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理学会是由全国广大地理工作者自
愿组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法登记注
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公益性、学
术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地理科学事业的重要社
会力量。学会挂靠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
源研究所。其前身是19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国
数理模型法
段 区域研究方法
现代科学技术
1、历史地 理传世文献
2、近代考 古发掘材料
3、野外实 地踏勘材料
三、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史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
说它古老,是因为他最迟产生于汉代,在班固 的《汉书》中就有《地理志》,不但叙述了西 汉时期的地理情况,而且有西汉以前的地理情 况介绍。是我国沿革地理学的开始。
的解释不彻底,但承认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反对环境决 定人类社会的观点,认为人地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具 有朴素的辩证观点。
(4)适应论(又称调整论)
代表人物:英 罗士培 核心思想:认为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 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 与生物遗传上的适应不同,它是通过文 化发展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适应. 简要评价:该理论已有了“协调”人地 关系的思想,但“适应”带有被动的含 义。
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手段 (一)内容
历史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地 貌、沙漠、生物、自然灾害等等)
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军 事、文化、宗教、风俗、人口等)
历史地理理论和文献研究
(二)方法和手段
古代描述式



研 究
近代解释式



现代调控式
文献逻辑推证法


方 法
统计计量法
和 手
1、尽全时空观念 (1)什么是尽全时空
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 大部分组成,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既要尽 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的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地占 有所有历史地域的信息符号。
(2)如何尽全时空
对所有定性文字尽全地计量和推理 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静态分布和动态演变结合) 将历史地理的时间和空间拓宽
说它年轻,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角度 而言。真 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 解放后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为沿革地理学 并未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萌芽阶段 先秦时期
古代历史地理
形成阶段 秦汉魏晋南北朝

发展阶段 隋唐宋元
国 传统历史地理
历 史
繁荣阶段 明清时期

理 发
近代历史地理阶段:20世纪初至70年代
绪论
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
(一)历史地理学(Historical Geography) : 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地表构成要素系统) 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区域内历 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 会发展的关系。
岩石圈 无
其主要理论有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或文化决 定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核心思想:生产关系决定论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 对自然环境的考虑,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 发展,从而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态度;唯意 志论是一种“人定胜天”人能战胜自然的人地关系思 想,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力.
简要评价:两理论都否定了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存 在相互关系,单方面强调人地关系的社会属性,并把 它绝对化,否定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有重大作用的自 然属性。
文化决定论
(3)可能论(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
代表人物:法 白兰士 核心思想:自然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人类可以按
自己的愿望、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 简要评价:认为选择的动力是“心理因素”,对人地关系

六 阶
现代历史地理阶段: 20世纪初至80年代至今

禹贡学会(Yu Gong Society)
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 学术团体。由顾颉刚和谭其骧发起,1934年 2月 在北平筹备,1936年5月正式成立,顾颉刚为理事 长。学会主要任务是:编辑中国地理沿革史、中 国地理沿革图、中国地名辞典、以及中国民族演 进史等;研讨中国边疆和水利等问题;考订校补 历代正史地理志;编录地方性文化史料以作专题 研究;并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合作开展学术研究。 学会出版有刊物、研究报告和丛书等。其中《禹 贡》(半月刊)在当时文教、学术界颇有影响, 自1934年3月创刊,先后共出7卷,总计82期。学会 重视实地调查,倡导学习国外地理研究的先进方 法和技术,推动了中国沿革地理的研究和历史地 理学的形成。
理环境对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行为及国家的法律与政体有
影响或起作用的思想观念或认识的统称。
(2)人类中心论(前苏联和我国学者)
“人类中心论”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 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 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以人的利益出发。
这种思想最初与神学世界观相联系,认为上帝创造 了人和世界万物,并给予了人特殊的地位,人类有来自 分的权力利用自然和改变自然秩序。
2、人地互动观念
人地关系概念阐释
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 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这里的地理环境被认 为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照一定规律相互 交织,紧密结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整体。
(1)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德国的拉采尔、法国的 孟德斯鸠、美国的亨廷顿

所谓“地理环境决定论”是后人对历史上那些认为自然地
地学会,创始人张相文。1934年竺可桢等在南
京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学会下设16个专业
委员会 ,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是其中之一。目
前,葛剑雄任主任。
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一)在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现代历史地理学对学术思维和观念的影响

水圈

物素
大气圈


地 表 构 成 要

有 机 要



生物圈 人类圈


物 质
空间诸性质

时间诸性质

自 然 要 素 野生生物群落
人工(驯化)生物群落
人类创造的物质
人 文
人类集团
要 素
(二)学科属性 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 历史地理学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 历史地理学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相关主题