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俄语复习思路和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10年高考正在慢慢地向我们走来,俄语学科总复习
的帷幕也已经徐徐拉开。
考场如战场,要取得最后的胜利就要有好的作战策略和原则。
我们根据近几年高考试题新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
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考出优异成绩。
现将我们复习备考的思路和方法展示给大家,希望与广大教师一起交流和探讨。
一、以守为攻,研判高考形势。
近几年的高考俄语试题依然延续着以往题型,10年的高考在形式上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自2005年来,虽然高考俄语试题的形式没有什么变化,但试题的内容正向着技巧型、能力型、综合型发展。
听力部分注重了对对话和独白内容的理解,阅读突出了对文章内容的挖掘和对文章重点段落的把握。
知识运用部分相对变化较小,考察内容比较全面,动词一直是本部分的重点。
09年阅读并变化括号中的词是近几年最简单的一次,但不代表10年也会这样。
如没有特殊情况10年高考的作文还会是记叙文。
二、总揽全局,掌握语法内容。
我们把语法复习作为复习的第一阶段。
在复习的过程中以教科书语法内容为序,采用专题讲座形式。
通过资料的查询、经验的积累,最大限度地囊括此项语法涉及的所有内容。
在讲解的过程中注意侧重点,重点掌握语法项目的基本意义。
而对那些教材中很少涉及的内容,只是一带而过,清楚地告诉学生对此项知识做一般了解。
讲解时不要用以前的教案应付,否则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
每项语法的讲解在两课时左右。
语法复习中一定要讲练结合,教师要花费工夫编写、搜集语法试题,精讲细练,稳扎稳打。
复习结束后,最好组织一次测验,检测一下复习效果,做到心中有数,用开门红结束第一阶段的复习。
只讲不练等于没讲;只练不讲(系统讲),效果不理想。
三、步步为营,牢固基础知识。
我们把对教材的讲解作为复习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
这一阶段应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讲透语言点运用,对各课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应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并通过配套练习、
复习检测形成能力。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教材中的单词、词组和重要句子。
单词和课文的讲解不做为复习阶段的重点,把重点放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单词、词组和重要句子的考试上来。
以我们复习为例:我们在下课前会布置下节课要考第几课的内容。
第二天上课后,会用15分钟的时间考察这些内容,再用10分钟进行同学互判。
剩下的时间和下一节课将对本课的重点单词、词组和课文进行讲解。
课文以教师讲解为主,点出文中的知识点即可。
课后习题有选择地进行练习,如遇到前后连接的知识点,最好展开来讲。
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考卷进行统计,并做记录。
在下节课堂上公布学生错的单词、词组、句子的数量。
每课都进行累加、公布。
起到激励和鼓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只要教师能够驾御学生、不辞辛苦,配以同步练习题,这种复习方法能够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同步练习的方法---逆向训练法。
例如:我们在复习第三课前,先将第三课的同步练习发下去,学生做完后进行讲解。
之后再讲解第三课的单词和课文。
这样复习的好处在于学生能通过事先的同步训练找到本课的重点单词和知识点,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点拨,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对待复习课的应付性和随意性,更突出了针对性和重点性。
四、厉兵秣马,实战演练。
用练习来检验前段的复习成果是复习的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是复习过程最重要、最关键、最有成效的。
复习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效果。
在总揽教材,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专项和综合性练习,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要求学生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应视为重点,格外加以注意。
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
既要教学生解题要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同时又针对历年高考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针对近两年高考听力难度的加大,在复习的过程中有必要进行适量的听力强化练习,不能光顾着对语言的归纳总结而忽视了听的能力的训练。
听力语言材料的内容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文化教育、风土人情、时事和科普常识等方面。
常见的日常生活的话题有:问候、邀请、看病、约会、购物、通知、问路、打电话、谈论天气、询问时间、自然灾害、新闻报道等内容。
听力语言材料的长度适宜,既有足够的信息量供试题设计问题,又不会给考生增加记忆负担。
另外,在大量阅读的基
础上不断地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逐步地使同学们养成达标的阅读速度和具备娴熟的阅读技巧。
在实践中,应着力培养五个方面的能力:1、快速的浏览能力;2、巧妙的猜词能力;3、独立的分析能力;4、准确的捕捉主题句的能力;5、合乎逻辑的判断能力。
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技巧,就如虎添翼,完全具备了自学能力。
这个阶段还要注意考前指导与适应性训练,主要目的是适应高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
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
五、查缺补漏,蓄势待发。
本阶段,教师要把复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对大纲中要求,学生经常出错的问题提炼出来,让学生多次、反复练习,达到理解消化的目的。
积累丰富的知识,以便考试中收获喜悦。
高考俄语的复习方法很多,我们的复习方法注重实效效性,使知识系统化,使能力得到提高、加强。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高考命题规律,发现适合于自己的复习方法和答题技巧等。
这样考生可以站在更主动的角度上面对高考,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其实,每个教师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思路。
比如,有的教师从词法、句法着手,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也很有好处。
不过,不管采取哪中方法,都要遵循业精于勤,严师出高徒的原则,要有了解、把握、掌控学生的能力,否则即使有最好的学习方法,也不会取得最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