行政人员 的自利心理,行政权扩张,行政国家的现 象:组织、人员、财政、自由裁量权的扩 张与规范需求。
• 制度伦理是“制度的伦理化”与 “伦理的制度化”;
• 政策伦理是“选择的伦理”,而实 质是“伦理的选择”。
• 3、就道德结构而言,可分为总体结构和个 体结构。
• (1)宏观整体角度,包括:
• 伦理现象结构(包括伦理意识、伦理规范和 伦理活动)
• 伦理关系结构(行政管理主体之间及其与社 会公众之间两大关系)
性 • 必要的强制性
四、行政伦理的功能及其限度 —与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
• (一)共有功能和独特优势 • 相同功能:规范、调节、引导、激励等 • 不同功能: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 • 1、法律的模糊性、僵化性和滞后性;自
主性和灵活性。 • 2、法治模式对权力强烈的依赖性;依靠
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氛围等,能更加有 效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 • 3、法律执行成本较高;简化成本提升效 率。 • 4、法律易造成人性的压抑;在服务理念 主导下创新,张扬个性、发挥创造力。 • (二)行政伦理不是万能的——防止公共 管理伦理的泛化
• 库珀1994年主编的《行政伦理学手册》;
• 罗尔1998年《公共服务、伦理学和宪法实践》 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国内的研究学者和著作、课程开设情况
• 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 (2002);《公共管理伦理学》 (2003);《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 (2004)
• 王伟:《行政伦理学概论》(2001); 《公共行政伦理读本》(2005)
• 罗尔1989年再版的《官僚们的伦理学》;
• 库珀1990年第四版《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 责任的途径》;
• 鲍曼1991年《公共管理的伦理前沿:为解决 伦理两难问题寻找新的方案》;
• 刘易斯1991年《公共部门中的伦理挑战》;
• 格特纳1991年所著的《公共管理人员伦理 学》;
• 弗里德里克森1993年所著的《伦理学与公共 行政》;
• 伦理管理原则 • 政治支持 • 伦理立法 • 伦理管理组织 • 职业社会化 • 行政伦理的制度化
经 合
政治领导人 的支持
公众参 与和监
组
督
织
行
监控 法制框架 责任和监督机制
政
伦
理
指导
架
行为规范
职业社会化
构
管理
协调机构 公务员的保障机制
(一)伦理管理原则
• 1998年经合组织理事会通过《改善行政伦理行为 建议书》,指出只要定期对影响伦理行为的程序和 做法进行检查,行政伦理的水平是可以提高的。核 心内容提出“行政伦理管理原则”12条:
(ASPA)于1976年成立了“职业标 准与伦理委员会”。 • 标志之二:把行政管理的外部控制 转化为内部控制。 • 标志之三:行政伦理学正式进入公 共行政的课程体系。 • 标志之四:一系列代表性著作的出 版 • 重点关注内容的变迁
• 国外学者研究关注的问题或研究视角
• 登哈持1988年《公共服务伦理学:在公共组 织中解决道德两难问题》;
• 2、行政管理过程为什么需要道德规 范;需要遵循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这 些道德规范是怎样生成的和发挥作用 的;
• 3、行政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如何 实现道德规范的要求;需要培养什么 样的人格,在各种伦理冲突面前如何 正确选择。
三、行政伦理的特点 —与其他职业伦理相比较
• 整体性与系统性 • 政治性与社会性 • 非营利性与非交换性 • 较高的层次性与广泛的示范
• 其次,由行政管理到公共管理的发展,出 现了新的伦理关系需要调整。
• 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不可治理性、社会自 治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政府的不信任,新的 公共管理主体的出现,新的关系需要伦理 的规范和调整。
• 再次,从行政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 来看,经历了从祛除价值到价值回归 的过程。
• 政治行政二分法;新公共行政;新公 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
• 最后,从伦理学的发展来看,出现元 伦理学重新向规范伦理学、美德伦理 学的回归趋势。
• 重新重视应用伦理学、职业伦理学的 研究,从事实和价值的分离到重新重 视价值。
• 2、行政伦理的发展历程: • 产生的标志 • 行政伦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出现,
是以以下几个历史性事件为标志的。 • 标志之一:“美国公共行政学会”
• 对于个人的意义:职业优势的塑造——公 共服务中的技能三角
• 职业技术:培养专业技能;
• 职业伦理:塑造良知;职业造诣:培养领导 能力 对于组织的意义:组织认同与组织竞争力
• 对于社会的意义:社会伦理道德的好转
• 对于执政党和政府的意义:合法性的提升
六、行政伦理建设与管理
• 道德是管理者必不可少的要求, 同样,管理也是道德建设所必 需。
• 行政伦理的调整对象与核心问题 • 处理好行政管理领域中的各种伦理
关系,关键需要解决以下核心问题: • 其一,公共权力与公共责任的关系 • 其二,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 其二,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
• 行政伦理的构成
• 1、就主体层次而言,可分为组织 伦理与个体伦理。
• 2、就体制和手段而言,可分为制 度伦理和政策伦理。
• 伦理水平结构(过去、现在和理想的状态)
• (2)个体角度,具体包括:
• 道德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 意志、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等)
• 道德行为结构(道德动机、道德选择、道德 行为、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
• 道德境界结构(他律到自律、自发到自觉等)
• 行政伦理研究主要内容:
• 1、行政管理制度如何奠基在伦理关 系的基础上,法律制度建设如何同伦 理道德融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