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拟行路难(其四)ppt知识讲解
拟行路难(其四)ppt知识讲解
拟行路难(其四)ppt
鲍照,字明远。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文 人中成就最高的,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 “元嘉三大家”。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 得志,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 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诗、赋、骈 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 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 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 18首。鲍照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 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
本诗小结:
本文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 下的怀才不遇,抒发愁苦的感 叹,表达了深感世路艰难激发 起的愤慨不平之情。
结合全诗,理解标题:“行路 难”字面意思是什么?又有什么深 沉的象征意味?
道路难行。 人生之路(仕途) 艰险坎坷,才华埋没,壮 志难酬。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背景简介: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 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 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 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 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4、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 样的人生哲理?
5、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 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第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 “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 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 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 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 致。
鲍照的艺术成就
1、创造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 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同时还 可以自由换韵。
2、模仿学习汉乐府和南朝民歌, 形成凌厉的气势和豪放的魅力。
•《行路难》:乐府旧题,主要是抒发世路艰 难和离别悲伤的感情。
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 “代”或“拟”字。拟,摹仿。《行路难》, 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
•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 种忧患,寄寓悲愤。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 第四首。
阅读诗歌 整体感知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比较鲍、李的《行路难》
写作缘由 鲍照
情感
语言风格
李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 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 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 的。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 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 的看法?
“命”指门第决定人生出愤怒的控诉。
第七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 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 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 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 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 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表达了诗人的抗争。
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探究诗文
1、这首诗哪一个字最能表达心中的感? “愁”
2、哪几句表达了作者无法排遣的愁? 酌酒已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吞声踯躅不敢言。
3、联系作者的生活背景, 思考“愁”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