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和说课稿篇一: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小蝌蚪找妈妈》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小班下册美术活动《小蝌蚪找妈妈》。
下面我从以下九点谈谈我对本次活动的设计:一、说教材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基于这点要求,在幼儿听过故事,学过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动姿态,通过“观察—想象—创作—欣赏”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性思维及操作能力。
这不仅仅体现在美术这一学科中,在其他的学科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幼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因此,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
幼儿在初步接触美术后觉得用一支笔可以画出很多的东西,很有意思。
他们就拿着笔随意的画啊画的,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幼儿理解美术,使幼儿都能通过动手操作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幼儿爱上美术。
三、说教学目标: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依据《纲要》中提出的:进行艺术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的。
】2、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像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体现了本节课的主要设计意图,依据《纲要》中要求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3、作品展示,欣赏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成功的快乐。
【依据《纲要》中“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在这里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机会,使语言教育渗透在美术活动中。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像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
突出重点的方法:主要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来实现幼儿在“兴趣”和“体验”方面的发展。
(2)难点:幼儿对小蝌蚪各种动态的表现。
突破难点的方法:幼儿通过观看动画的方式,了解小蝌蚪的各种动态。
五、说教法:①“直观演示法”,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生动的导入课题,引起学习的兴趣。
②“启发性提问法”,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并思考。
③“示范讲解法”,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主要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
六、说学法:1、“讨论法”,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操作法”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七、活动准备:1、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多观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使幼儿熟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和歌曲2、教具及材料准备:《小蝌蚪找妈妈》的课件和“青蛙妈妈”的大图片;幼儿的的操作材料:每组一盘黑色的颜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笔。
八、说活动过程:整个活动程序概述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观察动画、比较形态→自由讨论、大胆想象→自我创作、示范讲解→作品展示、互相欣赏”五个部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手指歌。
意图是利用幼儿学过的游戏,增加活动的生动性,让幼儿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2、课件里出现皱着眉头的青蛙妈妈,教师提问,幼儿带着问题看图。
意图是预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3、说《小蝌蚪》儿歌,课件里出现找到妈妈的小蝌蚪图片,青蛙变成高兴的表情。
意图是以说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初步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课件的演示,用来创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情景来贯穿课的始终,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情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
(二)观看动画、比较形态动画里出现小蝌蚪往不同方向游动的画面。
意图是用启发性提问法,明确的把“观察”和“比较”这两个任务交待给幼儿。
(三)自由讨论、大胆想象1、幼儿通过观看动画,讨论小蝌蚪的各种游泳形态。
意图是在幼儿头脑中形成小蝌蚪游动的初步印象,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提示幼儿要说完整话,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
2、总结小蝌蚪游动姿态,幼儿想象小蝌蚪的画法。
意图是在观察之后和操作之前,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讨论,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我创作、示范讲解1、把操作材料都利用起来,请幼儿变出可爱的小蝌蚪。
意图是主要依据于《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2、幼儿探索画法,教师示范讲解。
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请画得好的幼儿上来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老师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
最后,再来解决这节课的难点。
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
”重点指出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
意图是避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时间的隐性浪费,从小培养幼儿学会统筹安排的好习惯。
3、幼儿再次操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请幼儿再次作画,同时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意图是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环境,同时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体验创作的乐趣。
请作完画的小朋友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处,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意图是这些看似点点滴滴的常规教育,就蕴藏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机会,巩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五)作品展示、互相欣赏课件里出现小蝌蚪找到妈妈在图片,为幼儿创设情景。
出示青蛙妈妈的大图,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大图上。
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师生同唱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意图是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机会。
这个环节又利用了情景游戏,头尾呼应,把活动推上新的高潮。
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九、活动延伸:充分利用这次绘画活动师生共同布置“小蝌蚪找妈妈”的主题墙面,学故事、唱歌曲,学做“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游戏。
请幼儿继续探索“小蝌蚪和青蛙的秘密”,收集相关资料,相互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
.htm篇二:大班社会说课稿大班社会《祖国在我心》一、说教材: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社会《祖国在我心》,热爱祖国教育一直以来是一个传统而又经典的教学内容,《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与各项活动之中。
”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我教学的重点。
研究表明,3~6岁的孩子正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
我园现在使用的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台湾信宜基金出版社合作开发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由于教材来源于台湾,在小、中、大班的教材中都没有关于“热爱祖国”方面的主题内容。
但这个关于民族灵魂的教育是作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金秋十月,人们将迎来最为盛大、喜庆的节日——祖国母亲六十周岁生日。
“十月一日是谁的生日?”“到底有多大?”“我们有什么?”……这些都是孩子们想了解的。
于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即将到来的国庆节,以及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班内开展“我爱祖国”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知道自己是娃,知道娃的特征;了解我们祖国的全称;认识祖国的国旗、国歌、国徽;了解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我国少数名族的服饰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弘扬祖国的正气,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基于此,我精心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就本活动我确定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1、知道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
2、认识国歌、国旗和国徽,知道它们是祖国的标志,知道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的生日。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目标,我把本课的重难点定位于:知道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能在地图上找到;认识国歌、国旗和国徽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知道它们是祖国的标志,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提升幼儿的已有经验,通过讲述巩固幼儿对祖国的认识,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让幼儿能够理解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较为抽象的“祖国”这一概念。
为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情景游戏之中,我将积极树立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序。
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参加过幼儿园的升旗仪式、看过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电视等。
2、教具准备:《祖国在我心》课件一套。
3、心理和环境准备:培养爱祖国的情感,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不可忽视,注重创设教育环境,是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在活动室的四周张贴地图;贴上国旗、国徽和各种抗日英雄故事的图片以及天安门、长城等有代表性标志的图片;做到让每一堵墙壁都说话,以“动情”到“晓理”过渡,使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步产生爱祖国的情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二、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大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活动中我较多地采用直观教学法,结合本园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具有络探索室后幼儿会操作电脑的有利因素,综合考虑学科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幼儿的年龄及认知结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并有效落实于实践中。
为幼儿理解抽象的内容展示一种情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有效辅助教学过程,将重点、难点内容巧妙突破,提高了教学效率。
此外,还结合运用交流讨论法、审美熏陶法、游戏法、多种教法加以整合、层层深入。
三、说学法:幼儿园的教育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积极创设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运用多种方法获取知识经验,培养能力。
在活动中,我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有趣的气氛和愉快的体验中参与活动,努力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指导幼儿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让每个幼儿都受益,让每个幼儿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