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药用合成高分子解析

第五章药用合成高分子解析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丙烯酸类均聚物和聚丙烯酸钠
化学结构和制备 1、来源:是由丙烯酸单体加成聚合物生成的高分子, 用氢氧化钠中和后得到聚丙烯酸钠。
2、化学结构:
PAA
[CH2-CH]n C=O
PPA-Na
[ CH2-CH]n C=O
OH
ONa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丙烯酸类均聚物和聚丙烯酸钠
3、制备:自由基聚合
升高反应温度以及提 高单体和引发剂的浓 度均使聚合物分子量 减少。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丙烯酸类均聚物和聚丙烯酸钠
性状
聚丙烯酸是硬而脆的透明片状固体或白色粉末,遇水 易溶胀和软化,在空气中易潮解,玻璃化转变温度(Tg) 102℃,随着分子中羟基被中和,Tg逐渐升高,聚丙烯酸 钠的Tg可达251℃。聚丙烯酸钠的性质与羧基的解离性和 反应性有很重要的关系。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2)溶液聚合 肠溶液Ⅱ、Ⅲ号树脂和胃溶型Ⅳ号树脂系用本 法制备。一般过程是将共聚单体及引发剂溶解 在适宜有机溶剂中,通常选择低毒性的乙醇或 乙醇—水溶液,在60~70℃反应即有聚合物生 成。在低浓度醇液中,树脂不断沉淀析出;或 者在高浓度醇液中,待反应终止向后反应体系 加入足量水稀释使树脂析出。经过滤分离,用 水充分浸洗,洗去残余单体和引发剂,烘干粉 碎即得。该法生产的树脂系白色或浅黄色条状 或颗粒状固体,具有很好的贮存稳定性,适合 用有机溶剂溶解成不同浓度使用。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2.制备 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 酯等单体在光热、辐射线或引发剂条件 下均容易共聚,反应中有大量热放出。 在药用树脂的生产中,一般是用过硫酸 盐引发;可视最终成品要求,分别采用 乳液聚合、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等制备。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1)乳液聚合 各种丙烯酸树酯胶乳液(Latex)均可采 用乳液聚合制备。例如,胃崩型丙烯酸树 脂胶乳液的生产过程是将部分蒸馏水加入 反应锅内,在搅拌下加入定量的1.4%十二 烷基磺酸钠溶液和确定比例的共聚单体, 加热至60℃,投入计算量0.36%过硫酸钾 溶液,继续加热直至出现聚合热,及时冷 却并维持温度在90~95℃反应60min,冷 至室温,调节水量成规定浓度(通常固含 量为30%)即得。乳胶漆也可采用其他物 理方法(如溶剂转换法等)制备。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丙烯酸类均聚物和聚丙烯酸钠 毒性
对人体无毒,摄入不消化,对皮肤亦未见刺激 性。单体应小于1%,低聚物应小于5%
丙烯酸单体危害性及安全措施:
R20/21/22: Harmful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吸入、与皮肤接触和吞食是有害的 R35:Causes severe burns.-引起严重灼伤 R50: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眼睛接触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征 求医生意见 S36/37/39: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gloves and eye/face protection.-穿戴适当的防护服、手套和眼睛/面保护 S45、S61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丙烯酸类均聚物和聚丙烯酸钠 粘度和流变性
分子链越舒展,粘度也越大。在低pH和盐溶液中,聚 合物的粘性均减小。升高溶液温度亦有类似影响。 聚丙烯酸及其钠盐的水溶液呈现假塑性流体性质。 在高剪切力下溶液的粘度显著下降,聚合度越高以及溶液 浓度越大,该种流变性质越明显,并表现出较强的触变 性。具备类似凝胶的性质。
丙烯酸单体易溶于水, 在光、热或过氧化物 等条件下迅速聚合并 放出大量的热。
温度控制在 50 ℃并控 制单体加入速度,可 以合成分子量高达百 万的聚丙烯酸。
反应类型:聚合反应 反应温度:50~100℃ 反应体系:在水溶液中进行 引 发 剂:过硫酸钾、过硫 酸铵或过氧化氢
反应中加入异丙醇、 次磷酸钠或巯基琥珀 酸钠等链转移剂能调 节聚合物的链长。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丙烯酸类均聚物和聚丙烯酸钠 应用
1.聚丙烯酸和聚丙烯酸钠主要在软膏、乳膏、搽剂、 巴布剂等外用药剂及化妆品中用作基质、增稠剂、分散 剂、增粘剂。 2.新型药物控释材料:多肽及蛋白质的口服或粘膜 制剂、压敏胶等。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交联聚丙烯酸钠
化学结构和制备 1、来源:以丙烯酸钠为单体,在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 体系和交联剂存在下经沉淀聚合形成的水不溶性聚合物
2、化学结构: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交联聚丙烯酸钠
性质
1、吸水性:交联聚丙烯酸钠是一种高吸水性树脂材料。 在水中不溶,但能迅速吸收自重数百倍的水分而溶胀 2、吸水机理:非一般的毛细管现象。在交联的网络结 构内,羧酸基团仍可吸引与之配对的可动离子和水分子, 产生很高的渗透压,结构内外的渗透压差和聚电解质对 水的亲和力,促使大量水迅速进入树脂内。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卡波沫
应用 ⒋缓释控释材料
卡波沫的缓释、控释作用在于其溶胀与形成凝胶的性质。 本品可与碱性药物生成盐并形成可溶性凝胶发挥缓释、控 释作用,特别适合与制备缓释液体制剂,如滴眼剂、滴鼻剂 等,同时还可发挥掩味作用。 近年来常利用卡波沫制备粘膜粘附片剂以达到缓释效果, 聚合物大分子链可以与粘膜糖蛋白大分子相互缠绕而维持常 长时间粘附作用,与一些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配伍使用有更 好的效果。
C12H21O12]m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卡波沫:性质
性状
卡波沫是一种白色、疏松、酸性、引湿性强、微有特异臭的粉末,通常 含水量高可达2%,平均粒径为2~7μm。
溶解、溶胀、凝胶特性
卡波沫分子中存在大量的羧酸基团,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可分散于水, 1%水分散液的pH为2.5~3.0,卡波沫在水中迅速溶胀,但不溶解,表现出很 低的粘性。 卡波沫分子溶胀、溶解及粘度变化的原因在于分子中存在的大量羧基基 团 。粉末状的卡波沫分子链卷曲很紧,而一旦分散于水,其分子即和水合分 子链产生一定程度的伸展而溶胀,溶液粘度很低;当用碱中和时,分子中的 羧基解离,长链进一步伸展,分子体积增大1000倍之多,形成弥漫状结构, 出现粘度很快增加的现象。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聚丙烯酸水凝胶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卡波沫
化学结构和制备 1、来源:卡波沫900系列为聚丙烯酸钠与蔗糖的烯 丙基醚或季戊四醇(pengtaerythritol)的烯丙基 醚,系在苯液、醋酸乙酯或醋酸乙酯与环己烷混合 液中交联而成 2、化学结构:
[CH2-CH]n [C3H2 COOH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卡波沫:性质
溶解、溶胀、凝胶特性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卡波沫
乳化、稳定作用
一方面由于其分子中存在亲水与硫水部分,因而具 有乳化作用;另一方面它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两相粘度, 大部分型号均可采用,这是卡波沫运用于乳剂系统的 最大优点。 卡波沫部分用水溶性无机碱中和、部分用油溶性(长 链)有机胺中和是发挥其稳定作用的关键。上述分步中 和的结果形成了两种具有不同溶解性能的盐类,即可 溶于水相的钠盐和可溶于油相的胺盐,它们在乳剂系 统的水相和油相之间发挥桥梁作用,从而形成了化学 及物理稳定性极佳的乳剂。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卡波沫
稳定性 固态卡波沫较稳定, 104 ℃加热 2h 不影响其性能,但 260℃加热30min完全分解。 卡波沫宜中和后使用,中和后的聚合物凝胶在正常情 况下不水解或氧化,反复冻熔也不致破坏。 与聚丙烯酸相似,过量盐类电解质可影响分子间的静 电斥力,使卡波沫凝胶崩散,溶液或凝胶的粘性随之下降; 碱土金属离子以及阳离子聚合物等均可与之结合上生成不 溶性盐。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3)本体聚合 德国 Rohm 药厂的渗透型树脂 Eudragit RL 100 和SR 100系用这种方法制备。一般过程是将共 聚单体与过氧化物均匀混合,在低温条件下可 引发聚合。反应中必须迅速消除聚合热,否则 易导致丙烯酸酯单体的支化聚合和交联。反应 得到的共聚物经热熔后挤压并冷却成约 4mm×2mm大小白色或半透明颗粒,残余单体和 引发剂可在热熔过程中除去。 该类产品可以溶解后使用,也可以直接在 热水中分散成乳胶液使用。据认为,渗透型树 脂中的氯化铵基及疏水主链使大分子具有较强 的表面活性,在水分散液中作为自乳化剂而形 成稳定胶乳液。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丙烯酸类均聚物和聚丙烯酸钠 化学反应性
聚丙烯酸可以被氢氧化钠中和,也可以被氨水、 三乙醇胺、三乙胺等弱碱性物质中和。多价金属的 碱中和聚丙烯酸生成不溶性盐。 在较高温度下,聚丙烯酸可以与乙二醇、甘油、 环氧烷烃等发生酯键结合并形成交联型水不溶性聚 合物 。 分子内脱水形成酸酐、进一步加热至环酮直至 分解。聚丙烯酸钠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二)性质 1.玻璃化转变温度(Tg) 肠溶型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肠溶型Ⅱ、Ⅲ号树脂)在Tg在160℃以上, 胃崩型丙烯酸树脂的Tg却低达-8℃,渗透型 丙烯酸树脂的Tg介于二者之间,约在55℃左 右。虽然三类树脂均具有良好成膜性,但Tg 较高的树脂表现出显著刚性,所形成的膜脆 性较大。这一差异归结于他们的结构特性。
第一节 聚乙烯基类高分子
卡波沫
应用
⒈ 粘合剂量、与包衣材料 用作颗粒剂和片剂的粘合剂,常用量为0.2%~10.0%;用作包衣材料具有 衣层坚固、细腻和滑润感好的特点。
⒉ 局部外用制剂基质 用作软膏、洗剂、乳膏剂、栓剂或亲水性凝胶剂的基质(常用量0.5%~ 3%),具有优良的流变学性质与增湿润滑能力,搽于皮肤表面具有特别的细 腻滑爽感,在皮肤上铺展良性良好. ⒊ 乳化剂增稠剂和助悬剂 卡波沫具有交联的网状结构,特别适合用作助悬剂(常用量0.5%~1%),0.4% 的Carbomer940的助悬效果与2.3%CMC或6.0%黄原胶相当;Carbomer1342是 一种新型的高分子乳化剂,其他型号也具有一定的辅助乳化剂作用(常用 量0.1%~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