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方法总结

[系统图示][19个教材实验分类汇总]第1讲扎牢实验基础——4大类教材实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一 显微观察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观察类实验(填表)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1.观察类实验操作流程直接观察类应选有颜色的材料;染色观察类应选取无色的材料①滴水或染液→取材→盖片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细胞分裂)①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 ②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始终用低倍镜依据原理和所观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2.盐酸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1.列表比较五个鉴定类实验(填表) 2.熟记常用化学药品及作用(填表)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1.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 应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 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 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 2.关于颜色反应的实验归纳总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三模拟调查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1.列表比较几种调查类实验(填表)2.模拟尿糖检测实验的原理(填空)(1)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的。

(2)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氧,氧可以将滤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的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相比对,即可知道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1.调查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 调查种群密度或调查人类遗传病等 样方法一般选取单子叶植物;调查遗传病一般选取单基因遗传病⎪⎪⎪要注意随机性,不能掺杂主观因素2.模拟尿糖检测实验的操作流程⎪⎪将5个分别装有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液”的滴瓶和5条葡萄糖试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分别用滴管从5个滴瓶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各滴加2滴⎪⎪⎪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 ⎪⎪⎪将实验结果记在记录表中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点四 探究设计类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抓牢主干知识——学什么探究类实验的变量分析(填表)三、掌握方法技巧——怎么办1.性质探究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取样分组要遵循等量原则和随机性原则,编号要避免重复和混淆⎪⎪⎪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施以单一变量(自变量)处理,同时控制无关变量⎪⎪⎪将对照组和实验组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处理)一段时间⎪⎪⎪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一般用“如果(若)……就(则)……”来描述 2.功能探究类实验一般操作流程第2讲通晓解题技法——4大技法让你“快速找到突破口”[方法说明]此法主要适用于文字信息类实验题。

因为高考题具有文字精炼而所给信息全面的特点,所以对高考题题干和设问中所含信息逐条批注并进行分析,分析时联系教材中所学知识,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回忆,就会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与题干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出答案。

[方法说明]此法主要适用于曲线数据类实验题。

“读轴—看线—综合”是坐标曲线类试题思维分析过程的“三步曲”。

[方法说明]此法主要适用于表格数据类实验题。

[方法说明](1)表格介绍:表格通常包括标题(表格名称)、表头(①②③)、行标⑤、列标⑥、数据格④,如下表所示。

其中,①是⑤区域的内容,通常表示实验组别或实验自变量的具体体现;②是④区域的内容,表示因变量测量指标的名称;③是⑥区域的内容,通常表示对每个实验组内测量的次数,或为同一实验组内不同个体,或为测量时间等;④为②的具体化,为实验测量的具体数据;⑤为①的具体化,如A组、B组,10 mg/L、100 mg/L、1 000 mg/L等;⑥为③的具体化,如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10 min后、20 min后、30 min后等。

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对于需要测出具体数据的实验表格,行标最后一格的内容应为“平均值”。

(2)表格变量法:此法主要适用于设计表格类实验题。

表格中的①⑤相当于坐标系中的x轴,即自变量;②④相当于坐标系中的y轴,即因变量;③⑥相当于无关变量。

第一步,确定表格标题。

标题表示方式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记录表”。

变量确定的方法:实验要“验证什么”、要“证明什么”、要“探究什么”,“什么”就是自变量,“什么”后面所描述的就是因变量。

第二步,确定表格行标和列标。

列标通常考虑是自身对照还是空白对照。

若为自身对照,通常分为两组,即变量控制前和变量控制后;若为空白对照,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行标根据“测量次数”“测量时间”“同一实验组内不同个体”等确定,然后在行标的最后一格写上“平均值”(要求测出具体数据的实验需要填写)。

第三步,确定表格表头。

一般根据实验步骤的最后一步确定因变量的具体测量指标,再根据前两步填上表头的相关内容,有些表格的表头内容也可以不填。

第3讲遵循思维流程——5大步骤让你“答题不走弯路”1.实验目的的确认方法(1)根据题目信息,直接写出实验目的。

此类题目中往往含有“探究(验证、证明或研究等)”的字眼,此即为该实验的目的。

(2)根据实验装置或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目的。

此类试题实验目的的确认方法是首先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再寻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此即实验的目的。

如:下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

其实验目的推导如下:⎭⎪⎬⎪⎫自变量:CO 2浓度因变量:光合速率⇒实验目的:探究CO 2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2.实验原理的确认方法实验原理就是实验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包括实验中相关实验试剂的选择依据,主要步骤的设计依据等,高考题中的实验原理一般都来自教材。

因此,要熟知教材中涉及的各种试剂的选择依据及相应的生理过程,进而确认实验原理。

下面就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常用实验方法,做一简单的总结:(1)有些试题需要根据实验设计要求,确定实验方法:如用最简捷的方法鉴定某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若是植物,则用自交法;若是动物或雌雄异株的植物,最好用测交法。

(2)检测某种物质的本质,一般用相应化学试剂进行检测,因此要熟悉吡罗红、甲基绿、健那绿染液、苏丹Ⅲ或Ⅳ染液、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二苯胺、碘液等试剂的检测对象,使用方法及产生的现象。

(3)有些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观察到,需要借助其他观测指标。

如检测是否进行光合作用,可测有无O 2释放或CO 2吸收或淀粉的生成;原子转移途径的研究常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检测细胞的活性,可用呼吸作用耗氧量、CO 2产生量或产热量衡量,植物细胞还可用有无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来检测。

实验设计的“变量”有三种: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通常所说的实验设计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中的“单一变量”就是指自变量。

在实验设计时,无关变量控制的方法如下:(1)消除法: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例如在验证“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的实验中,有一组要求无生长素,需开花前,用纸袋将雌花套住,隔离外来花粉的干扰。

(2)恒定法:在整个实验中,尽量使所有的实验条件、实验处理、实验对象等都恒定不变。

例如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实验中,始终将试管处于恒温水浴中,以消除温度这一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

(3)平衡法:设立对照组,除自变量以外,无关变量对实验组,对照组的影响都是均等的。

从而可不计无关变量的影响,得到实验变量的效果。

⎪⎪⎪材料应具有“同一性”,分组应具有“随机性”,编号应具有“规范性”⎪⎪⎪⎪施加实验条件时,需遵循“对照原则”和 “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组添加试剂时,对照组须添加等量蒸馏水(有时须添加等量的该生物的等渗溶液) ⎪⎪⎪⎪⎪ 将两套(或多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或用相应方法处理,如振荡、加热等),一段时间后(或定时)观察(或测定)……做好记录(计算出平均值); A 组中出现了……现象,B 组中出现了……现象,或A 组比B 组……,或A 组……的长度等于(大于、小于)B 组……的长度,等等(1)探究性实验结果的预测对应假设,常需分类讨论。

实验结论要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验证性实验的结果与相应结论只需考虑一种情况。

一般只有一个结果和一个相应的结论,且结论就在题目中,如“验证……”“证明……”等。

实验结论对应实验目的应得出肯定结论。

第4讲套用答题模板——3大模板让你“答题答到点上”类型一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某一生物学事实进行验证的实验,该类实验的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结果即为实验目的,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把握好对照实验的设计。

[模板构建][巧用模板]一、审“实验目的”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自变量:胰岛素含量;因变量:小鼠的活动情况。

二、析“实验原理”先注射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症状,再注射葡萄糖溶液,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

三、辨“材料用具”通过对该实验的材料用具进行分析,再结合实验步骤可知“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未用→补充→题中②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③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四、套“实验步骤”②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③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五、述“实验结果、结论”②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B组小鼠的活动状况无变化;③A组小鼠的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B组小鼠的活动状况仍无变化。

“该实验过程可以说明”即填实验结论,照抄实验目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即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所以套用实验原理分析为:注射胰岛素溶液后,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引起血糖含量下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

答案:(1)①小鼠的活动状况②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小鼠的活动状况无变化③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小鼠的活动状况无变化(2)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3)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小鼠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引起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类型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主要探究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