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语言学概要

普通语言学概要

普通语言学概要 1. 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语文语言;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但是组成它的材料和规则是有限的2. 世界上的语言 a) 世界上已查明的语言或方言有5500多种,已确定的独立语言2790种,有70%的语言没有文字,被研究过的语言有500多种,有近千种语言在消亡 b) 在北美有170多种印第安语在消亡,澳洲有250多种土语、西非有280多种语言在消亡 c) 使用人数超过6千万人的语言有13种:汉、英、俄、法、西、阿、印地、日、印尼、德、孟、葡、意3.语言的社会功能 a)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他交际工具:文字、红绿灯、手势等 b)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具有全民性而没有阶级性的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方面的改变都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语言语言是社会生活的记录语言本身可以提供大量信息语言是民族关系的见证4. 语言的思维功能 a) 语言是认知的工具语言在认识的过程中起着固定认识成果的作用,词语的发展也反映了社会认知的发展(人类) b) 学话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个人)5.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 a) 抽象思维需要语言 b) 形象思维不需要语言 c) 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但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6.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 a) 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7. 语言的符号性:符号及符号的构。

有特定的语音表达出来的意义才成为语义语言符号的特点: 1任意性:就语言的起源、自然性而言“约定俗成”出自《荀子·正名》:“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 2线条性: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依次出现,是单维的以上特点由瑞士学者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8. 语言的系统性:语言是一个分层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a) 层级性 b) 最低层音位几十个 c) 第一级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几千个 d) 第二级词:由语素构成几万个 e) 第三级短语:由词构成无限 f) 效能:已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层层翻番,以至无穷9.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a) 组合关系:组成结构的符号之间的关系 b) 聚合关系:具有同样的组合能力的符号之间的关系 c) 组合关系(看的见):语言单位彼此之间的组合关系是有选择性的d) 聚合关系(看不见):通过联想进行类比形成的语言单位间互相替换的关系10.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相互作用: a) 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形成的标准 b) 组合关系必须得到聚合关系的支持 c) 组合关系是第一性的,聚合关系是第二性的11.语言的特征: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单位的明晰性、任意性、结构的二层性、开放性、传授性、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2)语言是后天习得的(关键期:1岁半——5岁;阶段:A,咿呀期:几个月半岁以后B独词句一岁半C双词句阶段两岁左右造句萌芽D电报体阶段两岁半到三岁E接近成人阶段快四岁时F达到成人水平五岁)语言是有声的 4)语言的稳固性和发展性 5)语言是说话的一部分12.语言时说话的一部分 i. 说话=动作+说话所使用的代码+说出来的话 ii. 法庭上应该说普通话,轮到你作证时你才说话,法庭认为你的话有说服力13.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社会性的,是一种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性的,是说话的动作及其结果。

14.语言学的分类:研究对象的范围:(专语语言学:专门研究一种具体的语言或几种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对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类型对比研究等;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普遍性质和一般规律) 研究方法(描写语言学:利用静态描写的方法,描写和分析某种语言在特定时期所呈现的具体状态和特点;历史语言学:利用动态的、历史的方法揭示某一种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规律)研究的时间跨度(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情况;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变化)研究角度(理论语言学:专门研究人类语言的一般性理论;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应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15.语言学的三大流派:三大潮流:历史比较语言学 19世纪科学背景:生物进化论结构主义语言学 20世纪早期和中期科学背景:机械论和原子论转换生成语法 20世纪中后期科学背景:计算机科学、数学和数理逻辑16.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语言意义的一种声音17.语音的物理性质:(1,音高:声音的高低,由发音体的形状以及振动频率的快慢决定;2,音强:声音的强弱,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3,音长:声音的长短,又声波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4,音色:不同声音的本质或个性,又称音质、音品,由音波的波形不同决定)。

音色不同的三个条件:(发音物体的不同:声带是否振动;发音方法的不同:肺里面呼出的气流遇到的阻碍,用什么方法来克服;共鸣器的不同:肺里面呼出的气流在什么地方受到阻碍,若不受到阻碍,则看口腔的形状)18.语音的生理性质:(发音的动力:肺、气管;发音体:喉头、声带;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主动发音器官:能够活动的;被动发音器官:不能活动的)19.音素: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不同的音质代表不同的音素;不同的音素代表不同的音质;其分类有:元音和辅音。

20. 音素与字母的关系:一个音素多用一个字母;一个音素用多个字母;一个字母表多个音素21. 音标:记录音素的符号(音素的标写符号)即音标;国际音标,1888年由国际语音协会制定;基本要求:要能够准确记录已知各种语言的语音,能够让人们听到某个语音就能用一致的符号记下来,且见到某个符号就能读出它的发音;其优点是:准确、通用、完备。

22. 国际音标的原则:一个音标记录一个音素,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记录23. 国际音标的符号:拉丁字母及其大小写、手写体、变形体,还有一些其他语言字母,还有一些附加符号24. 国际音标与拼音字母的区别:A,拼音字母有大小写的区别以及手写体与印刷体的区别,而国际音标则没有,不同的符号则代表不同的音标;B,一个形体相同的字母在某种具体的语言和在国际音标中可能代表不同的意思;C,字母和音标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可能用双字母表示一个音标;D,区别形体相似的音标25. 国际音标有宽式和严式标音的区别:A,宽式:比较宽泛的标音方法,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不必记录,又叫音位标音B,严式:详细记录发音特征和差别,又叫音素标音26. 区别元音和辅音的方法:气流是否受阻;肌肉是否均衡紧张;气流的缓急;有无噪音27. 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具有区别词的意义的作用;音位是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总是属于具体的语言或方言的28. 确定和归纳音位的原则:A对立原则: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的两个音素之间的关系——对立关系;具有对立关系的音素一定分属于不同的音位;替换必须在音节的同一层次的同一个位置进行。

B互补原则:几个不同的音素有各自出现的环境,它们不会在相同的语境中出现,这样的几个音素之间的关系——互补关系;具有互补关系的音素可能属于同一音位。

C语音相似原则;所谓的语音相似是以说话的语言团体的人们的感觉为依据。

29. 音位变体:同一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表现或具体代表;音位是类型,而音位变体则是里面的成员30. 音位变体的分类: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条件变体:一个音位受语音环境的制约而表现为若干个不同的音素;自由变体: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中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几个音素)31. 音位和音素的区别和联系:A区别:音素:音质;音位:意义;音素:自然属性;音位:社会属性。

B联系:音位是在音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音位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也可以由一组音素构成,它们是类别与成员的关系32. 音位的聚合关系: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性特征而形成聚合群,则这些音位之间就具有聚合关系。

特点:1,平行、对称(双向聚合)表现同一个聚合群中的几个音位往往具有共同的语音组合规律2,不平行、不对称现象33. 单向聚合:只有发音部位能形成聚合,但发音方法只能单个聚合。

表现:处于单向聚合的音位的变化不会波及其他的音位。

组合关系的不对称34. 音节: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音位和音位之间组合起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位最基本的组合。

大多数音节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位组合而成的,也可以由一个音位组成。

汉语中有复元音ai、wei、iao、ou、但无复辅音35. 音节结构:音位配列规则。

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有起音、领音、收音。

若C-辅音 V-元音,则:音节结构有 V VV VVV VC VVC CV CVV CVVV CVC CVVC 36. 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邻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的不同变化。

语流音变的类型:1,同化:不同音位变成相同或相近的音位。

2,异化:相同的音位变成不同的音位3,弱化:在连续发音时,有的音位变弱的现象(元音弱化一般会变成央元音或向央元音靠拢)4,脱落:弱化进一步发展,音位丢失5,增音:语流中连续发音时音素增加的语音现象6,换音:语流中连续的两个音的正常位置发生了变化7,合音:相邻的两个音节会产生融合而变为一个音节37. 历史音变:具体语言的语音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

具有固定性和历时性38. 语句层:在语言使用环境中,音节和音节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形式,叫语句。

它有三个特征:重音模式、语调、停顿39. 重音模式:A词重音:固定重音:重音在词的音节中确定的位置上;自由重音:重音所处的位置在不同的词中不同。

B句重音:语法重音: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用自然音量读出的重音;强调重音:为了突出语义或表达强烈感情而加大音量读出的重音。

40. 停顿:语法停顿:为了表现语法单位之间的语法关系所做的停顿;逻辑停顿:为突出语义或表达某种感情而作的停顿41.语调:语句之间高低升降的变化。

英语的语调分为四部分:调冠、调头、调核、调尾。

调核:一般位于语句中作为语义中心的词的重音上,是语调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调尾:调核后面的全部音节;调头:从语调中第一个重读的音节开始到调核前的所有音节;调冠:调头前的所有音节(若无调头,则是调核前的所有音节)42.语法研究:1定义:A客观语法:任何语言中都存在一套组词成句的规则,这种客观存在的规则B理论语法:人类为了掌握解释客观语法而进行归纳整理、描写和分析得来的语法规则(带有主观性)。

2对象:客观语法,即语言中的类和规则(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句子或词)。

3内容:人类语言单位及其分类,语言单位的组织结构及其变换规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