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视觉
纯度弱对比:纯度间隔3度以内的色彩组合成的色彩对比(特点)
色彩的调和
定义:两种或多种颜色统一而协调的组合在一起,能使人产生愉快并满足人的视 觉需求和心理平衡的色彩搭配关系
统领法、加强法、渐变法、往复法、透叠法、隔离法
统领法调和
加强法调和
渐变法调和
往复法调和
混合法调和
分割法调和
形态调整法调和
定义-人眼在颜色刺激作用下所造成的颜色视觉变 化。 1.暗适应-黑暗中视觉的感受性逐步递增的过程。
当我们从明亮的地方走进黑暗的地方,一下子我们 的眼睛就会什么也看不见,需要经过一会,才会慢 慢地适应,逐渐看清暗处的东西,这一过程约20~ 30分钟,其间视网膜的敏感度逐渐增高的适应过程, 就是暗适应,也就是视网膜对暗处的适应能力。在 黑暗的地方,人眼睛中的锥状细胞处于不工作状态, 这时只有杆状感光细胞在起作用。在杆状感光细胞 中有一种叫视紫红质的物质,它对弱光敏感,在暗 处它可以逐渐合成,据眼科专家统计,在暗处5分钟 内就可以生成60%的视紫红质,约30分钟即可全部 生成。
印刷色彩学
光的性质
中国国家标准(GB5698--85):“光—能够在人眼的视觉系统 上引起明亮的颜色感觉的电磁辐射”。 可见光:波长380nm到780nm(1nm=10-9m)的电磁波。
颜色感觉的形成
颜色感觉形成的四要素
彩色物体
光源
大脑
眼睛
色彩的三属性
色相(H)-色彩最基本的特征,即色彩的相 貌
色相:红、橙、黄暖色感 觉重,青、蓝、蓝绿等冷 色感觉轻
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
明度低的色彩使人联想到钢铁,石头等物品,产生沉重、沉闷、稳定、安定、神秘等感觉
服装色彩轻重搭配
色彩的空间感
前进色:高纯度、高明度的暖色具有向前迫近与扩大的感觉,称为前进色 后退色:低纯度、低明度的冷色有后退与收缩的感觉,称为后退色 当前进色与后退色并置时,形成平面上的前后空间层次感觉 一幅画面,底色深而色相灰有退缩感,图色明而色相鲜有突出向前之感
色彩明度对比
色彩明度对比
3.纯度对比
一个鲜艳的红色与一个含灰的红色关置在一起,这种色彩别形成的对比效果为纯度对比
将纯度分为0~9共10个等级 ,0~3低纯度,4~6为中纯度,7~9为高纯度
对比关系: 纯度强对比:纯度间隔8度以上的色彩形成的对比。(特点)
纯度中对比:纯度间隔4~6度的色彩形成的对比。(特点)
利用色彩的明度层次关系,可以表现色彩的空间感,把色彩按从亮到暗,从 暗到亮色彩层次排列,呈现空间感和起伏感。
色彩空间感示例:
色彩的动力感
活动性强烈的高纯度色彩组织在 一起,色彩相互排斥形成抗争的 内力,使画面具有较强的内力效 应,有着向外扩张的力度。 此类信息具有非凡的感染力
色彩的透明感
青色、绿色等冷色,本身具有 润湿和透明的感觉 利用水彩颜料等透明性较强的 颜料来表现色彩的透明感
色彩的情感表现 (表1-2)
色彩的对比
定义-相邻区域不同色彩的相互影响而呈现 了的一种色彩差别现像。 1.色相对比-由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地比 现像,称为色相对比。
四类对比
同类色对比:色相环上15度以内的色 彩差别对比
明度(V)人眼所感受到色彩的明暗程度
饱和度(S)也称纯度或彩度,指反射或透 射光线接近光谱色的程度,或者说表示离开 相同明度中性灰色的程度。表示颜色的浓淡。
本节内容
亮度对比
如:白色置于灰的底色上颜色较亮,置于白的底色上颜色较暗
颜色对比(同时、连续)
同时对比-同时看到两种颜色所产生的对比现像。
2.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当人们由暗处来到明处,特
别是强光下,最初感到眼前一片耀眼光亮,几乎看不清 外界物体,有时还伴有头痛。但只要稍待数分钟,视觉 即可恢复。此现象叫做明适应。
从暗处到亮处,在强光的刺激下,视网膜中视锥细胞立即投入 工作,刚开始时工作的视锥细胞还较少,眼对光刺激的敏感度 还很大,所以觉得光线刺眼,周围的景物无法看清。但在很短 的时间内,视锥细胞都投入了工作,眼对光的敏感度降低,这 时对强光能够适应,看物体也很正常。锥细胞感光色素再生很 快,其再生过程同杆细胞的暗适应过程相反,即其敏感性随着 曝光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明适应在最初的数秒钟内敏感度 迅速降低,此后变慢,明适应的过程大约在1分钟左右即可完 成。
பைடு நூலகம்
3.颜色适应 4.颜色恒定 5.颜色缺陷(色弱,红绿、黄蓝色盲,全色 盲)
五、颜色视觉理论(了解)
(1)三原色学说: 1801年 英国 T.Yang 认为人只有感红、感绿、感 蓝三种基本视神经 1811年左右 德国 赫姆霍尔兹 三种感色细胞…… 优点:能充分说明混色现象; 在颜色测量和数值计算时,与试验理论符合; 现代的彩色印刷、摄影、照相分色、彩色电视 都是建立在该基础上的。 缺点:不能解释色盲
连续对比-先看到某种颜色,又看到第二种颜色时 产生的对比现像. 如:当我们先看红色的色块再看黄色的色块,就会 发现后看的黄色的色块带绿味,这是因为眼睛把先 看色彩的补色残像加到后看物体色彩上面的缘故。
两者区别: 同时对比是同一时间内进行的对比,连续对比是 在时间运动过程中发生的颜色间的对比。
颜色适应
(2)四色学说理论(对立机制理论) 赫林 颜色混合现象 心理原色:红、绿、黄、蓝。 颜色偏向现象 三对对立感受器:红-绿、黄 -蓝、黑-白
特点: 很好地解释颜色视觉的一些生理和心理现象,如 红绿色盲、黄蓝色盲 缺点:没有办法解释三原色能产生一切颜色的现象。
(3) 阶段学说理论 三色感受四色刺激 B G R
Y-B
L
R-G
色彩心理-色彩可以左右人们的情绪、情 感、思想行为
色彩的冷暖感
暖色:红、橙、黄
冷色:青、蓝、蓝绿
中性色:绿、紫、黑、白、灰
冷暖色对比
冷色让人感到深远、透明、稀薄、冷静 暖色伴随浓密感、厚重感、迫近感、兴奋感
色彩的轻重感
明度:影像最大,明色感 觉轻,暗色感觉重
纯度:明度相同,纯度低 色感到重,纯度高色感到 轻
邻近色对比:指两种色彩分别处于0度 与45度左右位置上所形成的差别对比
对比色对比:两种色彩分别处于色相 环上0度与90~120度之间的位置上所 呈现的对比
补色对比:两种色彩处于色相环0度与 180度位置上,是色彩对比的极限。
色相对比图例
色相对比图例
2.明度对比
定义:由明度差异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对比 通常将明度分为高、中、低三个阶段 低明度对比给人深沉、厚重、忧郁的感觉; 中明度对比给人柔和、徐缓的感受; 高明度对比给人清冷、纯洁、明朗的感觉。 明度弱对比、明度中对比、明度强对比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