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篮球三步上篮说课PPT

篮球三步上篮说课PPT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球时手臂、手腕、手指的 协调用力,以及运球与上篮 的结合
教学难点:运球时手、眼、身体的配合, “一 大二小三高跳”的合理利用和动 作 的协调、连贯运用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学习篮球运动有关知识,明确运球动作和三步上 篮技术 要领。 二.技能目标: 1.基本掌握运球技术,60%─70%的学生能在不盯球的 条 件下行进间运球 2.初步掌握三步上篮技术,50% ─60%的学生可以自己 运 球三步上篮 三.情感目标: 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扬体育精神、团结帮助同学,认 识自身的价值与能力,学会欣赏他人,增强集体责任感。
C.分层次教学阶段
──让学生开展自主练习, 小组合作,小组长发挥骨 干作用。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内容的 三步上篮动作,教师通过 巡视,纠正错误动作。
D.成功展示教学阶段──学生互相观摩学习, 让技术掌握较好的同学展示动作,体验成功的乐 趣、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结束部分
课的结束部分, 我安排了牛仔舞 的基本步练习让 学生在练习的同时达到身心放松。为弥补 课中动作技术学习时间的不足,还布置学 生课后进行运球技术的练习,促使学生多一 些时间从事体育运动,从而达到提高身体 素质、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学习方法
教育家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 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让学生从 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 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 主人。本课学生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学法: A自学模仿法 B 讨论学习法 C合作练习 法 D分析归纳法 E总结反思法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二.篮球知识提问
三.徒手操 四.球性练习
基本部分
A.运球接力比赛
──巩固和提高学
生控制球的能力, 为三步上篮教学 服务。
B.主动参与阶段──首先给学生直观展示
三步上篮的全过程,接着讲解动作要点, 然后练习徒手三步上篮,让学生先掌握脚 步动作,再让学生练习手持球三步上篮动 作,最后再对篮框做三步上篮,教学过程 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主要采用 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A.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篮球相关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B.讲解示范法─通过讲解示范篮球三步上篮技术动作要 领,使学生对篮球三步上篮形成初步的印象. C.纠错法─通过对学生练习过程中的巡视,帮助学生找出 错误,纠正错误. D.分组练习法─通过分小组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 和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以及善于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 的能力. E.讨论、归纳法─讨论以如何掌握运球与三步上篮为中 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整 堂课后的所学所感进行讨论、归纳.
教材分析
篮球是高职学生非常喜爱的一 项体育运动,也是课程标准的 教学内容之一,运球和三步上 篮是篮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篮球课可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能力,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和反应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实 践的优秀品质。通过教学使学 生了解篮球、喜欢篮球。
学情分析
高职学生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已具备了独 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有很强的求 知欲和表现欲,也受世界篮球明星的影响,使 他们对篮球有很大的兴趣喜欢篮球愿意接 触篮球,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 展示自己想象力、模仿力等能力的舞台,发 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三步上篮的学习, 激发学生追求成功,敢于挑战的精神,也 可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得到宣泄,心 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 挫折。
教学反思

一.篮球课上,学生的积极性较 强,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喜欢独自投篮,学生对要求完 成的运球练习兴趣不强。
二.上课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也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
三.要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堂习惯,如独立学习习 惯、小组合作性学习习惯等。
四.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指向要清楚,过程要落实,
要有实在以掌握原地运球 二.70%以上可以掌握行进间运球 三.50%以上可以初步掌握三步上篮技术 四.预计整节课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 心率在125-130次∕分左右、最高心率 为160次∕分左右
教学特色
一.教学过程注重加强学生对体育方面理论知识的 渗透。 二.课堂设计在注重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 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三.在教学中给予学生直观展示,让学生观看后,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四.放松采用“牛仔舞的基本舞步练习”,这也是 一大特色。 五.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 融洽,呈现富有活力的局面。 六.区别对待,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
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以学生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 想,本着务实、探索、创新的思路,以学 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体、心 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激发学生 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培养他们的想象 力、创造力和表现力。让学生在循序渐进 的学练过程中,逐步掌握技能,享受体育 运动带来的快乐,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 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