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

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骨软骨瘤
又称外生骨疣
分单发及多发二种,单
发多见,占90%, 好发10~ 20岁的青少年,直至全身骨
骺线融合后即停止生长。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病 理
骨质组成的基底和瘤体 • 软骨组织组成的盖帽

(其生长有赖于此)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巨细胞瘤
X线表现:
1、好发于长骨骨端,表现为密度 减低的溶骨性改变,偏心性膨胀性生 长,也可呈多房性透光区,似“肥皂” 泡状,与正常骨分界清楚。 2、 骨皮质因肿瘤膨胀而变薄,无 骨膜增生反应。 3、很少穿破皮质进入关节。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 全关节结核(混合型结核)
滑膜、关节软骨、软骨下 骨质均受侵犯,关节面严重破 坏,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消 失,半脱位畸形,骨质疏松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五节
骨 肿 瘤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 骨质破坏 (早期):
表现为干骺端骨小粱 糊不清,呈虫蚀状,斑片 状、可见平行骨膜反应、 附近常有骨质疏松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晚 期:
由于脓肿在骨膜下及髓 腔内扩散,导致骨干广泛破 坏,骨皮质有多发、散在性, 斑片状不规则骨质破坏、缺 损,有时有骨质增生。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死 骨 3)、包 壳:骨瘘孔: 4)、骨质增生、硬化,早期即有。 1、骨膜增生 葱皮型或花边型 2、骨皮质增厚 3、骨小粱浓密 4、骨髓腔闭塞 5、骨干增粗,变形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血源性化脓性骨髓炎特点:
1、发展快,范围广,很少侵犯 关节。 2、破坏、增生均明显,早期以 破坏为主,晚期以增生为主。 3、死骨大。 4、大量骨膜增生形成包壳。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 滑膜型
结核菌经血行结核性滑膜炎。
X线表现:
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增宽, 骨质疏松,由于滑膜附着处形成 肉芽组织,故关节边缘非负重部 位可见穿凿样骨质破坏,上下关 节面对称性破坏。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骨 型
常由于干骺端或骨骺病 变侵入关节,早期出现骨质 破坏,边界清晰,常呈囊状 破坏,砂粒状死骨,软组织 肿胀,关节间隙不对称。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多发性骨软骨瘤
有家族性、遗传性,可起自婴
儿,成年后停止生长。
X线表现:
1、累及多骨,常左右对称。
2、长骨干骺端增粗,变形,皮质
变 薄,骨疣向旁突出,外形不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三)、巨细胞瘤
常见,好发于青壮年, 因其具有复发、恶变和转移 倾向,故将其分为良、恶性 之间的一种特殊类型。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复习上次课内容
一、 化脓性骨髓炎的
病理及X线表现 二、骨结核的X线表现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化脓性骨髓炎的病理
病理:
病菌随血入骨,在血运 丰富、血流缓慢的干骺端 形成小脓肿。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局限:毒力低、抵抗力强、
治疗适当 愈合 治疗不当 慢性骨脓肿(brodie's)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骨结核X线表现
脊柱结核
相临两椎体骨质破坏 椎间隙变窄
椎旁脓肿(有或无)
为脊柱结核的特征性征象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结核性关节炎
病变关节:大关节多见。 感染途径:常为干骺端或骨骺病灶 入侵关节所至。 发病部位:分滑膜型、骨型、全关 节型三种。
4)、骨膜下骨脓肿软组织 脓肿瘘管。 软组织脓肿化脓性 关节炎。 (5)、干骺端骨脓肿骨皮质 化脓性关节炎。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X线表现
软组织改变
早期:软组织肿胀,增粗。
(可无任何X线可见的骨影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纤维组织形成的包膜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肿瘤的基底部可宽窄
一与骨干相连,骨皮质由
骨干延续至肿瘤远端,瘤
体内的骨松质与骨髓腔相 连。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单发性骨软骨瘤
X线表现:
部位: 好发于长骨干骺端,自骨端向 骨干方向生长的骨性肿块,向外突 起,肿瘤基底部可宽窄不一,顶部 有不规则钙化。
骨 肿 瘤?
骨肿瘤是指在多种不同 因素(内在、外在)的共 同刺激下,导致骨组织本 身或附属于骨的其它组织 细胞异常的新生细胞群。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骨肿瘤
良性
骨瘤 骨软骨瘤
过度
巨细胞瘤
恶性
原发 转移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X线检查的作用:
1、可显示肿瘤的部位、判断 良、恶性。 2、可区分是原发或转移。 3、确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
2、扩散:毒力强、抵抗力低、
治疗不当急性愈合 慢性骨髓炎。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病变扩散途径
(1)、干骺端骨脓肿破坏骨皮 质骨膜下脓肿骨髓腔。 (2)、干骺端骨脓肿骨髓腔 骨皮质骨膜下脓肿。 (3)、干骺端骨脓肿骨骺软骨 关节;少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恶性骨肿瘤
X线特点: 1、边缘模糊,界限不清,形状不规则。 2、骨组织不规则破坏,常侵犯骨皮质。 3、瘤骨:象牙质,棉絮状,光芒状。 4、骨膜反应。 5、软组织肿块。 6、可破坏邻近骨。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成骨肉瘤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骨的 干骺端,发展快,转移早,预后差, 死亡率高。 病理: 1 肿瘤周围无包膜 2 浸润性生长,侵犯软组织 3 瘤组织主要是瘤性骨组织和 类骨组织。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观察骨肿瘤时
病变部位 病灶数目 肿瘤边缘 有无骨膜 有无增生 软组织变化
骨质改变
临近骨情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良性骨肿瘤
(一)、骨瘤: 起自膜化骨。 (颅骨、面骨) 好发部位:颅骨及副鼻窦内。 X线表现: 瘤体为密度均匀一致、轮廓光 滑的圆形或半圆形高密度影,基底 宽广,向外生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